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

ID:32943886

大小:63.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上传者:U-991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_第1页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_第2页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_第3页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_第4页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摘要】目的减少新生儿室护士因工作接触引起的职业暴露。方法加强血液传播疾病患儿的管理,提高护士对消毒隔离制度的依从性。结果护士无一例因接触血液传播疾病患儿而感染。结论强化和培训消毒隔离制度对减少职业暴露有较好的作用O【关键词】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40-02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传染病呈高发态势,特别是■■■血液传播疾病,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工作过程中未采取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护士血液及体液暴露发生率为52%[1]O由于患血液传播疾病的产妇增加,新生儿通过母体传播而来的疾病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医务人员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已不可忽视。1临床资料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新生儿室共收治血液传播疾病患儿44例,其中先天性梅毒25例,乙型肝炎患儿16例,艾滋病患儿2例,丙肝患儿1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孕周32-39周,日龄1-15天,体重1.15-3.89kg,经过治疗38例治愈出院,6例自动出院。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达到安全目标,现将我科有关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2血液传播疾病种类和传播途径2.1血液传播疾病的种类目前血液传播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危害人体健康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2.2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经过血液、体液(分泌物、精液、唾液、羊水、呕吐、乳汁)途径传播、经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密切接触等。3安全防护3.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3.1.1医院领导、院感控科、护理部、科领导高度重视职业危害,以人为本,关心医务人员。树立全面性的防护管理理念,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随时监督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3]。3.1.2建立健全的制度如: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病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职业损伤(含针刺)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处理指南、卫生制度等。3.1.3医院对新上岗的医务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职业安全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感控科及科室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培训,并对医务人员的感控知识落实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防护意识,每季度对新生儿病室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剂、灭菌物品(如奶瓶、奶嘴)进行培养,如不合格要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3.2认真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3.2.1对已确诊的血液传播疾病患儿入院后安排在隔离室,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安住在一室,进入隔离室接触病人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应戴手套,离开隔离室前,接触污染品后摘除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进入病室,从事可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隔离室应挂蓝色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出入。3.2.2对可疑的血液传播疾病患儿,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视为传染源,要采取防护措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操作时应戴手套,强调双向防护。3.2.3物品管理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物品要求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氧气湿化瓶、吸痰瓶每日更换后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氧化吸入器、氧气面罩专人专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体温针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程序:清洁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清洗 干净,晾干备用;奶嘴、奶瓶一人一用一灭菌,使用后清洗干净,进行高压灭菌,暖箱、兰光箱每日更换湿化液,连续使用每周消毒一次,用毕终末消毒,每日清水擦拭;使用的被服、衣物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遇污染及时更换,出院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3.2.4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感染性废物与损伤性废物分别放入标记"感染性废物”的黄色防渗漏专用包装袋,密闭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3.2.5洗手是最基本、简单易行的有效预防自身感染和控制病原体的措施,有效洗手可消除手部99%的各种暂时性细菌,可使感染下降50%[4]。每个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手卫生原则、指征、洗手的方法、以提问、笔试、操作的方法进行考核。4发生血液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处置4.1旦发生职业暴露要保持镇静,局部处理,立即上报。用肥皂液或流动水清洁被污染的皮肤,用0.9%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如有伤口,应当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被接触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2报告流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接触者应尽早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书面记录事故经过,确认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由疾病防控中心进行危险评估。 4.3接触后预防措施3.3.1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无保护性抗体,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有抗体者,无需处理。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接触后24小时内注射。2.3.2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由艾滋病职业暴露项目负责,抗艾滋病病毒最好在职业暴露接触后4小时内用。5加强心理调整,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新生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恐慌心理,理智对待工作中的感染和意外伤害,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总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严密的防护措施是医务人员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护,防止医院感染,保证职业安全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1]田瑞华.妇产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5(46):439-440.[2]田美英.浅谈血液传播疾病对助产士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护理管理,2012,2(15):35-36.[3]姚华莉,俞国琴•新生儿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安全防护新进展[J].求医问药,2011,6(9):77-78.[4]段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8-1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