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

ID:33121095

大小:60.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0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_第1页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_第2页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_第3页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_第4页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儿科医学论文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刁婷婷南阳医专一附院眼科,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予以矫正,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术后7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6例发生低眼压,给

2、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随访后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多数患儿而言其视力均可得到提升,可有效矫正无晶状体眼,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儿童玻璃体切割术;无晶状体眼;疗效[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2(b)-0043-02[作者简介]刁婷婷(198

3、5.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眼视光。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为眼外伤,化脓性眼内炎则属于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对于化脓性眼内炎患儿可采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与玻璃体切除联合疗法,效果较好,多数患儿可保留眼球,且视力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上升,但是也会导致患儿出现无晶状体眼现象[1]。由于儿童年纪较小,各项生理功能仍在不断发育,视功能也不例外,若出现无晶状体眼则易产生弱视症状,对于屈光不正现象虽然可采用角膜接触镜或者框架眼镜予以矫正,但是受到年龄的影响,大多数患儿无法严格佩戴[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逐渐采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

4、体眼,效果显著。该研究为具体探讨其效果,现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儿均为眼外伤,其中男性32例(32眼),女性28例(28眼);年龄为5~12岁,平均(8.6±1.3)岁;既往手术史:27例接受硅油填充术,33例接受C3F8填充术;接受玻璃体与晶状体切割原因:29例由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1例由于化脓性眼内炎。眼部检查结果: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26±0.07;裂隙灯前节检查:患儿残留

5、晶状体囊膜缺乏,不足以开展常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有45眼存在程度不一的角膜瘢痕。术前患儿眼压测量结果为(13.42±0.25)mmHg。行视网膜线图检查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后发现所有患儿基本正常,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对所有患儿行A超检查,以对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进行测量,而后依据SRK-II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计算。若患儿年龄在8岁及其以上则无需保留人工晶状体度数,若在8岁以下则按照10%欠矫。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且操作均由同一批人员开展。术前需充分散瞳,主要使用美多丽眼液。为确保术中眼压可维持稳定性,需先作灌注切口于颞下方角膜缘,将前房维持器置于其中。作

6、长隧道切口于上方角膜缘处,约为3mm,便于植入人工晶状体。而后将结膜打开,主要位于3:00与9:00钟位角膜缘处,采用电凝行止血处理后,作长巩膜隧道切口,长度约为4mm,于角膜缘后2mm处,主要使用钻石刀,巩膜厚度约为50%,不断向角膜缘处分离。而后在距离角膜缘后1.5mm处一侧巩膜穿入自带聚丙烯缝线10-0的长针,经过瞳孔,于虹膜后到达睫状沟,在对侧距离角膜缘后约1.5mm处将25G针头向巩膜穿入,对长针进行引导,使其穿出对侧巩膜,并确保穿刺位置具有准确性。采用上述同种方法将第2根缝线导入。在上方角膜缘隧道切口位置将第2根缝线拉出,并将其剪断,而后对缝线断端行打结固定处理,主要在丙烯酸亲

7、水折叠人工晶状体两边襻上,共4个,在瞳孔后方正中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从巩膜两侧表面将缝线拉入隧道中,将缝线打紧并打结,而后剪断,在巩膜隧道内直接埋入线结。而后对所有切口进行缝合,主要使用尼龙缝线10-0,将前房维持器拔除,对眼压进行调整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给予2.5mg地塞米松,注射于结膜下,术后给予局部抗炎抗感染治疗,维持2周。而后开展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平均(13.2±1.6)个月。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