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

ID:331592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0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_第1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_第2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_第3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_第4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专题名称】文艺理论【专题号】J1【复印期号】2011年02期【原文出处】《文艺研究》(京)2010年11期第14~23页【英文标题】Kant’sAestheticDesignofModernityanditsInspirationforPostmodernAesthetics【作者简介】张政文,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内容提要】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康德用理性为自然立法,建立了现代关于自然的知识;同时为人性立法,建立了关于人性的知识。但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与关于人性的知识之间却不能通约,必然与自

2、由、自然与道德处于隔绝和对立之中,启蒙的理性现代性深藏着危机。为消除危机,康德以审美的与自然的合目的论消除启蒙的理性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从而为现代设计了审美现代性,使现代性处于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张力之间。康德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中的合目的性、无功利性、自律性、不确定性等特质直接启示了后现代美学和当代大众文化。可以说,后现代美学在对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性解构的过程中也深受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的启示,甚至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讲,后现代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对审美现代性的改造与更新。【关键词】EEUU8484812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

3、的启示张政文【专题名称】文艺理论【专题号】J1【复印期号】2011年02期【原文出处】《文艺研究》(京)2010年11期第14~23页【英文标题】Kant’sAestheticDesignofModernityanditsInspirationforPostmodernAesthetics【作者简介】张政文,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内容提要】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康德用理性为自然立法,建立了现代关于自然的知识;同时为人性立法,建立了关于人性的知识。但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与关于人性的知识之间却不能通约,必然与自由、自然与道德处于隔绝和对立之中,

4、启蒙的理性现代性深藏着危机。为消除危机,康德以审美的与自然的合目的论消除启蒙的理性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从而为现代设计了审美现代性,使现代性处于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张力之间。康德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中的合目的性、无功利性、自律性、不确定性等特质直接启示了后现代美学和当代大众文化。可以说,后现代美学在对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性解构的过程中也深受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的启示,甚至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讲,后现代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对审美现代性的改造与更新。【关键词】EEUU8484812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专题名称】文艺理论【

5、专题号】J1【复印期号】2011年02期【原文出处】《文艺研究》(京)2010年11期第14~23页【英文标题】Kant’sAestheticDesignofModernityanditsInspirationforPostmodernAesthetics【作者简介】张政文,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内容提要】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康德用理性为自然立法,建立了现代关于自然的知识;同时为人性立法,建立了关于人性的知识。但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与关于人性的知识之间却不能通约,必然与自由、自然与道德处于隔绝和对立之中,启蒙的理性现代性深藏着危机。为消除

6、危机,康德以审美的与自然的合目的论消除启蒙的理性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从而为现代设计了审美现代性,使现代性处于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张力之间。康德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中的合目的性、无功利性、自律性、不确定性等特质直接启示了后现代美学和当代大众文化。可以说,后现代美学在对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性解构的过程中也深受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的启示,甚至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讲,后现代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对审美现代性的改造与更新。【关键词】EEUU8484812    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兴起的抵抗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扩

7、张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后现代文化潮流。后现代艺术、传媒、教育、哲学、科学、政治、经济等衍生思潮应运而生,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响彻后现代的声音。同时,关于如何理解后现代的激烈争论也随之而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后现代究竟是一种不同于现代生活制度和内容的全新生活方式,还是不同于现代性理解范式的一种新的经验方式和思想范式。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指出,随着社会知识化、服务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来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和文化标志①。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相关著作观点对此理论提供了有

8、力支持。但更多的人则将后现代释读为在现代性参照下理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状态的理论范式。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是对现代的重写,重写现代的主旨在于消解现代性中反复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