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ID:33212651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_第1页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_第2页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_第3页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_第4页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教育管理学论文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孙君江(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随着世界大文化、大科学、大教育的出现,各国高等教育纷纷在保持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并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同世界文化、科学、教育相撞击、相吸引、相融合。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应例外,需要开始以全新的管理提高我国的高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在世界中的竞争力。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管理;管理水平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40—02一、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国外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即分权型、集权型和混合型。实行分权制的国家,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以前苏联、法国为典型代表;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集权和分权混合型的国家,以英国、日本、原联邦德国为典型代表。(一)高等教育管理分权制国家的特点当今世界最典型的高等教育分权制国家是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分为地方、州和联邦三等级,管理学校的责任主要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联邦政府在管理国家教育时没有实质的权力,管理

3、美国教育的主体是州。三个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构成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同时权力分工又很明确。一般说来,地方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长处在于可以克服中央集权型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同时,地方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地方具有办教育的权力,对于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二)高等教育管理集权制国家的特点实行集权制,是指各高校由国家中央教育部门直接进行宏观管理,地方教育机构只需遵循中央政府所规定的教育

4、政策和方针。法国和前苏联是这一类型的典型国家。但由于前苏联的解体,这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仍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法国。法国的高等教育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既集权又多样化的结构。法国有五个普通行政区,分别是中央、省、专区、县、乡镇,而教育行政管理单位是中央、大学区和省三个,由于教育管理和一般行政管理是不同的两个机构,导致法国的高校管理由中央教育部掌控。但在二战后,法国的高等教育遭到了不少社会批评,1968年又发生了学生抗议运动,于是法国政府建立了高等教育“自治民主”的原则,将权力下

5、放给大学区教育行政机构和各所大学,到1989年,法国进一步减少了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确保了学校享有应有的管理自主权。一般说来,中央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是有一定益处的,它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便于调节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制定教育的统一标准,提高和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其不足之处在于易使教育管理体制运行划一,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易束缚地方教育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高等教育集权和分权混合型国家及其特点英国、日本和原

6、联邦德国是实行高等教育集权和分权混合型的典型国家。原联邦德国战后的宪法规定,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是由各州决定的,中央政府没有管理的权力,但实际上中央政府积极与各州合作,协调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1969年,联邦议会修改了《基本法》,此后的联邦便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权。英国的大学属于自治,在整个教育管理上,中央进行宏观调控,而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由地方负责。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宏观调控,成立了新的“大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实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从而加强了对高等教育具体功能的宏观管理

7、。日本自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之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直是高度集中。二战结束后,开始仿效美国的管理,实施地方分权。但完全分散的分权制管理与日本的传统和国情有着深刻的矛盾,因此,从1956年以后,日本又开始加强中央文部省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二、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经历了四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8年)。这一时期,国家实行对高等学校的统一领导,加强国家教育部、政务院等各相关部委对全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权力。这次体制改革虽然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但由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在中央,导致地方缺

8、乏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高校的独立性。第二次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8年~1966年)。中央下放教育的管理权限,各省、市、自治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权力加大。这时高校的规模较之前有所扩大,学生入学人数增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高等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当时的各级各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