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ID:33321559

大小:2.1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2-24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1页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2页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3页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4页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CmNA’SAGIUCULTI爪AI.LISTn寸GCORPOTATIoNRESEARCHONOⅥ仆旺!RSⅢ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AThesisPresentedtotheAcademicDegreeCommittee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conomics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ChinaMay,2015 原创性声明f燃掣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需亲笔)签名:礤暮彳沙‘歹年岁月印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西(请在以上方框内打“J”)学位论文作者c需亲笔,躲茬募{町年夕月导师(需亲笔)签名:17日/。严l舞卜其刁B 目录目录摘要⋯⋯⋯⋯⋯⋯⋯⋯⋯⋯⋯⋯⋯⋯⋯⋯⋯⋯⋯⋯⋯⋯⋯⋯⋯⋯⋯⋯⋯⋯⋯⋯⋯⋯⋯⋯⋯⋯⋯⋯⋯⋯⋯⋯⋯一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11。2研究内容⋯⋯⋯⋯⋯⋯⋯⋯⋯⋯⋯⋯⋯⋯⋯⋯⋯⋯⋯⋯⋯⋯⋯⋯⋯⋯⋯⋯一2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j⋯⋯⋯⋯⋯⋯⋯⋯⋯⋯⋯⋯⋯⋯⋯⋯31.3.1研究方法⋯⋯⋯⋯⋯⋯⋯⋯⋯⋯⋯⋯⋯⋯⋯⋯⋯⋯⋯⋯⋯⋯⋯⋯⋯⋯31.3.2技术路线⋯⋯⋯⋯⋯⋯⋯⋯⋯⋯⋯⋯⋯⋯⋯⋯⋯⋯⋯⋯⋯⋯⋯⋯⋯⋯4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41.4.1仓U新⋯⋯⋯⋯⋯⋯⋯⋯⋯⋯⋯⋯⋯⋯⋯⋯⋯⋯⋯⋯⋯⋯⋯⋯⋯⋯⋯⋯⋯⋯⋯⋯⋯⋯⋯⋯⋯41.4.2不足之处⋯⋯⋯⋯⋯⋯⋯⋯⋯⋯⋯⋯⋯⋯⋯⋯⋯⋯⋯⋯⋯⋯⋯⋯⋯⋯5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72.1相关概念⋯⋯⋯⋯⋯⋯⋯⋯⋯⋯⋯⋯⋯⋯⋯⋯⋯⋯⋯⋯⋯⋯⋯⋯⋯⋯⋯⋯一72.1.1股权结构的概念⋯⋯⋯⋯⋯⋯⋯⋯⋯⋯⋯⋯⋯⋯⋯⋯⋯⋯⋯⋯⋯⋯⋯72.1.2公司治理的概念⋯⋯⋯⋯⋯⋯⋯⋯⋯⋯⋯⋯⋯⋯⋯⋯⋯⋯⋯⋯⋯⋯⋯72.1.3经营绩效的概念⋯⋯⋯⋯⋯⋯⋯⋯⋯⋯⋯⋯⋯⋯⋯⋯⋯⋯⋯⋯⋯⋯⋯82.2理论基础⋯⋯⋯⋯⋯⋯⋯⋯⋯⋯⋯⋯⋯⋯⋯⋯⋯⋯⋯⋯⋯⋯⋯⋯⋯⋯⋯⋯一82.2.1委托代理理论⋯⋯⋯⋯⋯⋯⋯⋯⋯⋯⋯⋯⋯⋯⋯⋯⋯⋯⋯⋯⋯⋯⋯⋯82.2.2利益相关者理论⋯⋯⋯⋯⋯⋯⋯⋯⋯⋯⋯⋯⋯⋯⋯⋯⋯⋯⋯⋯⋯⋯⋯92.3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机制分析⋯⋯⋯⋯⋯⋯⋯⋯⋯⋯⋯⋯⋯⋯⋯⋯102.3.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分析⋯⋯⋯⋯⋯⋯⋯⋯⋯⋯⋯⋯.102.3.2股权属性与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分析⋯⋯⋯⋯⋯⋯⋯⋯⋯⋯⋯⋯⋯.132.4国内外文献综述⋯⋯⋯⋯⋯⋯⋯⋯⋯⋯⋯⋯⋯⋯⋯⋯⋯⋯⋯⋯⋯⋯⋯⋯⋯142.4.1国外研究现状⋯⋯⋯⋯⋯⋯⋯⋯⋯⋯⋯⋯⋯⋯⋯⋯⋯⋯⋯⋯⋯⋯⋯.142.4.2国内研究现状⋯⋯⋯⋯⋯⋯⋯⋯⋯⋯⋯⋯⋯⋯⋯⋯⋯⋯⋯⋯⋯⋯⋯.172.4.3国内外文献评述⋯⋯⋯⋯⋯⋯⋯⋯⋯⋯⋯⋯⋯⋯⋯⋯⋯⋯⋯⋯⋯⋯.20第三章研究设计⋯⋯⋯⋯⋯⋯⋯⋯⋯⋯⋯⋯⋯⋯⋯⋯⋯⋯⋯⋯⋯⋯⋯⋯⋯⋯.213.1多元回归分析统计方法⋯⋯⋯⋯⋯⋯⋯⋯⋯⋯⋯⋯⋯⋯⋯⋯⋯⋯⋯⋯⋯⋯213.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13.3实证模型中的变量选择⋯⋯⋯⋯⋯⋯⋯⋯⋯⋯⋯⋯⋯⋯⋯⋯⋯⋯⋯⋯⋯⋯223.3.1解释变量⋯⋯⋯⋯⋯⋯⋯⋯⋯⋯⋯⋯⋯⋯⋯⋯⋯⋯⋯⋯⋯⋯⋯⋯⋯.223.3.2控制变量⋯⋯⋯⋯⋯⋯⋯⋯⋯⋯⋯⋯⋯⋯⋯⋯⋯⋯⋯⋯⋯⋯⋯⋯⋯一233.3.3被解释变量⋯⋯⋯⋯⋯⋯⋯⋯⋯⋯⋯⋯⋯⋯⋯⋯⋯⋯⋯⋯⋯⋯⋯⋯.24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274.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经营绩效综合指标值⋯⋯⋯⋯⋯⋯⋯⋯⋯⋯⋯⋯⋯274.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情况⋯⋯⋯⋯⋯⋯⋯⋯⋯⋯⋯⋯⋯⋯⋯⋯⋯⋯⋯⋯30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4.2.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304.3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34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395.1结j沦⋯⋯⋯⋯⋯⋯⋯⋯⋯⋯⋯⋯⋯⋯⋯⋯⋯⋯⋯⋯⋯⋯⋯⋯⋯⋯⋯⋯⋯⋯⋯⋯⋯⋯⋯⋯⋯⋯⋯⋯395.2政策建议⋯⋯⋯⋯⋯⋯⋯⋯⋯⋯⋯⋯⋯⋯⋯⋯⋯⋯⋯⋯⋯⋯⋯⋯⋯⋯⋯⋯39参考文献⋯⋯⋯⋯⋯⋯⋯⋯⋯⋯⋯⋯⋯⋯⋯⋯⋯⋯⋯⋯⋯⋯⋯⋯⋯⋯⋯⋯⋯⋯⋯一41致谢⋯⋯⋯⋯⋯⋯⋯⋯⋯⋯⋯⋯⋯⋯⋯⋯⋯⋯⋯⋯⋯⋯⋯⋯⋯⋯⋯⋯⋯⋯⋯⋯⋯⋯⋯⋯⋯⋯⋯⋯⋯⋯45 图表目录图目录图1—1技术路线图⋯⋯⋯⋯⋯⋯⋯⋯⋯⋯⋯⋯⋯⋯⋯⋯⋯⋯⋯⋯⋯⋯⋯⋯⋯⋯⋯⋯.4表目录表3—133家样本公司名称及股票代码⋯⋯⋯⋯⋯⋯⋯⋯⋯⋯⋯⋯⋯⋯⋯⋯⋯⋯⋯22表3.2变量定义⋯⋯⋯⋯⋯⋯⋯⋯⋯⋯⋯⋯⋯⋯⋯⋯⋯⋯⋯⋯⋯⋯⋯⋯⋯⋯⋯⋯25表4.1KM0和Bartlett检验⋯⋯⋯⋯⋯⋯⋯⋯⋯⋯⋯⋯⋯⋯⋯⋯⋯⋯⋯⋯⋯⋯⋯.26表4—2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积方差贡献率⋯⋯⋯⋯⋯⋯⋯⋯⋯⋯.28表4.3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28表4.42009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29表4—52010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29表4.62011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29表4二72012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30表4.8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股权集中度情况⋯⋯⋯⋯⋯⋯⋯⋯⋯⋯⋯⋯⋯⋯⋯⋯31表4.9农业上市公司2010年股权集中度情况⋯⋯⋯⋯⋯⋯⋯⋯⋯⋯⋯⋯⋯⋯⋯⋯31表4.10农业上市公司2011年股权集中度情况⋯⋯⋯⋯⋯⋯⋯⋯⋯⋯⋯⋯⋯⋯⋯⋯32表4.II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股权集中度情况⋯⋯⋯⋯⋯⋯⋯⋯⋯⋯⋯⋯⋯⋯⋯⋯32表4.12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国有股情况⋯⋯⋯⋯⋯⋯⋯⋯⋯⋯⋯⋯⋯⋯⋯⋯.33表4—1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国有股分布情况⋯⋯⋯⋯⋯⋯⋯⋯⋯⋯⋯⋯⋯⋯33表4.14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高管持股情况⋯⋯⋯⋯⋯⋯⋯⋯⋯⋯⋯⋯⋯⋯⋯333表4—15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高管持股分布情况⋯⋯⋯⋯⋯⋯⋯⋯⋯⋯⋯⋯.333表4.16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流通股情况⋯⋯⋯⋯⋯⋯⋯⋯⋯⋯⋯⋯⋯⋯⋯⋯.34表4.17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流通股分布情况⋯⋯⋯⋯⋯⋯⋯⋯⋯⋯...⋯⋯⋯34表4.18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线性回归分析⋯⋯⋯⋯⋯⋯⋯⋯⋯⋯⋯⋯⋯⋯⋯⋯.35表4.19CRI指数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36表4.20H5指数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36表4.21高管持股比例(EL)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36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摘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股权结构构成了公司治理的基础,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股权结构主要包含了股权分布的集中程度和股东之间的制衡程度以及股东持有者的性质和分布情况,不同股权构成情况将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继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也就是良好合理的股东结构促使公司运营较好,取得较好的经营绩效。而不够合理的股东结构会使公司的管理效率低下,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和民生,而且国家的政策也偏向对农业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则在农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是农业发展的前沿,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又有其特殊性,其股权构成和公司治理有自身的特点,本文正是基于此,想通过实证分析来探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希望得出的合理有效的结论可以对证券市场监管者、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者、乃至宏观经济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决定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入手。解释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的相关概念内容,将主要解释公司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分别是委托代理理论和相关利益者理论。并由此来解释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和研究观点。然后利用2009——2012年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数据与财务指标数据,实证分析两者关系。经营绩效采用的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的综合绩效得分,可以更科学的反映企业的绩效表现。并介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本状况,对其股权结构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而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模型得到股权结构与绩效得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和、Z指数、国有股比例以及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指出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呈现负相关关系。股权性质方面,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相关关系,需要适当提高高管持股的比例。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Abst怕ctCHINA?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TATIoNRESEARCHoN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ABSTRACTOwnershipstructureconstitutethefoundationofcorporategovernanceandithasanimportantinfluenceonCorporateGovernance.Theownershipstructureincludestheconcentrationdegreeofequitychecksandbalancesbetweenshareholders,thenatureanddistributionoftheholder.Differentownershipstructurewillproducedifferenteffectonthecorporategovernance,theninfluencebusinessperformance.TheshareholderstructureiSgoodtobetterrun.thenabetteroperatingperformance.TheshareholderstructureunreasonablemakethelowefficiencyofmanagementofthecompanyanditwillhaveanegativeimpactOncorporateperformance.Chinaisalargeagriculturalcountry,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ffects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butalsotothesocietyandpeople’Slivelihood,andThenationalpolicyalsotendto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ha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itisthefrontierofagriculturaldevelopment,butChina’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hasitsparticularityandits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governancehasitsowncharacteristics,Thisarticleisbasedonthisthinking,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throughtheempiricalanalysistoexploreChina’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reasonableandeffectiveconclusionhopethatcanprovide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necessityofthesecuritiesmarketregulators,investors,managersinlistingCorporation,andmacroeconomicpolicy—makingdepartmentsreference.Basedontheabovebackground,thispaperdecidedtoChina’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astheobjectofstudy,and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Thispaperwillstartfromthetheoryofcorporategovernance,explaintherelatedconceptcontentownershipstructure,corporategovernance,businessperformance,onbehalfofIntroductionCompanygovernancetheory,principal-agenttheoryandstakeholdertheory.Andthentoexplaintheinternalmechanismofownershipstructureonoperatingperformance.Thenonthedomesticandforeignrelatedliteraturereview,researchtheoriesandviewpointsofscholarsboth athomeandabroadcombing.Thenusethe2009-2012yearsofChina’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eownershipstructuredataandfinancialindexdata,theempirical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Theperformanceusingthecomprehensiveperformanceby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methodtogetthescore,canbemorescientificandreflecttheperformanceofenterprises.TheagricultureofourcountrypresentandthelistingCorporationequity,theequitystructureofthe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sis.ThentheempiricalanalysiswiththeSPSSsoftware,obtainedtherelationshipbetweenownershipstructureandperformancescorethroughregressionmodel,drawthefollowingconclusions:Theagricultureofourcountrytheproportionoftop5shareholdersoflistingCorporation,andZindex,theproportionofstate.ownedsharesandtheproportionoftradablesharesandthebusinessperformanceofthecorrelationisnotsignificant.Theproportionofthefirstlargestshareholderisnegativelyrelatedtooperatingperformance,theproportionoftop5shareholdersofsquare,anda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performance,pointedoutthatthenegativerelationshipbetweenownershipconcentrationandperformance.Theproportionofmanagerialownershipandcorporateperformanceistheinverted”U”typeofrelationship,thereshouldbeanappropriateincreaseintheproportionofmanagerialownership.KEYWORDS: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Ownershipstructure;Corporategovernance;OperatingperformanceV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能力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加强,企业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发展规模,需要大规模的融资,从而有分散的股东投资企业,股份制公司也就产生了。在股份制公司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是分离的,管理活动也更加复杂,需要专业的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经理人与股东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公司的管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由此就有了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股权结构构成了公司治理的基础,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股权结构包含了股权的集中程度,股东之间的制衡情况,股东持有者的性质和分布情况,不同股权构成情况将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继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也就是良好合理的股东结构促使公司运营较好,取得较好的经营绩效。而不够合理的股东结构会使公司的管理效率低下,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和民生,而且国家的政策也偏向对农业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则在农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是农业发展的前沿,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又有其特殊性,其股权构成和公司治理有自身的特点,本文正是基于此,想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希望得出的合理有效的结论可以对证券市场监管者、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者、乃至宏观经济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我国政府一直密切关注着农业的发展,很多利农政策不断实行,而我国农业、农村确实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农业类上市公司是农业我发展的前沿,引领着农业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1.1.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方面,可以丰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理论,可以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理论提供理论参考,丰富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对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可以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提供参考,为其经营绩效的评价和管理提高合适的指标体系作为参考,指导农业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的结构,使其符合良好公司治理的要求,从而不断提升公司的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对证券市场监管者、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者、乃至宏观经济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以上可以看出,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论,同时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农业上市公司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股权结构,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选取2009年至2012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以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基础,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综合绩效得分,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作理论解释。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中公司治理和提高绩效的对策建议,具体全文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是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最后阐述本文研究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股权结构、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相关内容的文献综述。首先介绍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的相关概念,然后是公司治理的理论,主要是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接着主要是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介绍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并且对研究成果做了评述总结。第三章为研究设计,主要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样本选择以及数据来源,接着介绍实证模型中变量的选择,为后面的实证做准备。第四章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首先是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得分,给出结果。接着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做出描述性的分析,最后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第五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针对前文的实证结果给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阅读,了解和掌握了国内外目前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的现有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参考,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支撑。。(2)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时的理论分析就是运用了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主要是研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本文在对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做实证回归时就运用了实证分析法。(3)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采用了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运用了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回归分析,主要是回归分析法,主要运用了描述性实证研究和解释性实证研究的方法。3 1.3.2技术路线提出问题1r理论分析I实证分析两者关系图1.1技术路线图Fi91—1routineoftechnology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4.1创新l、本文着眼于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国内外学者很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不过他们多数选择上市公司全体作为研究对象,是集中于对整个上市公司的评价。而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系统性研究还是不够的,因此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农业上市公司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创新性的。4 第一章绪论2、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出综合绩效得分,可以更好更全面的代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情况,比单一的财务数据绩效表示可能更加客观。3、本文相对于其他研究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论文,不仅研究了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流通股,也研究了高管持股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为近年来高管持股的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受到重视,所以本文研究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1.4.2不足之处1、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可能有法律因素、政策因素、体制因素等,特别是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过这些方面数据收集困难,而且很难定量地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只选取了可以量化的一些变量,所以结论的精确性上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2、本文选取的是2009年到2012年的数据,由于相关的数据不完整,一些资料无法获得,实证分析的结果还需要继续的检验。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6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弗一早埋比墨巾fIi习义陬综怂2.1相关概念2。1.1股权结构的概念股权结构是对英文“ownershipstructure”的中文翻译,股权结构主要就是包括企业的股东类型及各个股东的持股比例,还有整个公司股份的分布状况,反映的是企业各个投资主体的股票数以及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以此为基础从而构成整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由此,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研究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来说,股权结构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股权高度集中型,主要是指公司有一个大股东绝对控股,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一般持有公司超过50%的股份;二是股权相对集中型,主要是指公司拥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同时也有其他的大股东,一般持有公司30%——50%的股份;三是股权高度分散型,公司没有比较大的股东,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分离,所持股权比例比较小,一般持有公司30%以下的股权。从股权性质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股权持有者的身份不同,性质不同,主要比如有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高管持股等,股权属性的不同决定了持有者的行为就会不同。2.1.2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是对英文“CorporateGovernance”的中文翻译,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角度,从而对于公司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关于其具体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主要考察股东与经营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公司制度。广义的公司治理定义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的,公司中的治理关系不仅包括股东与管理人之间的关系,更涵盖了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会等所有和企业发展有关的相关者,企业治理制度需要同时考虑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本文的公司治理概念主要是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出发的,指公司股东与经理人以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公司决策、管理、经营的程序和模式。7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2.1.3经营绩效的概念经营绩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指企业经营最后获得的成果,一个是指生产经营中企业的效率大小。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用企业的经营的最终收入或者利润来表示,经营的效率主要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展现的生产能力大小和周转快慢程度。绩效需要同时反映这两方面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付出成本与获得收益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国内外的研究者很多是使用一个指标(如托宾“Q”值)或者几个指标(如ROA、ROE等),不过单一的指标值很难完全衡量企业的绩效,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为此,本文对于经营绩效的考察是,试图建立一个指标体系,计算出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值,这样更合理科学地表现出公司的绩效。2.2理论基础不同的股权结构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建立起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治理模式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绩效表现。也就是说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是靠公司治理起重要作用,公司治理相当于桥梁或者说是沟通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论。而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也是很多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面本文重点介绍这两种理论。2.2.1委托代理理论Berle&Means(1932)在《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第一次提出了委托代理问题,并全面的分析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原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来家族型企业逐渐转变为现代股份制企业,产生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进程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也就发生分离。企业的股东们把企业的管理权交给管理人,让他们来进行企业经营活动,自己不参与日常经营,只对经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这就是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经理人是企业日常的经营的控制者,他们的追求目标有时与股东的权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们比企业股东们更加了解企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企业进行决策,决定企业的经营,这样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提出成为了现代公司治理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基8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础。1后来,Jensen和Meckling(1976)对委托代理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的所有者为了解决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来保证企业的经营符合自己的目标。其中之一是所有者可以加强对企业经理人的激励以及监督机制,确保他们的管理行为符合自己的要求。另外一种就是经理人做出保证,确保自己不做出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或者对股东损害的权益做出补偿,确保股东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为了能够实现上面的方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股东们必须要承担相关的代价,付出一些费用,我们称之为代理费用。而在企业中,股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程度可以决定代理费用的多少,也就是说股权的构成分布情况以及集中程度决定了股东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即代理费用的多少。2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股权集中程度都是比较高的,而我国的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有其自身政策和发展特点,股权也是比较集中的,与国外上市公司的发展特点不一样,股权是不那么分散的,所以关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结合以往国内研究者的研究情况,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除了要解决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外,同时也需要解决另外一对有利益冲突的矛盾双方,那就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们以及小股东们之间的矛盾。大股东可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所有会有更大的动力去监督和激励经理人对于企业的管理,承担了更大部分的代理费用,表面上是为中小股东做出了牺牲,使中小股东收益。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股东有可能为了自己更大的收益并没有做出对中小股东有利的行为,而只是完成了和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关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于企业的治理和发展有了一定的损害。2.2.2利益相关者理论弗里德曼(1984)在1984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对企业的利益1Berle,Means.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Maemillan,1932.2MichaelC.Jensen,MecklhagTheoryofthefn-m:manageric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tructure.InJoum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33N04.1976.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冲突的考虑中,扩大了企业的参与者,不单单是只有股东和企业经理人,同时也包含了企业的债权人,企业的供应商,企业的消费者,政府和社会等。这些企业的相关者们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各个层面参与到企业中,企业的债权人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的供应商和企业的消费者则是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监督,政府和社会又是扶持企业发展,又是又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这些参与者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不能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或者管理人的利益,必须要全面考虑所有企业相关者的利益,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以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经营。利益相关者考虑到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更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健的发展,解决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成为了评价和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理论基础,在公司治理理论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2.3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机制分析2.3.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分析股权集中度实质上是股权的分布集中情况,是公司控制权分配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进而影响着公司的经营绩效。股权集中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影响公司经营绩效。(1)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企业的监督机制确保了资金和资源流向公司,保证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符合各个利益方的权益,确保企业绩效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内部人控制的情况有很多,必须要加强对其经营管理的监督,虽然国家对于上市公司有严格规定,各方面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有效和直接的监督是还是来自股东的监督,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的直接受益者,所以股权结构的情况影响着企业监督机制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当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时候,如果绝对股东不是公司经营者的话,绝对股东的监督一般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这时他将会有很大的动力去监督经理人,以便自己取得最大的利益。比如在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家可以行使监督权利,对企业的总经理做出任命和更换的决策,使企业向自己制定的目标发展。而如果绝对股东是公司经营者的话,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将会很难得到落实,很难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是企业的目标就是兼顾不到他们的利 。.j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益,也就影响了企业的绩效和发展。当股权相对集中时,在企业中是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他们很热心的对经理人进行监督,但是其他大股东也会积极监督管理者的,他们也期待企业完成自身的目标,而不会像那些小股东有“搭便车”的投机心理,在监督权利行使的过程中,他们的收益一般会更好的实现,完成自己投资企业的目标。所以这样的股权集中程度是有优势的,大股东们都有很大动力进行监督行为,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当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想让股东们积极参与到对公司管理的监督当中是很难的。由于监督机制实行是需要成本的,一些小股东监督的付出往往会比较大,小于自己受益的比例,另外,分散的股东往往会存在着搭便车的投机心理,而不会对经理人实施监督。这样的话,企业经理人将会按照自己的目标经营管理,小股东的话语权很小,这样企业的发展可能不会符合股东的意志。因此,在股高度分散的公司当中,小股东没有能力也没有积极的态度去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2)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在股权结构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这样的股权结构对于大股东来说是有很大的激励效应的,一般大股东他们就是公司的控制者,完全掌控公司的决策和经营,公司的利益获得就是自身的利益获得,所以此时股东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完全一致,经营者积极的工作,努力的发展企业,让公司的绩效不断提高,自己获得价值也会越来越大。不过大股东的存在也是有一定不好的地方的,他们也会影响小股东们的利益,由于大股东完全控制着公司,公司的经营完全由他做主,所以他们做出决策也会完全以自身利益为重,所以小股东没有话语权,自身的利益也不能够得到保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想要完全避免也是非常难的。当股权相对集中的时候,大股东们会互相制衡,避免有一家独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小股东们的损失,同时这些大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这将会激励他们去经营管理好公司。但是相对控股股东也存在问题,由于这些相对控股股东股权比例不是独大,所承担的损失也是有一定比例,所以有时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做对公司发展绩效不利,对自身有收益的行为,这也是相对集中股权结构的一个问题。当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单靠年薪制度和股票期权奖励很难有大的激励效果,此时,经理人的利益与股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经理人只会把自己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做出的决策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他们只会一心追求自身的发展,这样公司的利益将会有很大的损害,所以此时,激励机制很难能够有好的效果。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3)股权结构与外部接管机制外部接管机制主要是指收购一方通过各种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可以完成自己对目标公司实现控股的目标。每当有公司经营管理不成功,业绩不断下降,公司形象不断恶化的时候,股东就会出手股票,公司的股价在市场上就会不断下降,投资者们就会想要主动收购公司的股票或者获得公司的代理权,通过这些方式接管公司的发展。收购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种公司的治理机制。由于有外部接管的约束,公司的经营者必须要努力经营发展公司,不断提高公司绩效,提升公司的价值。当股权高度集中的时候,绝对控股股东控制着公司发展,他们是公司收益的直接收益人,公司目标与自身目标是一直,所以他们会有很大的动力抵御这样的收购,这样,收购者就会很难成功收购。因此在股权集中度比较高的公司,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很小,很难会被收购,这样外部接管机制也就相对而言很难起到作用。当股权相对集中的时候,外部接管的情况就会相对复杂一些。如果收购者不是公司的股东,则公司的股东一般不会同意公司被收购,因为他们是公司的受益人,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会对收购提出异议,甚至对其收购行为产生敌意,设置各种收购障碍,不想让其收购成功。但是如果接管者是公司的股东,收购将会容易成功,因为他对公司是比较了解的,信息上是完全的,而且他收购的成本也是较小的,公司的股东也是熟悉收购者的,这些都是有利于他的收购行为的。所以股权相对集中的话,外部接管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相对就会复杂一些。当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外部接管机制就会很容易发挥作用,收购者通过标价收购就可以完成收购,而且由于公司中的股权机构是分散的,公司中没有大股东存在,对于收购的抵御能力也很小,都很有利于收购行为的进行。所以,在公司的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公司会很容易被收购,公司的外部接管机制就会很容易发挥作用。(4)股权结构与代理权竞争机制公司的经理们会受到监督的压力,会有股权的激励,有来自外部接管者的压力,也会受到代理权竞争的压力,所以经理们经营公司必须要努力工作,不然在经理市场中,有可能被更换被代替。他们必须认真工作,一心为提高公司的业绩贡献自身最大的力量。当股权高度集中的时候,由于存在着最大的控股股东,所以经理人就是最大股东的代表,只需要完成最大股东的目标就行,其他经理人是很难与其竞争的,1,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这样一种模式是不利于公司的绩效和发展的。所以,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时候,代理权竞争机制几乎很难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当股权相对集中的时候,大股东手里都握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对公司有一定的控制权,他们之间互相制衡,这是一种比较有利的情况,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不被损害,就会积极发现代理人经营中的问题,对代理人的管理提出异议,继而要求更换代理人,而且他们会积极的选择代表自身利益的代理人成为公司的经理,从而可以确保自身利益,让公司的发展符合自身的目标。所以这是一种代理权竞争很容易发挥作用的情况,也是有利于企业提升业绩的。当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公司的经理人几乎掌握着公司的发展,他们的决策影响公司的经营,而小股东们对公司的影响则是很小的,也很难影响经理人的地位,他们更不可能有能力去更换经理人。所以,股权高度分散时。代理权竞争也是很难有作用的。2.3.2股权属性与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分析股权属性主要是从股权所有者的性质来表示股权结构的,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属性一般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而股权结构中股权性质的不同,就会影响着股东们在上市公司中不同的行为,影响着公司治理机制,从而影响经营绩效。国有股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时,很难对公司进行直接的管理,只能交给代理入管理经营。国有股实质是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全体人民是不可能对国有公司进行管理的,所以对于国有股控股公司而言,所有者的管理是不存在的,企业的情况都掌握在经营管理者手上,国家是不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的。当法人股是大股东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大的动力去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因为他们投资都是为了自身的收益,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所以相对于国有股来说,法人股会对企业的经理人有更大的要求,会让他们以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作为经营管理的目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对于流通股,其主要是社会公众持股比例,由于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小,一般不会参与公司的治理,他们只会关注股价的变化,只对资本的短期收益感兴趣。而且公众股相对经济实力比较勇蜀,没有能力去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都存在者搭便车的投机心里。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2.4国内外文献综述2。4.1国外研究现状2.4.1.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这种观点主要是认为股权集中的时候,大股东有很大的动力去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公司的利益与自身是一致的,而且他们的监督成本是小于他们的收益的,所以他们会积极的监督公司的管理经营,有利于公司的发展。Grosslnan和Hart(1980)通过对公司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的实证情况,证明公司在股权分散的时候,股东们很难积极的去监督公司的经理人的行为,而股权集中的时候情况则是相反的,所以他们认为,股权集中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的。3Shieifer和Vishny(1997)通过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股权集中是积极的,股权集中程度高的公司,将会较少小股东们“搭便车”的行为,大股东会积极监督公司的经理人,甚至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中,这样是有利于企业的的绩效提高的。4StelnThomsen和TothenPedersen(2000)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是正相关的。他们在研究中分析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理论传导机制。然后他们选择了435家的样本公司,并且运用了大量的控制变量得出了结论,并且对结果结合理论做出了解释。5(2)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不相关关系这种观点主要认为股权集中程度的不同并不会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Demsetz(1983)通过研究表示在上司公司的经营中,股权结构对管理者的影响很小,他们的行为很难会因为股权结构的不同而改变,他们的目标是受到市场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的,股权结构占很小的部分,所以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并没有相关关系。6’Grossmaan,Sanfordand0liverHart,Thecostsandthebenefitsofownership:theoryofverticalandlateralintegra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0(94),691—7194Shleifer,A,andR.Vishny.ASurveyofCorporateGovernance.TheJournalofFinance,1997(52),737-7833Thersen.T.S.nomsenandH.K.Kvist.“DirectionorCausalitybetweenBlockholderOwnershipandFirmValue:USandEUEvidence”川.WorkingpaperofCopenhagenBusinessSch001.2000:23·546DemsetZ,H.TheStruetureofownershiPandtheTheoryottheFirm.JouoalofLawandEconomics,1983(26).375—39514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Hildemes和Sheehan(1988)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实证方法,主要是对比股权集中和股权分散这两种情况的上市公司,认真比对数据之后,显示出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发展价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可以看出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于企业业绩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7(3)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非线性相关关系这种观点一般认为处于不同情况的股权集中度下,公司的治理模式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况,对绩效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的,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两者可能表现出曲线相关的情况。Myeong.HyeonCho(1998)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在对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模型回归之后,得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现曲线关系,在7%以下是上升的,7%一38%之间是下降的,而在38%之后又开始上升,整体呈现是先升后降在升的趋势,两者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8Morck、Shleifer和Vishmy(1988)研究之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现曲线关系,结论如下:在5%以下是上升趋势,5%一25%是下降,25%之后又是上升趋势,他们对结论进行了检验也是显著的。9MccolmeU和Servaes(1990)得出的结论是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现倒“U”型,他们选择的绩效评价是托宾“Q”值,通过实证回归模型后,认为在40%之前,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在这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变成负相关关系,并且对结论进行了理论解释。102.4.1.2股权性质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国外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上市公司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早,关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研究也有很长时间了,所以国外研究者关于股权性质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管持股比例的影响以及外部持股股东的影响。(1)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7Holdemess.C.G.andD.P.Sheehan.TheRoleofMajorityShareholdersinPubliclyHeldCorporations.JoumaIofFinancialEconomics.1988(20).3l7—3468Myeong—Hyeon,Cho.OwnershipStructure,Investment,andtheCorporateValue:AnEmpiricalAnalysi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47.1998.103—12l’Morck.Randall,AndreiShlei名r.andRObertW.vishny.Managementownershipandmarketvaluation:allempiricalanalysis.Joum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ume20,1988,293—315IO.MeConnell.J.L.andH.Servaes.AdditionalEvidenceonEquityOwnershipandCorporateⅧHe.Joum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0(27).595—612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有关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国外学者们的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很多角度做了分析,最后的出的结论也不完全相同。Jensen和Meckling(1976)通过研究提出适当的增加高管持股的比例是有利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的,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的。在高管持股比例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很难去积极管理公司,他们追求的是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不会完全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当他们的持股比例上升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因为此时企业的目标将会与他们自身的目标有更大的关系,高管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努力工作,积极提升企业的价值。11Kaplan(1989)和Smith(199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的业绩是正相关关系,企业可以增加高管持有股权。在对模型数据分析,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的业绩是向上提升的,所以高管持股对于企业发展正面效应。Grifiit(1999)的研究表明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是较复杂的曲线相关关系,再具体实证分析中,他把公司的高管持股的比例分为了3个范围:O%一15%,15%一50%以及50%一100%,公司业绩在3个区间是正相关、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整个相关曲线显示出来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并对这一结论他们做了相关理论解释。(2)外部股东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Lins(1999)对大股东的具体性质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大股东的身份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他选择的样本公司来自于18个新兴市场国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小股东们受到的权益保护相对比较不强,大股东对于公司的影响十分积极,这种积极程度还与股东身份不同,如果股东追求短期收益,不如说是基金的话,则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对公司的绩效和价值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如果股东注重长期收益,比如说是银行的话,为了增加自己的收益,就会积极的影响公司治理,努力提升公司的绩效和价值,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12关于股权性质的研究,另一方面比较多的就是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Pound(1988)在这方面做了全面系统而且很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数据实证的分析,他做了很多理论解释,提出了关于机构投资者方面的三种假说:第一是有效监督假说,有效监督假说是指和那些普通的小股东们相比,机构投资11MichaelC.JenSen,Mecl(1ingTheo巧ofmefirm:manageficf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tructure.InJoumaloffinanciaIeconomics.VOl33N04.1976.12Lms.OwnershipandFirmValueiIlEme唱ingM破ets.SSRNWorkingpaper,199916 第二章锺论基础写文:献综述者有更好的资源和更好的专业只是来监督经理人,而且机构投资的股权一般是较多的,他们监督获得收益是大于他们的监督成本的,所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正的影响;第二就是利益冲突假说,利益冲突假说指的是,机构投资者可能在其他业务方面和公司有着利益同盟的关系,所以他们会支持管理人做出的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这样一种行为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三就是战略同盟假说,战略同盟假说是指机构投资者与管理人形成同盟,做出对双方都有理的行为,这样同盟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果,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负效应,所以战略同盟假说也是认为公司的绩效和价值与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权比例存在负的相关关系。2.4.2国内研究现状2.4.2.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许小年、王燕(1999)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各项业绩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他们认为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他们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公司利润率与股权集中度相关性是比较小的。13万解秋(2014)通过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指出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是对企业的业绩是有利的,可以适当保持一定的集中程度。H(2)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不相关关系朱武祥、宋勇(2001)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他们选择样本来自于家电行业,通过对这个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相关关系。1S于东智(2001)采用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模型中加入了控制变量之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没有表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对实证的”许小年,王燕.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105—127“万解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4—1“朱武祥,宋勇.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一一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66—72+9217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做了一些理论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适当的股权集中是有利于公司绩效的,但是由于我国大股东很多是国有股,无法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中,会对股权集中的相关度有一些减弱。在论文的结论之后,对于我国股权结构目前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我国股权第一大股东持股较多,而小股东们持股比例又很分散,这两者情况是并存的,必须要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才能够结构我国股权结构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16(3)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王聪、宋慧英(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呈现非线性相关关系,是一种倒“U”型曲线的相关关系。他们指出,股权集中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有相对控股的股东,但也有其他大股东进行制衡,这样是对公司治理最有利的,也是对公司价值最有利的。17王斌(2001)通过对我国433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是曲线相关关系,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倒“U”型,大概在持股比例到达60%一70%之间达到最高点。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他认为最佳的股权结构是少数的几个大股东构成,而不是唯一的一个大股东或者股权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只有这种股权结构,经理人才能做出符合代表股东利益的行为,提高公司的绩效。不过他的结论并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计量分析检验,只是通过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得出来的。18苑德军,郭春丽(2005)通过对87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了结论,在法人为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是与经营绩效呈曲线相关关系的,他们认为公司在法人为第一大股东的时候,股权不够集中,则法人很难积极的去管理公司,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发展,而股权过于集中,则法人又会难以估计到其他股东的利益,也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所以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是最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提高的。192.4.2.2股权性质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何浚(1998)通过研究认为我国企业的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5),54—62”王聪,宋慧英.中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市场结构与成本效率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5)”王斌.股权结构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0—38”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9),62—67 :.第二章连论基础写蔓献综述系,他主要是从内部人控制的方面来分析的,国有股占比越高,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力越弱,企业的绩效越低。20王晓英(2011)通过对我国保险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指出我国保险上市公司中,国有持股与公司绩效是正相关关系,国家的大力支持可以增强公司的经营能力。21杨德勇(2007)通过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对于我国的银行行业来说,国有股比例对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间在实证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2(2)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杨志霞(2012)对2008--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以每股收益(EPS)以及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被解释变量,最后指出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3于东智(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股的增加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下降,表明两者之间呈现负的相关关系。增加的流通股都是小股东持有,他们很难对公司管理进行监督,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降。24邓蒙(2012)通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法人股的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我国法人股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显著。25(3)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刘国亮(2000)通过分析后得出高管持股会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变好,特别是随着经理人的持股比例不断增大,他们会积极的对公司进行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从而企业的价值会不断得到提升。叶梅(2007)主要分析104家高管持股的公司和120家高管不持股的公司的数据,主要运用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当高管持股时,高管持股的比例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正的影响效应。”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王晓英,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1(4)22杨德勇.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5)”杨志霞,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华大学,2012“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5),54—62”邓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1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梁菁、王林(2010)以高管持股作为解释变量,以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进行实证分析,两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在一元回归的情况下,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而在多元回归的情况下,二者之间显示出线性相关关系。262.4.3国内外文献评述国内外目前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学者们得到的是不统一的结论。几乎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都会有不同。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在研究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时的指标选择有显著不同。股权结构可以分为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而表示股权集中度的指标一般选择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指数)、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指数)以及股权制衡度(z指数)等,而股权性质又了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高管持股等;而在公司绩效指标的选取上面差异会更大,主要有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等很多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并且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研究过程中各个方面和步骤的不同也就让各个学者所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另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存在着自身特点,因此,得出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梁菁,王林.民企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3)P147—148 第三章研究设计3.1多元回归分析统计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包括Excel、Eviews、SPSS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单一的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果来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数据时首先按照时间序列,同时在各个时间点选取截面,这些截面上的观测值就是本文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这种选取数据的方法在经济学上可以称为平行数据模型。相比于只用截面数据会使得参数的估计更加可靠,对我们实证研究的帮助更加大。而且我们可以识别和度量出更多的因素,比单纯的截面模型或单纯的时间序列模型更多层面的分析问题,有助于得出更合理的结论,提出更好的建议。本文实证模型主要选取了2009年一一2012年的数据,通过在时间序列(4年)上选取截面,然后把各个截面的数据值选择构成本文的样本数据。然后通过多元回归实证的方法研究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的关系。所以本文建立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形式如下:Ui=Ⅸ+flXi+Y(controlVariable)+£Ui=Ⅸ+p1Xi+p2x;+y(controlVariable)+£上式中,Ui为被解释变量,就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代表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Xi为解释变量,代表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5),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指数)以及股权制衡度(z指数)。还包括股权性质,有国有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以及流通股比例。控制变量主要是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式中仅为截距项,B、y为系数,£为残差。3.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所选的农业上市公司是符合我国证监会规定的沪市和深市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在选择实证分析的样本时,主要考察了下面的一些因素: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本文选取样本时剔除了ST或者*ST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由于经营绩效闷题,被证监会认定为ST或者*ST上市公司,一般或者是连续亏损,或者是资不抵债,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都是属于异常情况,如果采用这些公司作为样本,可能对最后的结果会产生影响,故剔除。(2)本文剔除了2009年~一2012年相关财务数据或者股权结构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3)为了避免由于A股、B股以及境外上市公司股对我们研究结果的影响,保持我们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择样本时剔除了同时发行B股或者境外股的公司。在以上条件下,本文选择的样本公司为如下33家农业上市公司,研究的年份为2009年~一2012年。表3一l33家样本公司名称及股票代码股票代码公司简称股票代码公司简称股票代码公司简称本文实证分析中的数据主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数据,数据主要是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以及Wind数据库,部分上市公司信息和补充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等。每项数据都是认真核对并且仔细录入的。确保进行实证分析是符合真实性的。统计分析软件主要是利用Excel、SPSS、Eviews。3.3实证模型中的变量选择3。3.1解释变量本文选择研究股权结构中几种常用的变量,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流通股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加入了高管持股作为解释变量,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变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第三誊研究设舟(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占总股份的比例。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则在公司属于绝对控股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控股权,其他股东则属于从属地位,对公司发展没有决策权,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很小。如果其持股比例小于20%,公司的股权是比较分散的,每一个股东都是小股东,企业的控制权其实是在经理人手里,没有任何股东能够完全影响公司的治理。如果其持股比例处于20%一一50%,则公司处于相对控股股权,则各个大股东都有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大股东之间是互相制衡的。(2)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5):CR指数一般表示公司前几大股东的持股之和,说明公司股权的集中情况。本文选取前5大股东的持殷比例和来反映公司的股权集中情况。(3)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方和(H5):H指数一般指公司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选取该指标主要在于平方和会出现“马太效应”,也就是平方后比例大的比比例小的拉的差距要大,更利于区分持股比例相同但持股差异不同的股权集中度。股权越集中,H指数越大,股权越分散,H指数越小。(4)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Z指数):Z指数越大,说明第一大股东占比更大,对公司的控制权也就越大;z指数越小,则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比较大,其他股东参与公司的积极性也会变大。(5)国有股比例(SL):国有股/总股本(6)高管持股(EL):高管持股/总股本,关于高管持股的研究在股权结构的研究者越来越多,高管持股对于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7)流通股比例(AL):流通股/总股本。3.3.2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大公司可能凭借自己的充足的资金、充分的资源、先进的技术等获得更好的绩效,所以为了消除这方面对研究的影响,引入公司规模这个控制变量。一般研究中都会选用公司的总资产来表示公司规模。本文也将会采用这个指标,并对总资产的数值进行对数化,以便在实证分析是更好处理。(2)财务杠杆(DAR):财务杠杆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表示,财务杠杆可以反映公司的发展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也对公司的绩效也很大影响,所以可以选择其作为控制变量。2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3.3.3被解释变量本文所用的绩效将是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来的一个综合指标得分,这个得分可以更好的反映出公司的真实绩效,有助于我们得出结论的真实有效性。公司的财务指标有很多,在不同方面代表着公司的经营情况,这些指标都可以作为考察公司绩效的一个方面,而主成分分析法就是用尽量少的指标代替各种指标,但同时不会丢失原来数据的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分析的思路,可以得到一个更合理的综合绩效。我们在选取指标使需要选择到反映公司绩效的各个方面,但同时也需要控制所选指标的数量,为了能够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积极的指标体系,我们必须要设定相应的选择指标的原则。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原则来选取指标:(1)科学性本文认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一定要能够包括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能够符合我国农业行业的内涵,所以选取的指标一定要包括以下方面: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发展能力、公司的营运能力以及公司的偿债能力。(2)联系性农业上市公司选取的指标一定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反映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和获利情况,同时也需要反映出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和价值提升能力,一定要从多个层面反映出农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水平。(3)可操作性本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使我们需要的,同时在实际操作时也必须是可以找到的,而且在选取一定要考虑的实证的客观条件,放弃不必要的或者很难能取得数据的指标。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并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本文将主要选择公司4个方面的指标来建立评价绩效的体系:一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用经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3个指标;二是公司的偿债能力,主要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反映偿债能力;三是公司的营运能力,主要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3个指标;四是公司的发展能力主要用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来表示。这样一共12项指标来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利润率反映的是公司营业获得的最后成果的多少,表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能力。总资产利润率反映了企业资产运用的能力,是对企业盈利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标。净资产利润率反映公司的每份净资产可以获得的净利润,这三 .j第三章讲究设计个指标反映了公司业务发展,资产利用,利润获取等关于企业赢利的情况。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考察企业偿债能力最常用也是最合理的指标,本文也将采用这两个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很好地反映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所以本文使用这三个指标来反映出企业偿债能力。表3.2变量定义1、able3.2V打iablesDefine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的,是企业经营中销售能力一个体现,可以反映出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工作效率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一个重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收入与资产之间的比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能力和盈利的持续性,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可能达到的价值。净利润增长率是对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一个直接体现,是公司净利润增长的能力。总资产的增长率可以反映出企业扩张的能力,是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直接反映。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反映企业各个层面的绩效,所以我们选择本文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公司的综合绩效。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26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4.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经营绩效综合指标值主成分是将相关联的指标转化几个不相关的指标,但是这些新指标也能够包含之前指标的信息,这些的新的指标就是原来数据的主成分。下面本文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指标,所用的指标就是上述的12个财务指标,数据都是来自样本公司的财务报表,所用统计处理软件为SPSS。(1)KMO和Bartlett的检验为了检验我们所用的样本是否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我们首先对其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4一IKMO和BartIett检验Thble4.1KM0andBartier’STest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0.463■●●■■■■■●●■■■■■●一-IITIT■■●■■■●●■■●■■■■■■■■■■■■■■■●■●●●■■■■■■■■■■■■■●■●■●●■●■■■■■一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Approx.Chi—Square307.087df66Sig.0。000从上表可以看出Bartlett的值是307.087,且sig.的值是小于0.001的,说明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同时KMO的值是0.463,尽管该值越接近于1是越理想的,不过0.463也说明了各个变量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信息重叠度的,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处理。(2)确定主成分下面利用SPSS软件可以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积方差贡献率,通过计算结果确定我们所需的主成分:27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表4.2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积方差贡献率Table4—2Theprincipalcomponentvalue,thevariancecontributionrateandaccumulatedv撕antecontributionrate成份初始特征值方差%累积%136733060630606●23.02125.17455.78031.97216.43172.21141.0628.85481.0655.7476.22187.2866.6035.02692.3127.4093.41095.7238.2752.29098.0129.110.91798,92910.080.66699.59511.035.28899.8831:——一.......二_LL..............j』旦0基坚L.二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通常来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样本的信息包含在85%至90%之间可以,本文将积累方差贡献率选择在95.723%,这样就会得到7个主成分。(3)主成分因子荷载矩阵通过上述计算过程,我们得到7个主成分,然后我们可以计算正交旋转之后主成分矩阵,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矩阵将12指标转为7个主成分:表4.3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垫!丝::全垒宝:2业2量22呈!翌垡:22翌窑篁兰成份1234567x70936000800680005002802550037●_●_●x80.9340.000.0.0200.0050.0060.2710.026x9—0.730.0.345—0.201.0.075—0.2650.2710.077x30.0240.9430.0100.0380.077O.0350.025x2。0.0920.824.O.0920.2360.2270.106—0.013x110.084O.8160.200-0.3830.106O.0160.002x6.0.1590.0390.882,0.0410.1490.041x50.2230.0220.8310.308一O.138—0.0440.003x120.0220.0140.1780.9470.1040.060—0.025x10.1280.294O.0350.0990.9210.079-0.004xlO0.3310.1300.0l80.0680.0830.887—0.025x40.0160.0130.0380-.023-0.005—0.0170.997注:x卜x12分别代表经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4)确定综合评价指标通过以上计算,我们以每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在累积方差贡献率中的比例为权重对这7个主成分做加权平均。可以得到绩效综合评价公式为:28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F=O.2105F1+0.1842F2+0.1754F3+0.1570F4+0.1079F5+0.0908F6+0.0742F7通过以上主成分过程和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2009年至2012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表4.42009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lhble4-4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comprehensiveindexvalueof2009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0005920.0360022990.467300l430,4216005060.044000663-0.119002321.0.0263001890.923600540—0.016000713.0.0020024470.0346000970.541600962-0.2990007350.056002458.0.0136001080.123600965-0.2360007980.4790024770.023600257.0.2679009750.016000998.0.0360025050.743600354-0.036601l80.03400204l0.4963000870.146600359—0.1160020690.162300094-0.0026003710.290002086.0.171300106.0.003600467—0.133表4.52010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Table4.5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comprehensiveindexvalueof2010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续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000592.0.1160022990.2633001430.3996005060.129000663.0.81800232l一0.253300l890.813600540—0.2970007130.0250024470.1286000970.050600962-0.909000735—0.4190024580.206600108.0.313600965-0.5330007980.1410024770.345600257.0.2386009750.162000998—0.2360025050.876600354—0.238601118—0.0200020410.6783000870.271600359-0.6600020690.355300094.0.0166003710.277002086.0.266300106—0.016600467-0.05l表4.62011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Table4—6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comprehensiveindexvalueof201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000592.0.1940022990.1523001430.4956005060.269000663—0.480002321—0.1463001890.919600540-0.582000713.0.1160024470.0236000970.057600962-0.209000735—0.0920024580.458600108.0.218600965—0.109000798—0.0490024770.266600257.0.2596009750.188000998.0.1470025050.355600354—0.2666011180.2590020410.119300087—0.034600359-1.5260020690.0l5300094.0.0646003710.379002086—0.198300106-0.1436004670.024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表4.72012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值:!!!!丝::鹜T—culn髓llistillgIcorp|omtioncomEm兰垒罂:i:2虫垒:圣翌!:221:!!:■●■●■■■●●●■■■■■■●■■■■■■■■■■■一■■●●■■■●●●■■●■■■■■■■■■●●■■●_●■●■■■■■■■■■■__■■■一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股票代码绩效值4.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情况1992年,我国的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挂牌上市,自此,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迅速,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农业类公司完成上市,但是占整个上市公司的比重仍然不大,大约4%左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可以分为3个类型:第一是农产品生产企业,第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第三是农产品流通企业,不过农业上市公司可以是单一类型,也可能是混合型上市公司。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本相对于其他上市公司来说普遍偏小,平均股本规模大约45912.76万股(截止2012年12月30日),这个值是小于整个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本。截止2012年12月30日,其中,农业上市公司殷本规模最大的是海南橡胶(601118),股本规模为393117.16万股,第二大规模是亚盛集团(600108),其股本规模为194691.5121万股;而股本规模最小的是荃银高科(300087),其拥有1056万股,其次第--d,的股本规模是西部牧业(300106),股本总数是1170万股,所以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本规模都是比较小的,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龙头,还需要继续积极发展。4.2.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股权结构包含了股权分布情况,股权所有者性质,股权的流通情况等方面。本文将主要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两个方面来研究股权结构。本部分的内容是主要对股权结构做一些描述性分析,反映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和一些特点,对股权结构的情况做出分析。(1)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现状本文的股权集中度描述主要通过4个指标来衡量,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数),表明第一大股东的占股比例,也是反映第一大股东对于企业的控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萄股权结构写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制能力;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CR5指数),反映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说明股东集中度情况;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5指数),这个指数可以更明显和放大的反映出企业股权集中情况;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比值(Z指数),这项指标可以体现的是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行使公司控制权时的制约能力,反映出的是股权的制衡度。根据农业上市公司各年度的股权的相关数据,分析整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2年4个年度的股权集中度情况如下:表4—8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股权集中度情况Thble4.8OwnershipConcentrationof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Variableof2009CRlCR5H5Z均值37.44050.8000.17316.074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偏度66.51010.31014.8590.06774.94018.21015.342.0.2820.4420。012O.1lO0.53274.69l1.24520.5451.814峰度-1.039-0.711—0.3472.520表4.9农业上市公司2010年股权集中度情况乃61c4—9OwnershipConcentrationof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Variableof2010CRlCR5H5Z均值36.47052.3990.16815.195最大值72.98l77.5210.533143.018最小值8.77418.208O.0121.245标准差15.33115.5240.11530.152偏度0.183.0.3270.9793.55l蝰摩.0.500—0.91l1.39212.634表4—10农业上市公司2011年股权集中度情况Table4.10OwnershipConcentrationof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Variableof2011CRlCR5H5Z均信、35.98l50.3930.16415.211最大值最小值72.9808.77077.84018.2lO0.5330.012151.1251.175标准差15.53515.427O.11429.972偏度O.112一O.3890.9883.940峰度-O.554-0.7281.41815.6223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表4.1t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股权集中度情况CRlCIbH5Z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在4个年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值都略高于35%,说明第一大股东在企业中还是有很大的控制权的。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值刚好在50%左右,表明集中程度很高,企业的控制权基本都在前5大股东手里。而且在表中可以看出每年之间的数据比较相近,说明我国农业上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还是比较稳定的,股权的改变不是很大。但每项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很大,而且标准差都是比较大的,表明各个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情况是不一样的,差异很大。(2)农业上市公司股权属性现状根据农业上市公司各年度的股权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2年四个年度的股权属性情况。表4.12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国有股情况TableA-·12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2009-2012state·-ownedshares年度2009201020112012均值13.7399.3098.2598.459最大值59.17776.34276。34274.993最小值0.000标准差20.73218.66417.23419.097偏度1.1072.2042.4422.522峰度一0。4354。5495。8595.705表4.1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国有股分布情况持股比例10%以下10%--20%200/0--30%300/0--50%50%以上合计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整体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均值从2009年的13.739降到了2012年的8.459。同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国家股占据主要位置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变,50%以上占据绝对控制力的国有股控股公司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訇股权结构写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只有1家,有75%左右农业上市公司国有股控股比例都在10%以下。这些说明国有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有股正慢慢退出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有了很明显的改变。表4.14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高管持股情况Table4.14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2009-2012ExecutiveStockOwnership年度20092010201l2012均值2.16410.0189.1589.008最大值53.16764.230最小值0.0000.000标准差9.60019.67618.19218.361偏度5.3391.8821.9622.018峰度29.1242.2422.7632.816表4.15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高管持股分布情况Table4.15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ExecutiveStockOwnershipdistributionof2012●■■■■■■●●●●●■■●■■■●■■●●TII●●■■■■■●■■■●■●●■■●■■■●■●●■■■■■■■一持股比例0%一l%l%一10%10%一50%50%以上合计上表表明高管持股比例的是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均值分别为2.164、10.018、9.158、9.008。从最大值很最小值的差异以及标准差的情况来看,各个农业上市公司之间高管持股的情况是有差异性的。虽然高管持股整体上升,但是总的来说,在农业上市公司占据的比例是很小的,占0%一一1%比例的有22家,到达了1/3。所以我国高管持股情况虽然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整体情况只是刚起步,后面还需要继续发展。表4—16农业上市公司2009-2012流通股情况TAble4.16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2009.2012floatingstock年摩2009201020112012均值73.82465.41873.33773.397最大值1.000最小值0.000标准差31.05036.21230.39031.636偏度.0.957.0.395.0.746-0.718峰度.0.211—1.661—0.846-1.07l表4.17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流通股分布情况Table4.17AgriculturallistingCorporationfloatingstockdistributionof2012持股比例20%以下20%一30%30%一50%50%以上合计公司数量l922133比例(%)3。O27.36。l63.6100从上表可以发现流通股的比例在这四个年度基本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大约在73%左右。但从标准差的大小以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来看,可以发现不3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同的农业上市公司流通股情况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我国经过股权分置的改革后,流通股比例大大地增加了,从表中可以看出流通股占农业上市公司50%以上的有21家,占63.6%。其中有9家农业上市公司已经是全部流通股经营状况了。4.3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实证部分主要采用第三章设计的回归模型,采用第四章计算出来的绩效得分以及各公司的股权结构数据,实证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股权结构的关系。首先把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的综合经营绩效(u)与表示股权结构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数)、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5指数)、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5指数)、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比(Z指数)、国有股比例(SL)、高管持股比例(EL)、流通股比例(AL)以及控制变量放入模型中,使用SPSS软件,GLS法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如下表:表4一18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线性回归分析!盐121:!!Q∑2譬垒虫£22£2堕签i磐已盟2业磐鲨£2鎏2垃:堡21.坠宝彗堡量竖::!竺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Sig.上表分析了股权结构中各个变量与公司综合经营绩效的关系,主要是探究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模型中,调整的R2为o.329,这个数值并不高。说明股权结构这些变量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考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是有很多的。而且本文的绩效值是主成分分析后的综合绩效值,涉及到企业经营成果的各个层面,所要关联的影响因素也会更加复杂,所以R2不够理想的数值是能够理解的。进一步分析上表可以看到,在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数)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P值为0.076,检验是显著的,前五大股东持股平方和(H5指数)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P值显著,通过检验。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总和(CR5指数)、股权制衡度(Z指数)与经营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P值得检验都是不显著的。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在股权性质方面,高管持股比例(EL)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值是0.057,检验是显著的。而国有股比例(sL)、流通股比例(AL)与经营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P值是不显著的。下面我们进一步将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数)和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5指数)以及股权性质方面高管持股比例(EL)以及综合绩效(U)以及控制变量放入模型中进行二次回归,探究它们与经营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二次曲线关系。表4.19GRl指数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Sig.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与经营绩效并不存在二次曲线的关系,平方项与一次项的P值分别为0.113和0.289,结果显示并不显著,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地二次线性关系。表4.20H5指数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Thble4.20TheregressionresultsofH5indexanditssquareandbusinessperformance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Sig.H50.4010.6400.6360.532H520.4621.3830.3340.739SIZE.0.0520.039—1.3560.178DAR.0.9960.152—6.5700.000R20.359调整R20.338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5)与经营绩效之间并没有二次曲线的关系,P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4.2l高管持股比例(EL)及其平方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Table4—21TheregressionresultsofExecutiveStockOwnershipanditssquareandbusiness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Sig.EL1.7680.5803.0490.003EL2.2.6521.022—2.5940.011SIZE.O.0l80.034—0.5350.593DAR.0.8290.158—5.25l0.000R20.378调整R20.358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高管持股比例(EL)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二次啦线关系,高管持股比例(EL)的平方项和一次项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调整R方一般,所以,高管持股比例(EL)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地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指数)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般较大,而且有些是处于绝对控股的位置,这样他们掌握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做出决策就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而小股东们很难有话语权,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他们的利益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是很难得到保证的。而且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一些大股东是国有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使情况更加明显。通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前五大股东持股平方和与企业综合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指数越大,股权是分散的,由于是正相关,所以此时绩效是会有提升的,所以这一结论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需要适当的分散股权结构,避免股权过于集中,这一结论与上一结论是一致的,表明我国股权集中程度过高,会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的,所以在农业上市公司中可以适当的分散股权。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农业上公司中高管持股与经营绩效呈现倒“u”型相关关系,经营绩效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市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说明,在管理层持股比例比较少时,如果持股比例增加了,他们会积极努力的工作,因为这时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公司的绩效提高,他们自身获利也是增加的,他们会努力提高公司业绩,此时对公司价值提升是有利的。但是,当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们在可以算作是企业的大股东时,而且他们管理企业,此时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他们手里,其他的股东就会很难影响到公司的管理,利益也就无法得到保证,高管们会做出只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绩效提升。所以高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是曲线相关关系,呈现倒“U"型相关关系。另外,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规模(S工ZE)和资产负债率(DAR)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呈现显著地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我们选取的控制变量是有效的,是与经营有关变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变量的效果。公司规模(SIZE)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说明随着我国农业上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经营成本增加和管理效率变低,会使公司的经营绩效下降,表现出规模不经济。资产负债率(DAR)与经营绩效呈现显著地负相关关系,P值的检验十分显著。说明较高的财务杠杆比率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上司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提升。我国农业上司的资产负债率升高了,会使公司的财务成本升高,财务的风险就变大,同时公司继续追求融资就会显得很困难,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公司的绩效提高和发展。另外,我国农业上司公司的国有股占据较大的部分,委托代理36 第四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银行融入的资金很难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公司还款的压力也比较小,使得公司的经营没有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走。这样,形成了一个高的资产负债率,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公司未来的发展。37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5.1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目前股权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股权结构还是相对集中,公司都是存在大股东的,或者是公司主要股权集中在前几大股东手里。(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持股比例逐渐下降,流通股比例保持了一定的稳定度且逐渐提高,股权结构的转变是比较明显的。高管持股比例也在上升,但是占公司股权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3)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前面的实证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l)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平方和(H5)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的股权集中程度影响了企业经营绩效的发展,如果继续适当地分散股权,将会更有利于公司的绩效提升和价值提高。(4)高管持股比例(EL)与经营绩效之间呈倒“u”型相关关系。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是比较小的,目前是处于上升阶段,所以现在需要适当提高高管持股比例。5.2政策建议根据上文的研究结论,我们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情况提出以下的建议:(1)减小股权集中程度,适当分散股权。上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股权越集中,公司绩效越减少。所以说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在公司治理方面不会顾及到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绩效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多年,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过于集中的股权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而股权分置改革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需要减小目前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情况,继续适当地分散股权,这样有利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2)努力提升小股东的积极性。中小股东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动机,他们很难直接参与到公司的日常治理和管理经营中,获得关于公司的信息又是远不如大股东的,而且他们监督的代价大于他们的收益,所以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股东作用。3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这样的话,大股东就不会顾及到他们的利益,只会做出对自身有利的行为,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提高。为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可以照顾到所有股东的权益,必须要加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把中小股东作为一个整体,推荐一个股东代表,建立一种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委托机制,这样可以参与到公司决策经营和管理之中。或者可以把小股东的股权交给机构投资者,让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管理,机构投资者相对分散的小股东有更好的资源和专业优势,而且他们的动力是更大的,所以可以代理行使小股东的权利,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3)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处于比较少的阶段,在曲线的上升段,增加高管持股的比例是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的。不过在高管持股比例增加的时候,也要注意国有资产流失过多的问题,在提高高管持股比例的时候,不可避免国有股将会减少,由于我国国情,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提高高管持股,但也要主要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要维持两者的平衡。为了解决提高高管持股比例,农业上市公司需要减少国有股的比例,但是又会面临国有股过度流失的情况,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合理合规同时又有效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国有股转变为高管持股,同时也需要为管理者提高比较合适的融资方式使其可以获得公司的股票。 参考文献[1]袁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P199-200.[2]郝晓雁,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体系[J].中国国情国力,2010,(07)[3]冷建飞,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4]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5]赵琼,任薇,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综合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一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数据[J].经济问题,2008,341(1)P74-77.[6]陈军松,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D].武汉理工大学,2008.[7]廖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8]高峰,夏爱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P14-17.[9]冯守路,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10]闫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11]刘玢,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综述与评论[J].山东纺织经济,2012,(2)P75—76[12]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第1l期:3—11[13]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J].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28-35[14]施东晖,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表现[J].世界经济,2000(12):37-44.[15]杜莹,刘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II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第1l期:124-133[16]杨德勇,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5)[17]朱红军,汪辉,“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第lO期:114-123[18]邓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19]刘运国,高亚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02-108[20]陈国胜,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P194—198,206.[21]杨贞艳,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22]殷琦,韩东平,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31(5):P664—668.[23]隋艳颖,夏晓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弃农”现象的财务分析[J].财会月刊,2009,(26)4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24]张丽,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25]陆小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06)[26]周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08).[27]吴淑棍,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卜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80—87[28]徐海峰,侯惠英,大连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4-6[29]徐二明,王智慧,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4),4—14[30]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智力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1.经济研究,2003(2)64—74[31]许小年,王燕,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l版,105—127[32]晏艳阳,刘振坤,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假定与实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42—45[33]蔡蓉,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05.[34]陈国胜,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P194-198,206.[35]杨贞艳,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36]殷琦,韩东平,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31(5):P664—668.[37]隋艳颖,夏晓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弃农”现象的财务分析[J].财会月刊,2009,(26)[38]张丽,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39]陆小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06)[40]周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08).[41]姜硕,庄新田,陆培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42]万解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4一l[43]杨志霞,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华大学,2012[44]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26—30.[45]甄国红,张天蔚.企业环境绩效外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会月刊:理论版一2010年8期:23—26[46]于静,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10[47]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5),54—6242 参考文献[48]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12),23—27[49]王斌,股权结构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i0—38[50]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9),62—67[51]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52]李格平、黄斌,国家股转让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J].财贸经济,1999,8[53]朱武祥,宋勇,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一一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66—72+92[54]刘国亮,王加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理,2000(5),40—45[55]王晓英,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1(4)[56]梁菁,王林,民企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3)P147—148.[57]张红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4),34—44[58]钟朝宏,中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规范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6—20.[59]钟大能,税收优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2.06[60]王聪,宋慧英,中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市场结构与成本效率的实证研究[D].金融研究,2012(9)[61]邹彩芬,农业上市公司运行环境、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6[62]邹彩芬,许家林,王亚鹏,政府财税补贴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3):18—22.【63】Berle,Means.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Maemillan,1932.【64】MichaelC.Jensen,MecklingTheoryofthefinn:manageric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tructure.In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33N04.1976.[65】Shleifer..andRobert。LargeShareholdersandCorporateControl,In:TheJournalofFinance.1986.【66】Fama.E.E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theFirm.In:JournalofPolitiesEconomy.1980(88).【67】Morck,Randall,AndreiShleifer,andRObertW.vishny.Managementownershipandmarketvaluation:anempiricalanalysi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ume20,1988,293—3l5[68】Fama,E.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Firm.+JouoalofPoliticalEconomics,1980(88),288—307【69】Hermalin,BandM.Wisbaeh.TheEffectsofBoardCompositionandDireetIneentivesonFirmPerformance,FinancialManagement,1991(20),101一112【70】Holdemess,C.G,andD.ESheehan.TheRoleofMajorityShareholdersinPublielyHeldCorporations.JournalofFinaneialEconomics,1988(20),317—3464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71】Berger.EG,Ofek,E.Diversification’Seffectonfirmvalue.JournalofFinancialEcononmics.1995.(37);39-65[72】Bhide,A,Reversingcorporatediversification。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1990.3(2),70.81【73】Shleifer,A,andR.Vishny.ASurveyofCorporateGovernance.TheJournalofFinance。1997(52),73%783【74】Wrack,K.Equityoenershipconcentrationandfinnvalue:Evidencefromprivateequityfmancings.Econometrica,1989(48),817—838【75】Thersen.T.jS.ThomsenandH.K.Kvist.“DirectionorCausalitybetweenBlockholderOwnershipandFirmValue:USandEUEvidence”【J】.WorkingpaperofCopenhagenBusinessSch001.2000:23—54【76】DemsetZ,H.TheStruetureofownershiPandtheTheoryoftheFirm.JouoalofLawandEconomics.1983(26),375—39【77】Myeong—Hyeon,Cho.OwnershipStructure,Investment,andtheCorporateValue:AnEmpiricalAnalysi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47,1998,103—121 致谢致谢光阴似箭,曰月如梭,转眼3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这是在南京农业大学的第7个年头。首先需要感谢这些年陪伴的同学、朋友、老师和所有的人,是你们是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使我进步,快乐和提高。研究生期间,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荣茂教授的精心指导和细心关怀。这3年,刘老师不仅在学术上认真指导我们,让我们有着对学术的认真态度和积极的兴趣,在生活上也细心关照,教育我们拥有积极的生活的态度,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快乐也是很重要的。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刘老师不管是在研究方向还是对论文的细节处理上都提出很仔细的建议,努力帮我把论文做到精益求精。所以,这里首先感谢刘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然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外求学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是我坚定的后盾,他们每天在外努力工作,给我读书提供条件,一直在默默付出,从来对我都是悉心关照,总是让我要保重身体,其实他们更需要保重身体,父母之恩,何日才能报尽啊。然后感谢舍友和同学们,不仅在学习上给我提供帮助,在生活上也是互相帮助,有困难一起解决,共同进步。在论文写作期间,有困难积极和同学们讨论,他们给了很多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论文。感谢同学们一路上的陪伴。最后深深地感谢在我求学旅程中,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祝福我的人们。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