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

ID:33341807

大小:665.6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4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_第1页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_第2页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_第3页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_第4页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4月Apr.,2012第4期(总289期)ChinaIndustrialEconomicsNo.4【工商管理】盈余管理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效率廖冠民12,张广婷(1.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本文主要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有公司高管晋升对业绩的敏感性。以2000—2009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晋升数据为样本,从操纵性应计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两个角度度量盈余管理,我们检验发现,盈余管理会降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对业绩的敏感性

2、,并且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或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盈余管理的这种负向影响更大。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如果政府无法识别国有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其高管晋升效率将受到损害,而股权集中度及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政府的识别能力,改进高管晋升效率。[关键词]盈余管理;高管晋升;信息不对称;股权结构;市场化程度[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2)04-0115-13一、问题提出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主

3、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为之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有(控股)公司的激励机制却长期为大众所诟病。政府往往通过行政方式任免国有公司高管人员并对其薪酬进行管制,损害了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效率。既然如此,国有公司的激励机制又为何能够支持其高速增长?对该问题的解答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公司的激励机制。除了薪酬激励这种显性激励机制,公司还存在许多隐性激励机制,高管晋升激励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所谓高管晋升激励,是指通过将业绩更佳的高管人员擢升至更高职位来激励其努力经营。LazearandRosen(1981)

4、、GibbonsandMurphy(1992)、MilgromandRoberts(1992)等理论文献证明,晋升激励作为一种替代机制弥补薪酬激励的不足,有助于激励高管人员提升公司绩效,而且当绝对业绩的度量噪音较大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大量实证文献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MengandZhou(2007)发现晋升激励与薪酬激励之间确实存在相互替代关系;Kaleetal.(2009)研究表明,晋升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Blackwelletal.(1994)、Cichelloetal.(2006)提供

5、的经验证据则表明,较好的公司绩效可以为高管人员带来更多的晋升机会。然而,已有研究至少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仅考察公司非CEO高管[收稿日期]2012-02-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薪酬管制条件下的公司高管晋升激励研究”(批准号7090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融发展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批准号08JC630086)。[作者简介]廖冠民(1981—),男,江西宁都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张广婷(1986—),女,安徽六安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

6、士研究生。115人员晋升为CEO①的内部晋升激励;二是没有进一步检验高管晋升与业绩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更进一步地,晋升激励对于我国国有公司尤为重要。我国国有公司的高管人员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不仅公司的非CEO高管人员可以晋升为CEO,公司CEO还可以晋升至其他级别更高的国有公司,甚至擢升至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国有公司的薪酬激励存在一些缺陷,但晋升激励的强度却很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薪酬激励的不足,成为公司高速增长的重要制度支持。然而,我国国有公司高管晋升的效率究竟如何?是否业绩较好的高管人员

7、具有更多的晋升机会?高管晋升的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但对其深入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国有公司的高管晋升激励并寻找提升其效率的途径。本文主要以我国国有公司CEO晋升为例,检验高管晋升与业绩的相关性是否以及如何受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推断政府在高管晋升决策中能否识别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盈余管理如何影响高管晋升的效率。我们以2000—2009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CEO晋升数据为样本,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度量盈余管理,检验发现,当公司规模较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

8、例较高、或者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盈余管理会降低国有公司高管晋升对业绩的敏感性,表明此时政府能够识别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在晋升决策中降低了会计业绩数据的相对重要性;但当公司规模较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或者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时,盈余管理对高管晋升与业绩的相关性没有显著影响,表明此时政府无法识别盈余管理,高管晋升激励机制的效率遭到了损害。这些实证结果说明,盈余管理有时会损害我国国有公司的高管晋升效率,但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予以识别,从而减小这种影响。二、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