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ID:33501054

大小:2.9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2-26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_第1页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_第2页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_第3页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_第4页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2011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2.1.3植株生长势与茎形态特征⋯⋯⋯⋯⋯⋯⋯⋯⋯⋯⋯⋯⋯⋯⋯一123.2.1.4块茎形态特征与产量分析⋯⋯⋯⋯⋯⋯⋯⋯⋯⋯⋯⋯⋯⋯⋯一133.2.2马铃薯块茎的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133.2.3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163.2.4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l63.3SSR标记研究⋯⋯⋯⋯⋯⋯⋯⋯⋯⋯⋯⋯⋯⋯⋯⋯⋯⋯⋯⋯⋯⋯⋯⋯⋯⋯⋯193.3.1基因组

2、DNA抽提⋯⋯⋯⋯⋯⋯⋯⋯⋯⋯⋯⋯⋯⋯⋯⋯⋯⋯⋯⋯⋯⋯⋯.193.3.2SSR引物筛选与分析⋯⋯⋯⋯⋯⋯⋯⋯⋯⋯⋯⋯⋯⋯⋯⋯⋯⋯⋯⋯⋯⋯193.3.3遗传评价体系建立⋯⋯⋯⋯⋯⋯.:⋯⋯⋯⋯⋯⋯⋯⋯⋯⋯⋯⋯⋯⋯⋯⋯⋯223.3.4SSR聚类分析⋯⋯⋯⋯⋯⋯⋯⋯⋯⋯⋯⋯⋯⋯⋯⋯⋯⋯⋯⋯⋯⋯⋯⋯⋯.253-3.5SSR指纹图谱分析⋯⋯⋯⋯⋯⋯⋯⋯⋯⋯⋯⋯⋯⋯⋯⋯⋯⋯⋯⋯⋯⋯⋯263.4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优异资源挖掘⋯⋯⋯⋯⋯⋯⋯⋯⋯⋯⋯⋯⋯⋯⋯⋯⋯⋯..273.4.1灰色关联度分析⋯⋯⋯⋯⋯⋯⋯⋯⋯⋯⋯⋯⋯

3、⋯⋯⋯⋯⋯⋯⋯⋯⋯⋯⋯273.4.2优异资源发掘及其亲缘关系⋯⋯⋯⋯⋯⋯⋯⋯⋯⋯⋯⋯⋯⋯⋯⋯⋯⋯⋯.284讨论与结论⋯⋯⋯⋯⋯⋯⋯⋯⋯⋯⋯⋯⋯⋯⋯⋯⋯⋯⋯⋯⋯⋯⋯⋯⋯⋯⋯⋯⋯..314.1SSR标记和形态学标记的聚类结果比较⋯⋯⋯⋯⋯⋯⋯⋯⋯⋯⋯⋯⋯⋯⋯..314.2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意义⋯⋯⋯⋯⋯⋯⋯⋯⋯⋯⋯⋯⋯⋯⋯⋯⋯⋯⋯⋯⋯314.3基于SSR标记的指纹分析⋯⋯⋯⋯⋯⋯⋯⋯⋯⋯⋯⋯⋯⋯⋯⋯⋯⋯⋯⋯⋯324.4遗传评价体系建立方法分析及其讨论⋯⋯⋯⋯⋯⋯⋯⋯⋯⋯⋯⋯⋯⋯⋯⋯⋯324.5本研究中存

4、在的问题和展望⋯⋯⋯⋯⋯⋯⋯⋯⋯⋯⋯⋯⋯⋯⋯⋯⋯⋯⋯⋯.334.5.1存在的问题⋯⋯⋯⋯⋯⋯⋯⋯⋯⋯⋯⋯⋯⋯⋯⋯⋯⋯⋯⋯⋯⋯⋯⋯⋯⋯334.5.2展望⋯⋯⋯⋯⋯⋯⋯⋯⋯⋯⋯⋯⋯⋯⋯⋯⋯⋯⋯⋯⋯⋯⋯⋯⋯⋯⋯⋯⋯⋯⋯⋯⋯⋯⋯⋯⋯⋯.33参考文献⋯⋯⋯⋯⋯⋯⋯⋯⋯⋯⋯⋯⋯⋯⋯⋯⋯⋯⋯⋯⋯⋯⋯⋯⋯⋯⋯⋯⋯⋯⋯.34致谢⋯⋯⋯⋯⋯⋯⋯⋯⋯⋯⋯⋯⋯⋯⋯⋯⋯⋯⋯⋯⋯⋯⋯⋯⋯⋯⋯⋯⋯⋯⋯⋯⋯⋯⋯⋯⋯⋯⋯⋯⋯⋯⋯⋯46附录⋯⋯⋯⋯⋯⋯⋯⋯⋯⋯⋯⋯⋯⋯⋯⋯⋯⋯⋯⋯⋯⋯⋯⋯⋯⋯⋯⋯⋯⋯⋯⋯⋯⋯⋯⋯⋯⋯⋯⋯⋯⋯⋯⋯47附录1

5、实验材料⋯⋯⋯⋯⋯⋯⋯⋯⋯⋯⋯⋯⋯⋯⋯⋯⋯⋯⋯⋯⋯⋯⋯⋯⋯⋯⋯47附录2植株的形态特征⋯⋯⋯⋯⋯⋯⋯⋯⋯⋯⋯⋯⋯⋯⋯⋯⋯⋯⋯⋯⋯⋯⋯⋯49附录3马铃薯叶的形态特征⋯⋯⋯⋯⋯⋯⋯⋯⋯⋯⋯⋯⋯⋯⋯⋯⋯⋯⋯⋯⋯⋯51附录4马铃薯花的形态特征⋯⋯⋯⋯⋯⋯⋯⋯⋯⋯⋯⋯⋯⋯⋯⋯⋯⋯⋯⋯⋯⋯53附录5马铃薯块茎的形态特征⋯⋯⋯⋯⋯⋯⋯⋯⋯⋯⋯⋯⋯⋯⋯⋯⋯⋯⋯⋯⋯55附录6.4"C冷藏30d与室温回暖15d后块茎还原糖含量与炸片色泽⋯⋯⋯⋯⋯.58附录7.还原糖含量与炸片色泽的相关分析⋯⋯⋯⋯⋯⋯⋯⋯⋯⋯⋯⋯⋯⋯⋯一

6、59附录8.94份马铃薯种质的指纹数字图⋯⋯⋯⋯⋯⋯⋯⋯⋯⋯⋯⋯⋯⋯⋯⋯⋯一59芦_-—---_---—---—-—-——___———--_——__-_--_———_簟簟rlrNrl'~ililrrli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摘要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遗传背景评价与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的前提与基础。野生种马铃薯含有大量优良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现代育种中缺乏等基因资源,建立一套合理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对其遗

7、传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马铃薯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倍性鉴定,选出87份二倍体和7份三倍体马铃薯材料,通过SSR标记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建立了一套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评价体系,并应用该体系这些种质资源的进行了遗传背景评价,发掘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主要结果如下:利用39个对形态学标记对79份马铃薯资源的形态学性状鉴定表明,所有形态学标记的变异系数分布在0.20.1.76之间,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托叶形状,最大的为芽眼色;聚类分析表明,欧氏距离从2.291到20.486,其

8、中AC038与AC012欧氏距离最大,而Huagro(3x)与SccoHuacofo2份材料最小;以欧氏距离16.415,可将这些材料分为4大类。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筛选了59对大致均匀分布于马铃薯各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并利用这些标记对所用9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其中33个标记扩增出较清晰的目标条带249个,其中247个位点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达99.2%;而每个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6.0.91,平均为0.71。采用保守性聚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