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

ID:33598881

大小:3.49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8-05-23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_第1页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_第2页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_第3页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_第4页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水渗湿药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学习要求: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2、掌握利水消肿药的茯苓、泽泻、薏苡仁,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功效及应用。3、掌握茯苓、猪苓、泽泻的功用异同点。利水渗湿药一.含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能,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亦称利水药或利尿药。本类药物味多甘淡,主归膀胱经。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水肿尿少,泄泻,痰饮,淋证,黄疸,带下,湿疹,湿温等。利水渗湿药二、分类和应用1. 利水退肿药:这类药物增加尿量作用突出,消肿效果好。主治尿

2、少水肿,亦用于痰饮,泄泻等。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等。2.利水通淋药本类药物的特点:性寒凉,善清利膀胱湿热,主治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灼热,混浊,尿血等。利水渗湿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等。3、利湿退黄药。本类药性多寒凉,入肝胆而清利肝胆湿热,以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若与温里药为伍,亦可兼治阴黄。利水渗湿药茵陈、金钱草、虎杖等。使用注意:1.阴虚津亏之尿少忌用,(大汗无尿,失血尿少者)2.梦遗滑精,尿频失禁等滑脱证忌用。3.久服伤正。利水渗湿药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或栽培。主产云南、四川等地。茯苓《本经》处方用名:茯

3、苓、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茯苓《本经》茯苓《本经》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消肿,健脾,安神。利而不猛,补而不腻张景岳《本草正》称其“补少利多”一利二补三安神茯苓《本经》主治:1、尿少水肿。茯苓利水作用平和,可通治各种尿少水肿,无论因寒因热,因实因虚,邪之在表在里;亦可用于淋证。治水肿多用茯苓皮,白茯苓,治淋证宜用赤苓。宜与其它利水药配伍,更宜与少量枝桂配伍,以通阳化气,茯苓《本经》脾虚诸证脾气虚:乏力倦怠,配人参脾虚湿胜泄泻,配扁豆,砂仁脾虚咳嗽痰多,配陈皮,半夏饮邪停留于胃的呕吐,配生姜健脾2、茯苓即可用

4、于单纯脾虚,亦可用中湿,更宜于脾虚兼湿之证。茯苓《本经》取其健脾,安神之效。多用茯神或神木,也可用茯苓,单用力弱,常配枣,柏,远志等安神药。如酸枣仁汤,归脾汤。茯苓适宜于心脾虚弱所致心悸失眠亦可用于水气凌心者3.心神不安,心悸失眠。茯苓《本经》附:其它治证:1、尿多,滑数不禁:与山药等份为末,稀米饮调服。2、上盛下虚消渴:黄连等份为末,熬天花粉调糊为丸。3、白浊,白带:配以猪苓一份,熔黄蜡四两。茯苓《本经》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虚寒滑精者忌用。茯苓《本经》总之,茯苓为利水消肿健脾代表药,用于脾虚诸湿证候,有标本兼顾之效。该药性

5、质和平,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扶正祛邪,或取其补,或取其泻,可随配伍而灵活变通。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功效各有所长,宜择证应用。茯苓《本经》歌曰:茯苓甘淡性和平,健脾渗湿小便通,宁心安神化痰饮,脾虚湿盛百病宗,苓皮通利消水肿,茯神性守益心灵,赤苓渗热利水道,淋浊肿满有奇功。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入药。生用,麦麸炒或盐水炒用。处方用名:泽泻、盐泽泻、建泽泻。泽泻《本经》泽泻《本经》泽泻《本经》泽泻《本经》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甘淡渗湿、利水消肿,性寒凉,入下焦,泄下焦湿热泽泻《本经》临床应

6、用:1、水肿泄泻痰饮配茯苓、猪苓,如五苓散。配厚朴、苍术,如胃苓汤。配白术、半夏等。利水消肿,渗湿药理:利尿,排泄尿素与氯化物。泽泻《本经》2、淋证:配木通、车前子等。遗精:常配熟地黄、丹皮。用法用量:煎服,5-10g。渗利湿热泄肾经虚热泽泻《本经》总之,泽泻有较强的利水作用,且可泄下焦湿热,既可治疗水肿、泄泻,又可治疗淋证,并且还可泄肾经虚热,治疗相火亢盛的病症。茯苓、猪苓、泽泻茯苓补泻兼备,健脾,安神猪苓功专利水,利水作用强泽泻泻而不补,泄热作用强利水消肿渗湿水肿淋证痰饮泄泻鉴别用药:薏苡仁《本经》来源:为禾木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入药

7、。生用或炒用。处方用名:薏苡仁、苡仁、薏米、生苡仁、炒苡仁。薏苡仁《本经》薏苡仁《本经》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甘淡渗湿,性凉可清热,甘能补脾土之弱,故可利水渗湿,健脾,清热。薏苡仁《本经》1、尿少水肿,脚气。尿少水肿常配茯苓、白术、黄芪等药;治疗湿邪下注脚气可配木瓜、苍术、防己等药。利水消肿,健脾治疗水肿尿少属脾虚湿盛者较适宜临床应用:薏苡仁《本经》2、脾虚泄泻、白带。脾虚泄泻常配人参、白术、茯苓等。对湿邪下注的带下症,可与车前子、山药、苍术等同用。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所治脾虚湿盛之

8、泄泻尤为适宜薏苡仁《本经》3、湿痹拘挛。本品所治疗的痹痛为湿邪阻络,经气不利,筋脉拘急孪缩疼痛,苡仁善淡渗利湿,故可治之。渗湿除痹薏苡仁《本经》苡仁既可清热渗湿,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