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

ID:52821516

大小:2.1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13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_第1页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_第2页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_第3页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_第4页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概说【含义】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功效】利尿(水)——消肿、通淋、退黄【主治】水湿病证——水肿、淋证、黄疸概说【配伍】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使用。【使用注意】利水——伤阴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1利水消肿药代表药物:茯苓Fuling薏苡仁Yiyiren猪苓Zhuling泽泻Zexie茯苓茯苓茯苓皮功效主治1.利水〔消肿〕渗湿可用各种水肿、痰饮。2.健脾脾虚诸证。3.安神肝血不足的心悸失眠。运用①特点:本品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扶正又祛邪,能补能泻

2、。②茯苓为真菌茯苓的菌核(菌核:某些菌类在休眠期,由许多菌丝体形成的球状或快状物,表面坚硬,多为黑色),多寄生在松树的松根上。③茯苓因药用部位不同,名称有别,功用不一茯苓皮、赤茯苓——利水白茯苓——健脾茯神、茯神木——安神薏苡仁功效主治1.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2.健脾〔止泻〕脾虚泄泻。3.〔祛湿〕除痹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4.清热排脓本品清肺肠之热,治疗肺痈,肠痈。运用①特点:本品药性平和,能补能泻。②用量:10~30g。③处方名:薏苡仁、薏仁米、苡仁米、苡仁、苡米猪苓猪苓泽泻鉴别用药猪苓Zhuling※泽泻Zexie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力强为利水渗湿之专药泄

3、热:清膀胱之热,又泄肾经之虚火。用治湿热淋证及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2利尿通淋药本类药物主要用于淋证。※淋证概要①含义:淋证,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即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2利尿通淋药②分类及其特点:石淋——尿中有砂石,排尿突然中断;血淋——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劳淋——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气淋——少腹胀满疼痛;热淋——小便短赤,兼有热象。代表药车前子Cheqianzi滑石Huashi木通mutong海金沙Haijinsha石韦Shiwei萆薢Bixie瞿麦qumai车前子滑石

4、鉴别用药※车前子滑石Huashi利尿通淋——淋证。1.偏治热淋。2.渗湿止泻:湿盛之水泻。3.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4清肺祛痰:肺热咳嗽痰多。1.偏治石淋。2.清热解暑: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如六一散(《伤寒标本》)。:3.收湿敛疮本品外用于湿疮,湿疹,痱子。包煎.附属药物:车前草关木通运用1.利尿通淋——热淋涩痛。2.通乳——产后乳汁不下。3.清心火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心烦尿赤等。金钱草海金沙石韦鉴别用药※金钱草海金沙石韦利尿通淋——淋证1.清热利湿退黄:湿热黄疸。2.解毒消肿:痈肿疔疮、毒蛇咬伤。长于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

5、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1.尤宜于血淋。2.清肺止咳:肺热咳喘。3.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煎服,15~60g鲜品加倍。宜包煎萆薢运用1.利湿去浊本品“治湿最长”善利湿而分清别浊,为治膏淋、白浊要药。2.祛风〔湿〕除痹风湿痹痛。尤善治着痹。瞿麦瞿麦利尿通淋,淋证。本品苦寒泄降,能清心与小肠火,导热下行,为治淋常用药。尤以热淋最为适宜。破血通经。闭经,月经不调。对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尤宜。§3利湿退黄药代表药茵陈Yinchen虎杖Huzhang茵陈茵陈运用1.〔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2.解毒疗疮——湿疮瘙痒。内服、外洗均可。※①本品虽属蒿类,经冬不死,至春则因旧苗而生新苗,

6、故名;②采集:民间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说法,说明采集时间尤为重要。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虎杖虎杖1.〔清热〕利湿退黄湿热黄疸。2.清热解毒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3.〔活血〕散瘀止痛经闭,癥瘕,跌打损伤。4.化痰止咳肺热咳嗽。5.泻热通便热结便秘。【学习要点】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及主治及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2.掌握治淋诸药的特点。热淋——车前子、木通、通草血淋——石韦石淋——滑石、金钱草膏淋——萆薢诸淋涩痛——海金沙【学习要点】3.特殊用法:包煎——车前子、海金沙4.功效比较:茯苓与苡仁、车前子与滑石5.特殊功效:通乳——

7、木通、通草6.综合比较:利水消肿药与峻下逐水药——水肿利水消肿药——力弱,利小便,一般水湿病证,常用;峻下逐水药——力峻,通大便,胸腹积水实证,不常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