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

ID:33638690

大小:3.48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27

上传者:U-22505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_第1页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_第2页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_第3页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_第4页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财务视角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外贸活动吸引了人们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并且,我国已经进入加入wT0的第六年,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融入到国际经济交流的大环境中,这在客观上为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较为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是基础管理落后,又由于国际市场上诸多外贸经营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外贸基础管理滞后于相应的风险防范要求,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新领域,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同一般含义上的企业一样,同样是追求收益、创造价值、追求利润,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而追求收益和价值增长,与风险的防范密不可分,最大收益下的最小风险是双赢的局面,因此本文取选基于企业的财务视角对外贸经营风险的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国内外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到企业外贸经营环境中。从企业财务视角出发,主要以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为着力点对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加以分析;通过运用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应用各种金融工具减少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构建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的整体防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实践,更加注重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了本文的实用性。笔者认为,通过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对外贸活动予以全程防范,如对外贸客户的信用加以评估、规避结算之前因汇率波动而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经营过程中对利率风险进行防范等,能够将企业的外贸经营风险降低在最低限度,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最大收益与最低风险中找到平衡点。关键词对外贸易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风险防范 摘要AbstractAsthefastdeVelopment0fChineseIntemational’I.rade,itismOre锄dmOreimportantintheGDP,锄dpaidmoreattention.ChinahasbeenintheW110forsiXyeafs.Chineseeconomicdevelopmenth弱increasin酉yinte伊atedintotheintematiOnaleconOmicenvironment.ItsuppliesChineseente叩risesinintematiOnaltradeactiVities0fabroaderstage.Meanwhile,theente叩risesmusttofacet0themoreseVerechallenges,especiallytheriskmanagementcapabilityinahjgllerdemanded.IIltheprocessoftrade,themoreseVere舳durgentproblemofChineseenterpfisesiscOnnictbe觚eentheexistenceOfriskandthebackwardin行astmcturemanagement.SOtheriskcontrolintheintemationaltradehasbecomeanewfieldoftheoreticalreseaI℃h,andshOuldbepaidmoreattentiOn.Therefore,thispaperbasesonthetheoriesofriskmanagementinlandandoVerseas,alldappliesthemtothepracticeofintemationaltrade.Riskintheintemationaltradeisdividedint0creditrisk,foreignexchangeriskandinterestrateriskbasedonthefinancialperspectiVe.ThenitconstructstheoVefalriskpreVentiOnsystemofOurente印riseintheintemationaltrade,bybuildingcreditfiskmanagementsystem,usingcreditcvaluationmodel,aIldapplyingVariousfinaIlcia“oolstocontroltheexchangeraterisk觚dinterestraterisk.Atlast,itpfoposeshowtheente印risescontroltheriskinthetradebyspecif:icmeasures.Thecreationofthisp印eristhatitnotonlyanalysistherelevanttheories,butalsoitfocuses0nthepracticebyusingthetheoriestoanalysisthecaseinpfactice.Inthewriter’sview,t0sameextent,theriskintheprocessOfintemationaltradecanbecontrOlbythemethodandconclusiOnanalyzedinthepapeLKIeywordsIntemati彻alTrade,CreditRisk,Forei印ExchangeRisk,IllterestRateRisk.RiskPrevention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川年6月1日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东华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不保密口。 东华大学旭f=l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学位论文1.1课题背景第1章绪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外贸活动吸引了人们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并且,我国已经进入加入WTO的第六年,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融入到国际经济交流的大环境中,这在客观上为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从1978年至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68.9倍和76.2倍,年均增长17%和17.5%,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截至2006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04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3.9%,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贸易国。这些数据都能够清楚地表明,对外贸易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许多日益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在多变的国际市场条件下,随着我国进出口业务贸易额的日渐扩大,对外贸易业务种类的增加,在客观上我国外贸活动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更加严重,由此而造成损失的案例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因此在理论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外贸风险防范的研究。加快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大力推进外贸发展,无疑是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途径。因此,研究对外贸易领域内企业的风险问题,增强我国企业在外贸经营活动中防范风险的能力,对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强国战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同一般含义上的企业一样,同样是追求收益、创造价值、追求利润,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而追求收益和价值增长,与风险的防范密不可分,最大收益下的最小风险是双赢的局面,因此从企业财务视角对外贸经营风险的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正符合当今企业发展最终目标的实现。1.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中所涉及的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是一个理论与 东华大学旭|J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实用并重的课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与研究方法,贯彻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等基本原则。本文首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我国目前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此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也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基于财务视角针对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的风险加以防范的课题方向。接下来,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为下文有针对性的从财务视角对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了依据。在本文的第三部分,分别分析了我国企业外贸经营活动中基于财务视角的风险类型(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及其特征,包括对企业外贸经营的影响、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核心部分,即第四部分对有关风险防范模型加以构建。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对信用风险体系构建、客户评估模型的应用对信用风险实施有效防范;介绍了汇率风险预测方法及科学管理工具,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并通过构建我国企业外债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利用利率对冲等手段对利率风险加以防范;并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研究置于企业操作实践中,增强了本文的实际应用性。在前文的基础上,本文的最后提出了有效防范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的具体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设计的研究方法包括:(一)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对我国企业对外贸易风险的各组成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例如在信用风险防范时必须对客户的各种财务数据、企业素质以及外部静态因素等历史数据和资料进行静态分析,同时在履约过程中对诸多可变因素的分析,例如汇率、利率波动等,构成了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防范的基础,这即是动态分析。(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财务指标、金融市场数据、企业家素质、企业素质等,这些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却难以量化,因此在研究中必须运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从而加以全面评价,据此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三)各种学科理论相结合7由于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风险防范是一门应用性的交叉学科,对其的研究必然涉及到贸易、财务、管理、金融、法律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及方法应用。有机地将各门学科相关内容结合,有助于形成从财务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对外贸 东华人学旭F1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易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四)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外贸风险防范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较国内先进,但其应用还必须与特定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因此,在国外获得成功的体系不一定可以在中国生根发芽,所以必须针对中国国情和现状从某一个角度(本文选取从企业财务视角)加以深入的研究分析,寻找契合点。 东华大学旭L】r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风险管理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的界定2.1.1基于财务视角的有关风险的界定西方学者对风险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日本学者鬼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即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我国台湾学者宋哲明把风险定义为“主观说”和“客观说"两大类【lJ。他认为,“主观说"的特点是强调“损失”和“不确定性”这两个词。所谓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每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认识上或估计上的差别。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不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以及发生结果的程度不确定。“主观说"是基于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来定义风险的。而“客观说”则把风险视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因而可用客观尺度来衡量。实际上,“客观说”和“主观说"都只是将风险与损失向联系,而没有将风险与有利的一面向联系,因此在本质上都属于狭义的风险定义。而从财务的观点来看,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价值的创造,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该企业能否创造价值。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目前就西方公司企业来说,较普遍认同的目标有以下三种: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12J,其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企业财务角度上的追求收益和创造价值的内涵。因此,从一个企业的财务视角上来看待风险问题,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每一个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和内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要谋求收益,就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往往追求的收益越大,可能遇到的JxL险也就越大。企业在进行各项决策时,必须考虑收益与风险之问的关系,在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尽可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从企业的财务视角来分析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是与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相一致的。 东华大学旭F1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2.1.2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企业风险管理,被西方风险理论定义为一种全面的管理职能,用以评价和处理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影响及原因,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对企业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主动积极的管理,从而使企业以最有效率、最富有成效的方式,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具体而言,是指在企业的整个管理活动中,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应机构和人员,并借助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和防范措施,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和处理,以防范企业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在企业风险事件发生后,把风险事件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保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同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营运管理共同构成企业现代经济组织的三个核心管理职能【3。。美国管理学者威廉斯及史密斯在其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五要素【41。并认为,尽管不同企业其风险管理操作可能存在较大差别,但都存在着相同要素,它们是:①企业风险任务的确定;②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评价;③企业风险防范;④企业风险融资;⑤企业风险管理反馈。著名的风险管理顾问H.nexⅪomaIl和Yacoi.YHaimes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15】。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连续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该观点是将系统论、防范论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运用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国外对企业风险管理程序的研究来看,一般把企业风险管理程序划分为三个阶段:企业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预测、评价等多个步骤;企业风险防范,包括采用多种风险防范技术和风险决策;企业风险处理,包括风险管理措施及效果的评价及反馈等。【6l 东华人学旭F1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2.2风险防范理论2.2.1企业风险的特征企业风险总的来说呈现出以下特征:(一)客观性即企业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危机成本、费用和损害的产生。实践经验表明,尽管企业风险的发生,其范围、程度、频率、时间、强度等都可以表现出不同形态,但它总是以独特的方式表现着自身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出现的事件。(二)不规则性企业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风险是否发生,在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程度等完全是一种偶然的杂乱无章的组合和不确定的结果。企业风险的不规则性是由风险生成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决定的,人们在现有知识和能力条件下尚不能完全了解和全面掌握。(三)相对性相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风险的可预测性。尽管风险具有不规则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风险的产生、发展是可以逐步被认识和掌握的。企业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程度进行预测,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企业风险的可变性。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的。风险的变化,有量的减少,也有质的改变,旧风险可能消亡,新风险可能产生。(四)双重性企业风险的双重性是指风险既有损失的一面,又有风险价值的一面。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风险的实质。既要看到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风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准备把握时机,进行科学决策,获取风险报酬,促使企业快速成长。(五)全面性即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关系上。合同签订、资会运用、选择结算货币等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会产生风险。 东华大学旭rj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2.2.2企业风险主要防范方法对企业风险的防范,从理论上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风险监控指标的建立与定期核查企业风险的防范指标是多方位和全系统的,应该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风险指标的监控。(二)风险监管机构的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监管机构是企业能否有效实施风险防范的组织保障。企业的治理机制、下属各个部门和职能单位应明确其所承担的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职责。(三)风险监管岗位的设置在建立企业风险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风险监管岗位。企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企业的风险可能是任何一个部门的原因产生的,如生产部门的质量下降、采购部门的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财务部门的资金失控等等,都可能使得企业直面风险的困境。因此,企业应该在重要的管理职能部门设置专人和专门的岗位来负责对风险的监控。(四)建立定期报告和主要负责人批复制度没有专人负责和定期报告制度,会导致企业风险监控工作的流于形式而丧失其实际意义。没有完备的定期报告制度,就不会使风险机制行之有效;而只有报告却没有批复和整改意见,就不能及时处理风险问题,使得企业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的是对企业风险识别和计量的重要方面。企业应该根据理论和企业实际,积累经验数据,开发企业自身的风险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五)制定重大危机事项应变决策程序上述企业风险日常监控程序,必须是经常性和制度性的,人和人都不能随意改变其基本监控程序。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风险危机事项,应该事先就规划好调整措施。一2.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通过对企业风险、企业风险管理等有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企业风险防范相关理论的介绍,对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加以阐述,并挖掘 东华大学旭F1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卜学位论文了从企业财务角度看待风险问题的内在联系,其与企业总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为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风险防范提供了理论基础。 东华大学旭L1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第3章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风险的类型及特征对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来说,它除了具有一般企业共同的风险特征外,还具有其行业的特点,就是企业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难度更大。企业外贸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譬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合同风险等。由于外贸活动中企业涉外经营的特点,在上述风险中,关系到国外客户的信用风险、与国际结算相关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涵盖的范围最大,对企业外贸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有效的创造价值,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关键,因此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在本文中,将主要从这三大风险入手,作为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基点。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这三大风险的类型及各自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里提出一点,因为在企业的外贸经营活动中,其国家风险是指在跨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债务人所在国的某些国家行为而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得债务人拒绝或无法偿付国外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债务,从而给国外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口1。比较信用风险的定义“授信客户在到期日因丧失清偿力不能偿付,或推迟偿付以获取比约定时间更长的信用的可能性",我们发现国家风险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是包含在信用风险之下的,是由于国家行为引发的信用风险,所以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将国家风险置于信用风险之中考虑。3.1信用风险3.1.1信用风险的涵义信用风险(CreditRisk)指的是授信客户在到期日因丧失清偿力不能偿付,或推迟偿付以获取比约定时间更长的信用的可能性。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曲1。信用的形式很多,最主要的信用形式包括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形式出现的商业信用,也包括以货币资金的借贷形式出现的银行信用,同时还包括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无论是哪一种信用,最基本的特征是到期履约,还本付息。然而,如果授信客户经营不善或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一lj学位论文有意欺诈,到期不能履约,授信人就将遭受相应的损失阳3。3.1.2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一)我国企业的海外逾期账款规模分析中国企业逾期未收回的海外应收账款究竟有多少,截至目前为止并无一个权威的官方统计数据公布。外界提到的数据有高有低,而且都是估算。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我国外贸企业坏账率的统计或估计却大体一致,约为5%。根据这一比率,按照2005年FOB价格7619.54亿美元的出口额推算,中国企业因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高达381亿美元。而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曾提供一个估算的数据:目前我国企业累计海外应收账款总额约为1000亿美元,而且每年净增150亿美元n引。我国多数外贸企业陷于能力不足或对专业性的资信调查了解不够,常在交易前忽略了对在国外的买方进行适当的信用调查和信用风险评估。交易达成后亦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及随时注意买方信用状况的变化,而经常暴露在极高的贸易信用风险之下。四川长虹因在美国遭受代理商APEX的巨额欠款而造成2004年度巨亏便是其中一例。(二)我国企业的海外逾期账款起因结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1)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2)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0%;(3)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4)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5)其他性质占2.5%(见图2一1)n11。这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性欺诈引起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采牛大≠旭U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1学位论文口有意欺诈■产品争议口我方交易失当、管理失误口台底交易●其他性质图二1我国企业逾期账敖起因结构分析Flgure2一lAⅡalyslsofCausesStructureofChlnese0verdueAccounts(三)我国企业的海外逾期账款期限结构分析除规模总量之外,企业信用风险亦与其应收账款的期限结构密切相关,1996年美国商业法律协会关于商账追收成功率随时问递减的调查显示,随着应收账款逾期拖欠的时间越长,企业的资金压力和利息损失就会越大,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见图22)。而我国企业的海外逾期账款的期限结构显示(见图2—3),海外逾期账款拖欠半年以内的仅占35%,而拖欠1年以上的高达40%,这将导致企业面临非常严重的信用风险“⋯。 :%口m8%7m56%I。恤l—T。0l2Pn5I.,。』JIIlH^1996年美国商业法律协会关于商账追收成功率的调责F。gu仲2-2S㈣R“eofPay㈣tCo¨edionO%25%嘲20我国企业海外逾期账款的期限结构分析H斟”2-3^nalyslsofTermS1rucLureofChlnese0VerdueAc⋯nts资料米源:h年Ⅳww咖m叫Ⅱ恤一佃i咖蚍∞5∞290508htm(四)我国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区域结构分析企业对外贸易信用风险与其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社会状况紧密丰u连,只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根据中国出rj信用保险公司的《国家风"尝。~篱冀叭饕脚 东华大学旭同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1:学位论文险分析报告(2005)》,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国家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属于前4级)的国家和地区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等,约占中国信保国家风险分析评估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总数的25%;国家风险水平最高的第9级国家和地区仅占5%左右,如刚果和津巴布韦等少数非洲国家;而国家风险水平较高或显著(属于5—8级)的国家或地区则占近70%,它们之中以地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由此可见,新兴市场则是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国家风险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产业结构、历史传统沿袭等多种原因,我国大部分贸易伙伴与投资目标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伊朗、苏丹、印尼和缅甸与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非常密切——“新兴市场是国家风险高发区”、“中国处于高风险国家包围圈中”。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状况多样,成因复杂,对我国与其双边经济合作的安全性(自然包括外贸信用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现实及深远影响。(五)中西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比较我们再作一个关于中西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外贸企业和欧美企业在信用风险水平和管理效果方面相差甚远(见表2—1)。虽然我国外贸企业信用证结算比率是欧美企业的5—6倍,但坏账率却是他们的10—20倍,而追账成功率仅仅是他们的1/3—1/4。表2一l我国与欧美企业信用风险水平与管理效果分析Table2—1AnalysisoftheCreditRiskManagementEffectofEnterprisebetweenChinaand0ccident比较项目中国外贸企业欧美企业比较倍数信用证结算方式比率80%一90%10%一20%5—6倍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天)90—120373—4倍追账成功率18.9%≥60%l/3一l/4坏账率≥5%0.25%一0.5%10一20倍管理、财务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14%2%一3%5—7倍资料来源:张茂荣.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11)3.1.3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客户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不仅指导思想落后,其有效的操作技 东华大学旭F1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术和规范也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更为有趣的是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更多的只是充当企业形象的标志,而实际操作中并不以其为依据。现实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四种:(一)追求贸易量,忽视客户信用管理我国外贸企业一度以贸易量、创汇额为追求目标,而不用正经营现金流等财务指标来考核自己的工作,导致盲目追求出口额或者销售额的增加,而忽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这些企业采用的支付方式以放账、托收、信用证并举,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并不根据信用状况分析,而是迁就客户的要求。作为信用管理一部分的应收账款管理也显得很薄弱。(二)忽视老客户的信用管理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尚处于无序阶段,常常凭感觉或感情做生意。对新客户或许还会查查其信用状况如何,而对老客户却是完全放心。然而国际贸易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客户情况的变化,以往合作过的客户其资信状况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仅凭过去的经验而无动态更新的信用管理体系使外贸企业吃亏不少。(三)仅以企业规模判断企业信用相当数量的外贸企业认为大公司的规模庞大,经济实力雄厚,便盲目授予对方巨额信用或对应收账款缺乏应有的监控。其实大公司的资信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大公司也有可能因为本身的财务问题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且大公司也不见得付款习惯都是良好的,至于大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孙公司资信差距可能会更大。(四)一些外贸企业过分害怕风险,而只接受信用证交易这些企业在吃了许多坏账的亏以后,变得格外谨慎,在出口交易中只接受银行信用的信用证,结果白白错失了许多商机,但是坏账依然存在。当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80%一90%是以商业信用方式达成的,如果我国外贸企业希望进入发达国际市场,却要选择对方不愿意接受的交易方式,这必然影响贸易的开展。3.1.4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信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那些缺陷需要弥补和完善昵?也就是说上述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是什么昵?(一)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东乍大学旭F1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I:学位论文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二)企业内部权责不明确,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在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和制约机制,容易造成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同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方面,内部存在着三种有明显缺陷的管理模式,使信用管理陷入误区u期:第一种管理模式,应收账款的“滞后管理"(如图2—4)。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交易过程中,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行其是,没有人真正对应收账款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形成了巨大的真空。订单、发货风险I外贸销售部JJ.1一,‘==意账、结算流动资金紧张图2—4管理误区之——应收账款责任不清Figure2—4ConfusionIintheRiskManagement——UnclearResponsibilityforAccountsReceivable第二种管理模式,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责任(如图2—2)。这种模式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但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管理风险。应收账款非但没有得到防范,反而在高报酬的销售激励机制带动下,外贸销售人员拥有更大的销售自主权,形成更为严重的拖欠。 东华大学旭同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I:学位论文订单、发货销售额下降财务经理<=销售经理销售部门忽视财务部门的意见图2—5管理误区之二——销售部门负责收账Figure2—5ConfusionIIintheRiskManagement——ResponsibilityofSalesDepartmentforWithdrawingtheAccountsReceivable第三种管理模式,由财务部门防范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如图2—3)。虽然从管理目标上看,财务部门的确更加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利润,然而在实践上财务部门却难以起到期望的作用,甚至造成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激烈冲突,要么影响正常的销售工作,要么对应收账款失去防范,拖欠仍会大量发生。实践证明,仅靠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的防范信用风险,这是因为财务部门并不了解海外客户的背景和交易状况,无法对信用风险做出准确地判断,也无力承担收账工作。同时一般财会人员日常工作以会计核算为主,在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上同样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东华人学旭口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以市场为主,要求大量赊销销售额下降销售经理<了财务经理财务部门不重视销售部门的意见资金管理为要求现款资金不足图2—6管理误区之三——将责任交给财务部门Figure2—6ConfusionⅢintheRiskManagement——ResponsibilityofFinancialDepartmentfOrWithdrawingtheAccountsReceivable(三)管理重点的严重滞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外贸易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在“追账"上面,有些企业的外贸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有些企业甚至专门成立了追账机构,但收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证明,企业如果忽视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的管理,而将应收账款的管理放在“事后’’,不仅不能使应收账款得到合理的防范,而且还可能花费数倍于正常管理的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四)业务知识贫乏,信用管理方法落后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业务参与主体的复杂性,跨越国界的信息不完全以及信息不对称,其风险比单纯的国内贸易更加严重。就更要求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其业务人员有更加敏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但目前我国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贫乏,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防范,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趁之际。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乏专业化的方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活动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包 东华大学旭FI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学位论文含了不仅是信用管理技术、手段,还有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所以,要构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信用管理是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3.2汇率风险3.2.1汇率风险的涵义汇率风险(ExchangeRisk),又称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使某一经济主体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和债务的价值发生变动,从而使该经济主体蒙受经济损失或丧失期待利益的可能性Ⅱ41。汇率风险产生于经济主体的跨货币交易行为,即以外币进行交易,但却以本币核算效益的行为。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的全部活动,即在它的活动过程、结果、预期经营收益中,都存在着汇率风险。一个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在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各种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应付账款、外币资本的贷出或借入等,这些外币款项均需与本币进行结算,以考核其经营成果,因为本币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共同货币指标。通常情况下,从交易达成到应收账款的实际收进、应付账款的实际付出,以及借贷本息的实际偿付均有一个期限。在确定的时间内,外币与本币的兑换比率(即汇率)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产生汇率风险。一般而言,一笔应收外币账款或应付外币账款的期限结构对外汇风险的大小具有正向影响,即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越大,外汇风险相对越大,反之,外汇风险相对较小。3.2.2汇率风险的类型及其影晌在了解了外汇风险的产生及涵义之后,有必要区分一下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的不同类型。根据汇率波动作用于企业的途径来看,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n51。(一)经营风险(OperatingExposure)1、经营风险的涵义经营风险,又称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罩的经营风险特指由于汇率发生变动时所引发出来的,与本论文课题中经营JxL险涵盖的范围不同,后者是指企业在整个外贸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在这里对于经营风险的界定,后者的范围 东华人学旭Ll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是涵盖前者的。汇率发生变化之后,一个企业将面临原材料、劳动力、管理费等价格的相应变化,生产成本也就随之而有所变化,因此,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将不同,从而影响到顾客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量,最终导致该企业的营业额发生变化。如果用营业额来这算一个公司的价值,我们也可以说,在汇率变化之后,企业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经营风险定义中的汇率变动仅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而不包括意料之内的汇率变动。经营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化对企业产品的未来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这种风险能否避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预测能力,也即是说经营风险主观性较强。2、通货膨胀和外汇经营风险假设在一个国际经济环境中,“同一价格定律”(LawofOnePrice)成立:在这种情况下,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必然等于有关国家通货膨胀率的差额。这样购买力平价成立,并且没有相对价格的变化,一个企业就不会产生外汇经营风险。人们对汇率所做的许多研究表明: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一关系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较短期内汇率变动的情况进行考察,人们发现两种货币的汇率往往背离它们的购买力平价,同一价格定律不能成立。~般而言,如果本国货币的实际价值下降,本国出口商品和受进口竞争的国内商品会更具竞争力。相反,本币升值会打击本国出口商以及与进口商竞争的生产商。对企业而言,不同的汇率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经营结果,这就是企业面临的外汇经营风险。3、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①根据业务类型划分销售额是销售单价和销售量的乘积,而销售单价的确定既要考虑国际竞争能力,不能定得太高而失去国际市场,又要考虑纯利润,不能定得过低而使利润率偏低,如果一国货币发生贬值,对于在该国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或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来说,它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地销售额。当地货币的贬值会减少商品市场上来自国外的进口竞争; 东华大学旭U_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出口销售额。根据国际市场上来自其他出口商竞争的程度,以外币表示的国际价格将不变或者下降;第三,当地投入成本。已贬值了的货币计算的成本会提高,提高的程度不超过货币贬值的程度,当地投入所含进口成分愈大,当地投入的资源愈紧缺,成本提高的程度就会愈大;第四,进口投入成本。在当地货币发生贬值的情况下,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可能固定不变或有所下降,下降的程度取决于国内生产进口替代的能力和原材料零部件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即需求的价格弹性。根据以上两点,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的企业就应该考虑不同货币真实汇率变动的情况,将生产转移到货币贬值的国家去。第五,由固定资产折旧引起的税收上的好处。对于一个在国外有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来说,投资所在国货币的贬值,会引起由于折旧对税收冲减使企业得到的税收好处的价值降低,而影响到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计算的现金流量减少。第六,由货币贬值引起的对营运资金的追加。由此而产生以现金流量净现值衡量的企业价值下降,那么这就是企业外汇经营风险带来的一种损失。②根据货币资金流动方向划分企业的目标是通过组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产生一个正的净额现金流量。第一,当地货币升值的经营风险。A、当地货币流入。首先,由于当地货币升值,当地商品的竞争能力相对于进口商品下降。从而倒是企业在当地的销售额减少;其次,企业以当地货币计价的出口也会因当地货币升值而减少;再次,所有从国外投资中获得的利息或红利由于当地货币升值,兑换的当地货币均会减少。B、当地货币流出。当地货币升值时,以当地货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不会直接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然而,以外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会因当地货币的升值而下降,任何以外币计值的融资利息支出也会因当地货币升值而减少。总之,企业所在国当地货币升值导致现金流入和流出都发生减少。第二,当地货币贬值的经营风险。A、当地货币流入。企业当地销售、出口及国外获得的投资利息或红利以当地货币计的现金流入增加。B、当地货币流出。以外币计价的原材料进口与国外借款时利息支出以当地货币计现会流出增加。总之,企业所在国的当地货币贬值,导致现金流入和流出均增加。(二)交易风险 东华大学旭口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1、交易风险的涵义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企业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导致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它是一种流量风险,是由于交易合同中的计价货币与本币不一致所带来的,这种风险从签订合同开始一直要持续到结算为止,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损益。2、交易风险的类别交易风险可以分为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和意外风险三类。①买卖风险买卖风险又称金融性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于进行外汇的买卖而产生的汇率风险,是以一度买进或卖出外汇,将来又必须卖出或买进外汇为前提而存在的。例如,一家外贸企业借款100万美元,用于购买进口设备,期限一年。借款时100美元=827.20元人民币,一年后还款时100美元=828.20元人民币,如果不考虑借款成本,该企业损失1万元人民币。这种风险就是外汇买卖风险它主要存在予以外币借贷款或伴随外币借贷而进行的外汇买卖之中。②交易结算风险交易结算风险随以外币计价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而产生,这类风险主要有进出口商承担。③意外风险意外风险是交易风险的延伸。它是指已知的、潜在的、但尚未实现的外汇交易风险。例如,企业投标。3、交易风险的生命周期最典型的交易风险莫过于企业拥有以外币表示的应收款或应付款。交易风险一直到卖方受到货款时才结束。(三)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又称转换风险(TranslationExposure)、折算风险、账面风险等,是指企业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呈现账面损失的可能。它是一种存量风险,当公司将其以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折成以本国货币表示的有关项目时,汇率的变动就有可能给公司造成账面收益或损失。尽管这种收益或损益不是真实的,而是账面上的,但却会影响到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丌营业报告书的结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营风险比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都更为重要,因为其影响是长期性的,而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的影响是一次性的。汇率风险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获利或损失,但一个稳健的企业家不 东华人学旭U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是想从汇率波动中获得好处,而是尽量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因为风险损失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企业应对上述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范和管理,使风险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3.2.3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及对企业外贸经营提出的要求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外汇管理体制,要了解中国的企业如何进行外汇风险管理,首先要了解中国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这是中国企业经营外汇业务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制度为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计划内部双轨制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两个阶段。(一)计划内部的双轨制(1979年——1993年)1979年起我国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为促进外贸的发展,实现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一种是使用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率(即官方汇率),实际是按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另一种使用于外汇收支结算的贸易内部结算价,实际上按全国平均换汇成本加上一定利润算出的。因此,本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实行的是计划内部的双轨制。内部结算价旨在纠正人民币汇率被高估的问题,发挥了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刺激贸易出口的作用,是当时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机制反映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向的一种进步。(二)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1985年——1993年)在人民币实行双轨制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在进行。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恢复单一汇率,人民币汇率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6年,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这种管理浮动的汇率归属于较高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一时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主要按供求决定,但整个市场处于国家管理之中,必要时国家可采取行政手段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三)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至今)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实现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并轨后的汇率向市场汇率靠拢,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如下n引:①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的汇率制度为人民币将来成为可兑换货币打下了基础。②实行银行结汇制、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改革以后,实行了外汇收入结汇制和银行售汇制,简化了用汇手续,便于企业核算,有利于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③建立银行问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199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中国自12月1日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亚洲金融危机后,鉴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成为了实际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汇率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不再以盯住美元为主,而是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证明了这种汇率安排是合理有效的。至此,人民币汇率明确了进一步走向市场化,使十几年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汇率水平主要依据外汇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在外汇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了基础作用,忽视汇率机制这一变化的影响,会使各类企业处于被动地位。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二)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外贸企业提出的要求汇率制度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将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经常浮动,进出口的成本也将随此变化。为了保证进出口业务不受经常波动的汇率的过大影响,外贸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经营方式和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运用现代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手段,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保证进出口业务获得应有的效益。在新的汇率体制下,汇率风险将伴随外贸企业的每一项进出口经营活动。企业应该加倍注意外贸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外贸企业要学会准确判断和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采取妥善应变措施,尽量避免大的损失;同时,人民币兑外汇的期货业务开展以后,外贸企业大宗交易都可以采取人民币套期保值的措施防范汇率风险。3.3利率风险3.3.1利率风险的涵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变动,导致经济主体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杠杆。由于受到中央银行的管理行为、货币政策、投资者预期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率是经常发生变动的n引。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3.3.2利率风险对企业外贸经营的影响利率风险对企业外贸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引:(一)利率变动对国内的贸易项目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反之,则会使进口扩大,出口缩减。(二)利率变动影响汇率,从而产生汇率风险。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如上述利率提高,使得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如果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三)贸易信贷的存在使企业因利率变动而发生现金流的变化。贸易信贷资产包括我国出口商的出口应收款,以及我国进口商的预付款;贸易信贷负债包括我国进口商的进口应付款,以及我国出口商的预收款。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融资逐年增长。2005年木我国贸易信贷负债余额为908亿美元,2006年一季度增加38亿美元,达946亿美元(见表2—2),200卜2005年年均增速达20.1%,高于外债余额年均增速11个百分点,占外债总余额的比例逐年增长,2006年一季度占比近三成。 东华人学旭Ll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表2—22001年一2006.03贸易信贷负债对比表(单位:10亿美元)Table2—2TheComparisonTableofForeign10an1iabilitiesDuring200land2006.03(TheUnit:10Million)20012002200320042005122006.03外债余额184.80186.33208.76247.49281.01287.90贸易余额36.341.351.765.490.894.6信贷占外债余额(%)19.6422.1624.7726.4332.3132.86资科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债数据发布新闻通稿整理近年来我国贸易信贷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贸易信贷存量大幅增长,贸易信贷资产由2001年末的33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900亿美元,负债由363亿美元增长到908亿美元。二是贸易信贷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近年来这一比例基本稳定在12%至14%之间,表明我国贸易信贷总体增速与海关进出口增速相匹配。三是贸易信贷以短期为主,短期贸易信贷资产和负债占比基本稳定在95%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经营企业必然要面对利率变化带来的现金流量(净利息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对于某个时期内利率被重新调整的借款来说,将面临着到期日利率上升、利息支出上升的风险;对于某个时期内利率被重新调整的资产来说,将面临着到期日利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比如企业按浮动利率支付利息的借入款项,将面临着市场利率可能高于原先预期的利率水平从而使实际成本增加的风险。3.3.3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在外贸经营利率风险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93:(一)对汇率风险相对重视,对债务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债务利率潜藏的风险重视不够,没有把债务的利率风险管理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外债进行主动管理的意识不强。(二)对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化不够敏锐,遇到利率波动束手无策;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不能灵活应用金融衍生工具,措施单一。(三)国家鼓励企业进行外债风险管理的政策力度不够,企业自身进行外债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商业贷款指标、购汇等限制,存在一定困难。(四)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会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才,企业财务 东华大学旭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f:学位论文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五)对规避外债利率风险操作的效果缺少公正、客观的评价。3.4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中的各类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见图2.7)。分析了这三类风险的含义、对企业外贸经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坏账:未能清偿到期契约性债务;延迟支付汇率不利变动导致收入减少或成本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力利率发生不利变动引起的收入减少、成本增加和投资价值下降等图2.7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风险的分类Figure2—7FinancialRiskCl於sificationiIlProcessofIntemational7I'rade这些种类的风险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一个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的汇率稳定(汇率风险)只有在高利率情况下才能实现(利率风险),而这将增加企业坏账产生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同时在本章中说明了在外贸活动中合理防范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下章构建防范相关风险防范模型提供了依据。 东华大学旭L]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第4章相关风险的防范模型构建4.1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4.1.1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应用一套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企业信用管理技术作为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持,这套技术包括:客户信息管理技术、客户信用分析技术和应收账款管理技术【251。在信用管理的业务手段上,目前我国企业与国外管理先进的企业相比还相当落后,掌握信用管理技术的人才也相当欠缺。因此,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但要注重信用管理技术的开发,更要注重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育。(一)客户信息管理技术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的调查和搜集以及客户信息的处理两方面的内容。1、客户信息的搜查和搜集企业获取客户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根据对外贸易实践,可以将客户信息来源基本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客户内部信息资料的搜集。有关客户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来自客户自身。外贸销售部是企业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部门,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外贸销售部业务员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记录表格,逐项落实所需信息。②企业与同行进行信息交换和沟通。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加强与同行业相关部门的交流,从对方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大大节约信用管理成本。⑨国内的公共贸易和商务机构。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国际贸易协会、各省市进出口商会和产业协会、各国驻华使馆的经参处等,这些单位大多备有工商名录、会员名录等,从这些名录中可以查询到外贸客户的部分资讯资料。例如: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外贸易司主办的中国国际商业数据网有相应数据库对国外进口商信息的公布,并且不定期对国外进口商的诈骗、恶意拖欠货款等不良行为进行披露。④银行和保险机构或客户所在国的各类公共机构。⑤委托专业咨询调查机构。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具备一定的资信调查和评估 东华大学旭口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水平的专业机构,如:邓百氏(上海)国际信息公司、东方国际保理中心、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可以在对外贸易中向企业提供客户资信报告服务。2、客户信息的处理客户信息调查搜集完成后,就需要对虽然是定向搜集但却散乱无序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比较、计算、分析、判断、编撰等加工处理,并录入外贸客户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应符合国际规范,这样可以使用国际通用信用管理软件进行客户信用分析评级。客户的情况是经常变化的,所以客户信用的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其目的是随着客户的财务、经营、人事变动情况,定期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二)客户信用分析技术信用分析对于每一个企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用分析的目标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当应收账款到期时,对赊销客户偿还应收账款的能力和意愿的预测。在我国,对企业进行标准化的评估,还仅限于金融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而且行政性因素过高。对于企业的对外贸易来说,如何在出口活动中对客户进行全面、准确的信用分析却缺少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我国外贸企业的现实状况和能力,可以采取特征分析技术和营运资产分析模型作为客户信用分析的核心技术,实施信用评估和信用限额计算126。。(三)应收账款管理技术长期以来,在我国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往往只注重一般的记账式管理,财务部门只起到出纳的作用,而在应收账款的同常管理方面,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方法。这是近年来造成企业对外贸易中大量账款被拖欠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应收账款有一套成熟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自行的账龄分析技术和委托专门服务机构进行的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技术。①账龄分析技术所谓账龄分析,就是将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加以分类,统计各时间段内支付的或拖欠的应收账款情况,从而监督每个客户的应收账款支付进度,对不同时间段内的逾期账款采取不同的对策,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12刀。随着应收账款逾期拖欠的时问越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外贸企业必须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以便及早采取对策加速账款的回收。②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技术 东华大学旭口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是指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时,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在应收账款到期同以前及产生拖欠的早期,由服务机构帮助出口方进行跟踪管理、监督,从而确保进口方正常支付货款。据美国商法联盟统计,采用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后,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高达98%。实践表明,在大量的国际拖欠案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于贸易过程中,在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装运期以及结算上的纠纷所产生的,而这些纠纷往往是因为跨国界的买卖双方没能及时地进行沟通造成的,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合作的而非敌对的态度沟通进出口方的联系,及时解决可能产生的纠纷,同时又及时了解到客户的反应、要求和意愿,做出相应的决策,为要求客户按时付款扫清障碍。国外客户进口商在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和资金短缺情况,因此很多进口商拖延付款,也往往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经营上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众多的债权人,进口商总是选择那些对应收账款管理严格的债权人优先付款,采用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促使进口商在压力下及时付款。由于应收账款跟踪管理采用与债务人同一国度或地区代理人监督管理方式,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一些债务人的恶意拖欠企图。如一些皮包公司或经营不良的公司寻找各种不实的理由拒绝付款,甚至变换办公地点、电话,更换公司负责人等。面对这些情况,国内的外贸企业往往鞭长莫及,但跨国的应收账款服务代理机构在当地通过侦查可以较容易发现债务人的欺诈行为,并借助当地法律、惯例以及催讨力量遏制债务人的不良行为,及早催回货款。我国有些大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自己组织对逾期账款进行催收,成立专门部门常年专门从事追账工作,但是在海外逾期账款面前,由于在地区、语言、法律、贸易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企业显得心有力而力不足。纵观国际经验,在发达国家,无论企业大小,催收账款工作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委托给专门机构进行的。目前全球专业追账公司处理着全球60%以上的商业欠款【281。在我国,已有专业机构如东方国际保理中心提供该项服务,但是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技术还未在外贸领域得到全面推广。4.1.2客户信用分析评估——防止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的关键环节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中心应该放在事前的客户信用分析和评价上,做到防患于未然,走出偏重于事后追账的信用管理误区。进行客户信用分析评估—— 东华大学旭U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实施事前防范是防止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本章的研究重点之一o4.1.2.1建立外贸企业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在现代西方国家的信用分析模型中,由于发达国家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积累,所开发的模型相当多的一些属于预测性模型,即用于预测客户的前景或破产的可能性,如大多关于外贸企业客户信用评估模型研究中所提到的美国~tman的z计分模型、Chesser的信用预测模型和Bathorv模型均属于此类【29】。这类模型由于其目标专一,且对财务信用依赖性很强,不大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客户信用分析。而本章中将着重介绍应用的特征分析模型和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属于管理模型l删,而将其作为对我国外贸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核心技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一,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其综合地考察客户各方面的信息,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较为全面、客观;第二,在缺少某些项目(信息)的情况下,仍可以做出评估,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第三,这类模型采用通俗易懂的概念,使我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企业中的各类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外贸销售人员均能参与评价;第四,通过不同类型特征的选择和参数设置,综合地考虑了企业各部门的意见,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和实施管理;第五,分析结果已定量的方法表示,较为直观、明确,便于决策参考。(一)外贸企业特征分析模型——评估客户资信状况特征分析模型是目前在国外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新的信用分析工具。该模型的主要用途就是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评定。该模型克服了其他一些分析模型专业性强、计算方法复杂及对某些指标数据依赖性过强的限制,因而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欢迎。但在具体运用于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时,必须从外贸客户特征出发,结合对外贸易的特定风险确定客户信用影响因素,进而分类、分组对应的指标特征。RossDonaldG和PikeRichardH.(1997)在“服务于出口销售的综合考虑标准商业风险和出口特定风险的新型贸易信贷模型”研究中,通过对加拿大出口信用经理调查报告数据的实证分析,提出“不同于国内贸易信用,在构建外贸信贷模型时必须考虑客户所在国家的特定国家风险和汇率风险。”RossDonaldG在谈及特定国家风险时主要指得是该国的政治风险,其中又细分为该国周边地区及国际政治,国内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宗教及国内矛盾斗争131J。而在本文中对汇率风险的研究将在下一章中有详细的分析和微观层面的操作,所以在此模型中对汇率风险的考虑主要从该国宏观经济角度把握。另外,鉴于在该模 东华人学旭U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型中所选取的各项指标的宏微观性质不同,本文认为完全可以将政治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相加成为国家风险,这样我们就可将外贸风险概括为标准商业风险加国家风险。1、特征分析模型选择的分析指标针对外贸客户自身的特征,本章将该模型使用四组指标,共20项【321。第一组,客户国家风险特征。这类因素主要反映外贸客户所处的宏观环境特点,其国家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取决于该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宗教等因素,主要对其政治的稳定性指标进行评估;宏观经济风险又可细分为国际收支、经济结构、外债负担及清偿能力等指标。第二组,客户自身特征。这类因素主要反映那些有关客户表面的、外在的、客观的特点。其包括六项指标:表面印象;组织管理;产品与市场;市场竞争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第三组,客户优先性特征。这类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在挑选客户时需要优秀考虑的因素,体现与该客户交易的价值。这类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共包括六项指标:交易利润率;对产品的要求;对市场吸引力的影响;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担保条件;可替代性。第四组,信用及财务指标。这类因素主要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共包括六项指标:付款纪录;银行信用;获利能力;资产负债表评估;偿债能力;资本总额。由以上四组指标可以看出,特征分析技术涵盖了反映客户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一切重要指标。特别是“优先性特征”的设置使分析工作更接近实际情况,有助于企业的出口工作。在这四组特征中,除了评定客户国家风险和取得客户详尽的财务信息相对有难度外,对其他二组特征的有关信息,外贸企业都可凭自己的力量获得,不需要求助于第三方。事实上,对于一个业务经营J下常、有一定营业规模的企业,其财务报表的提供并不困难,欧美等征信国家的政府通常还强制要求本国的企业把自己当年的报表向社会公布。而对于客户国家风险的评定,完全可参考国际上权威机构定时公布的国家和地区风险指标,如:《欧洲货币》杂志社的欧洲货币指数,著名金融刊物《机构投资者》的国家信誉等级表,以及商业环境风险信息机构(BERI)的富兰德指数。此外还有一些国际信誉较高的专业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如美国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标准一普尔(Standard&Poor’s),汤臣百卫(ThomsonBankWatch)等。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2、特征分析模型的计算过程该模型的分析计算较为简捷,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在l一10范围内,对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客户公司的某项指标情况越好,分数就应打得越高。在没有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则给0分。第二步,根据预先给每项指标设定的权数,用权数乘以10,计算出每一项指标的最大评分值,再将这些最大评分值相加,得到全部的最大可能值。第三步,用每一项指标的评分乘以该项指标的权数,得出每一项的加权评分值,然后将这些加权评分值相加,得到全部加权评分值。第四步,将全部加权评分值与全部最大可能值相比,得出百分比,该数字即表示对该客户的综合分析结果。百分比越高表示该客户的资信程度越高,越具有交易价值。3、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将不同的百分比列入不同的信用等级,得到客户的信用评定结果【3列。我们将百分比以0到100%划分为六个等级,即CRl到CR6,分别表示客户资信状况的程度,CRl最好,CR6最差,具体分析说明见下表:表3.1客户等级T抽le3—1CustomerGrade评估值(%)等级信用评定建议提供的信用额度(大小与具体行业有关)86.100CRl极佳:可以给予优惠的结算方式大额61.85CR2优良:可以迅速地给予信用额度较大46.60CR3一般:可以正常地进行信用核定适中31.45CR4稍差:需要进行信用监控小量——需定期核定尽量不提供信用额度或极16.30CR5较差:需要适当地寻求担保小量0.15CR6极差:不应与其交易根本不应提供信用额度缺少足够数据NR未能做出评定——数据不充分对信用额度不做建议在采用特征分析模型时涉及到权数的选择问题。权数的重心倾向实质反映了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倾向。例如,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可以将客户财务指标的权数适当放小,客户优先性特征的权数放大;风险厌恶型企业则与之相反。但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是不管权重是偏重于销售或偏重于财务,有一些指标因为其重要性总是具有较高的权数,包括:付款担保,付款历史记录,资本结构比率,管理能力,产品概要等。(二)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分析客户经营实力,核定信用限额营运资产分析模型自1981起在国外开始应用,在计算客户的信用额度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一般很少严格核算客户信用额度,应用该模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使外贸信用管理和出口业务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I川。该模型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即营运资产计算和资产负债比率计算。1、营运资产计算该模型首先考察的指标是营运资产,以此作为衡量客户规模的尺度,这一指标与销售营业额无关,只同客户的净流动资产和账面价值有关。营运资产的计算公式是:营运资产=Q宰营运资本+B宰净资产其中,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人们一般设Q=B=O.5,如果考虑到客户的坏账率比较高,可以根据实际估算将Q设的更小一些,反之则可将Q调大一些。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在营运资产的计算上,不仅考虑了客户当前的偿债能力而且还考虑客户的净资产实力。用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平均值来衡量客户风险具有很大的功效。因为从信用管理的角度看,仅考虑客户的流动资本和流动负债情况,还不足以反映客户的真正资本实力,净资产是保障客户信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2、资产负债比率计算在营运资产计算的基础上,该模型应用四个常用的财务比率进行计算,得到评估值。该评估值作为衡量客户资信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使用的四个比率分别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A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B短期债务净资产比率=流动负债/净资产⋯⋯⋯⋯⋯⋯⋯⋯⋯⋯⋯⋯⋯C债务净资产比率=债务总额/净资产⋯⋯⋯⋯⋯⋯⋯⋯⋯⋯⋯⋯⋯⋯⋯D评估值=A+B.C.D在上述公式中我们看到A、B两项表示客户的资产流动性,而C、D表示客户的资本结构。流动比率越高,评估值越高;资本结构比率越高,评估值越 东华大学旭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学位论文低。这说明该评估值同样用来评估客户的资信状况,它不仅考虑客户的资本流动性,同时也考虑了客户的资本结构。3、信用限额的计算将前面的营运资产计算和评估值加以综合考虑,即可计算出客户的信用限额。具体方法是,每一个评估值都对应一个百分比,以该百分率乘以营运资产即得出了信用限额。例如,某海外客户的营运资产是1000万美元,其评估值计算结果是0.50,对应的百分比为20%,那么该客户的信用限额=1000宰20%为200万美元。问题的关键是营运资产百分比的确定,这是一个经验性的数字,评估值的数值代表了评估的信用等级,在不同的等级上,可给予的营运资产百分比是不同的,这是专业分析人员在大量经验基础上获得的重要数据。表3.2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公司的经验性统计比率表:表3.2评估值与经验性统计比率表Chart3—2RateChanofExperiencedStatistics评估值风险类别信用程度营运资产(%)小于.4.6高低0小于.3.9局低2.5小于.3.2高低5小于.2.5局低7.5小于.1.8商低10小于.1.1有限中12.5小于.0.4有限中15小于0.3有限中17.5小于0.9有限中20大于1低局25另外,以评估值表示客户的信用等级标准与营运资产百分比的对应关系也可根据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信用政策进行调整。例如,在出口形势较好的时候,可以给予较好的百分比;在出口形势较差的时候,给予较低的百分比。该模型所使用的财务数据和比率并不复杂,直接在财务报表中都可获得,因此较为实用。 东华大学旭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f:学位论文4、营运资产分析用于信用决策从上面的分析和计算看出对客户营运资产的分析,不仅可以直接计算客户的信用额度,而且可以较为直接地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程度,可以作为选择客户或确定信用条件时提出重要决策的参考依据。在这方面可参考图3.4的营运资产分析决策线。信用限额营运资产的%.4.6风险程度(财务评估值)1图3_4营运资产分析决策线FigIlre34Analysis—DecisionLineofOperationAs∞ts由上图看到,随着资产负债表评估值由小到大形成一条上升趋势的决策线,客户的财务评估值与营运资产百分比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了客户风险程度(或信任程度的高低)135】。在A点以下的客户,评估值较低,营运资产百分比也较小,应视为交易风险大的客户群,尽量避免与之交易。在B点以上的客户,资信评估较好,应放心与之交易。另外,如果确定信用限额,则在决策线以上为风险较大的选择,在决策线以下较为安全。企业可以制定一定的信用标准,按照该决策线指示的范围,进行客户分类、筛选和最终交易决策。4.1.2.2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的应用信用分析的直接结果是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和信用限额的核算,这些分M控加垢心84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f:学位论文析结果显示客户各个方面的信用风险程度,可以用于企业的各类交易决策或信用政策的制定。外贸企业可以应用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为外贸销售部和财务部的信用决策提供参考。(一)应用于外贸销售部的交易决策在特征分析模型中,通过对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可以给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管理者或销售人员在总体上把握老客户的资信状况、选择新的客户以及修正已有的交易额等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在营运资产模型中,通过对营运资产和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可以直接得到客户的信用限额,销售人员可以根据这一信用限额,确定与修正与该客户的实际交易额。该模型以信用限额作为实际的交易决策定量参考,必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应用于财务部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应用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和财务人员、信用管理人员在如下四个方面提供信用决策参考:第一,制定信用标准。通过应用模型分析中的客户的偿债能力、资本实力和信用记录进行;第二,决定授予客户的信用条件。应用模型分析中的付款纪录及总体信用状况判断,确定需要给予客户的信用限期;第三,应收账款防范。企业对外贸易中通过应用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对已发生应收账款的客户资信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应收账款损失;第四,制定收账政策。当客户超过信用期限付款或发生部分以至全部货款拒付时,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收账策略,收账人员可以根据模型分析所提供的资料,制定出较为灵活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收账措施。4.1.2.3信用管理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我们强调事前防范,强调客户信用分析,使用多种管理技术,无非是想尽量避免或减少逾期应收账款的产生,乃至坏账的最终发生。但坏账预防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在没有一套能适合各种情况的固定不变的方法可以利用,而预防方法的正确性足以严重影响预防工作的成效和企业利益。因此,如何在各种预防坏账产生的方法中,选择适当可行的方法配合使用,就成为坏账预防工作中成败的关键。以下就几个重要的因素分别予以讨论,并说明企业在选择时必须偏重运用的几个预防方法。(一)世界经济环境与信用管理的关系在世界经济普遍景气时,企业在外贸活动中将付款期限和信用条件略为紧缩,对出口量影响不大,且能预防坏账的发生。经济萧条时,为促进出口,可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l二学位论文适当放宽信用条件,但同时更要加强外贸客户资信调查,以防止坏账发生。(二)客户所在国与信用管理的关系欧盟、美国、日本、澳洲、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一般而言,资信比较好,而且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运作体系较正常,对这些地区或国家即使采取D/P远期的结算方式进行交易,风险也不大。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都是高风险地区,即使采取D/P即期或远期付款也要求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三)产品的价格与信用管理的关系企业就自身出口产品价值的高低和利润的大小,对于预防措施应有不同的选择。价格高、利润大的产品,重视销售数量,不应采用影响销售数量的预防方法,因此多运用资信调查及信用额度的设定等方法。价格高、利润小的产品,重视货款的收回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因此多半是运用信用条件方法。价格低、利润大的产品,由于利润可吸收损失,因此重视销售的增加,所以多半采用信用条件、信用额度的确定等方法。价值低、利润小的商品,重视国际市场的拓展,因此,信用条件成为极重要的一环;此外,为减少损失,资信调查也相当重要。(四)产品生命周期与信用管理一种典型的正常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过程通常都是一定的,根据销售曲线可划分成产品生命周期的四段时间——推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推介期的生命阶段中,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不够,适当放宽信用额度和信用条件可以配合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居于成长期的产品,由于成长期通常都较短暂,所以成长期的成败影响该产品的全盘成败甚巨,采取适时得益的信用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产品在国际市场争取有利地位。通常在此期间,信用管理策略必须同时兼顾不良账款的危害和销售无法拓展两者间的矛盾,因此,略微紧缩信用额度,选择有潜力、信誉良好的国外进口商,以及坏账发生率幅度的适当划定都是不可或缺的。步入成熟期的产品,任何努力都不易改善已有的地位,因此在固定的市场形态下,信用策略应重视避免任何坏账的发生,谨慎设定给予外贸客户的交易量和交易条件的要求,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回收技巧的技术授予及回收率的严格防范、考核评价绩效的重点由销售额转移至货款回收的成绩上,使企业能获得完全的利润,享受经营的成果。产品一旦步入衰退期,企业的目标仅能尽量获取剩余的利润,而相对减少其他不必要的费用,当然,高昂的坏账管理成本绝对不值得,但维持低限度的 东乍大学旭F1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管理成本不可缺少,随着出口额的降低,信用策略逐渐宽松,直至产品毫无存在的价值时退出市场。由以上所述可以了解,产品所处的位置不仅影响企业的信用策略,同时也影响企业的销售策略,多数企业往往只重视营销管理,却忽略了产品的本质和所处环境间的关系,抛弃产品研究,致力于变动但不宜确定的市场因素的模拟防范,就像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的道理一样,不合经济的原则。4.13实例分析——四川长虹遭遇APEX信用风险泥沼4.1.3.1案情介绍2005年4月16日,四川长虹公布了2004年度报告。年报显示,由于巨额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并且难以收回,长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25.07亿元。同时,由于与其在美国的主要经销商APEX公司销售终止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10亿元。上述两项资产减值直接造成长虹全年亏损36.8亿,每股收益一1.701元,创下中国股市上市公司亏损之最。这是长虹上市十年来的首次亏损,而这一次就亏掉了十年来总赢利的40%。同时,此次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的计提将进一步恶化四川长虹的财务状况,削弱公司抵抗信贷风险的能力,并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长虹曾经在2004年12月27日发布的年度预亏提示性公告称,“截止2004年12月25日,公司应收APEX账款余额4.675亿美元,根据对APEx公司现有资产的估算,公司对APEX公司应收账款可能收回的资金在1.5亿美元以上,预计最大计提坏账准备金3.1亿美元左右"。此后,长虹股票一度跌停。可见,未收回的APEx近40亿人民币的巨额应收账款直接导致了长虹遭受巨额亏损和现金流的严重不足,使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实际上,长虹在2002年底应收账款就已经高达42.2亿元人民币,2003年底应收账款增至49.85亿元,其中约有90%来自美国APEx公司。从一度由媒体所披露的“江湖传闻”,到被长虹痛斥为“造谣中伤",最终由长虹自行“家丑”外扬,长虹被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长虹——这个由长虹和国人共同“创造"的民族家电品牌的种种神话,在2004年岁末的一抹血色黄昏里开始出现破碎迹象。那么关于四川长虹遭遇信用风险危机的前前后后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次事件的始末。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长虹从1998年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开始实施“大市场大外贸"的国际化战略。APEX与长虹的合作是从2001年开始的,当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电80%以上都是通过APEX的渠道进行销售。通过对长虹近几年的年报分析可以发现,当2001年APEX第一次出现在长虹的应收账款前五名名单中时,其便列于榜首。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比前一年下降了11.14%,出口收入却增长了10.89倍。到了2002年,长虹彩电出口398万台,较之2001年更是增长了33倍。这一年,长虹整体产销量和出口均大幅增长,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出口收入55.41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8%迅速升至44%。可见,出口的巨幅增长是该公司业绩出现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出口的大幅增长并没有得到现金流的支持,2001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58.27%,而前一年是下降27.23%,由此可见出口的增长带来的是财务压力的增大。此外,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的应收金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大幅上升,显示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有集中的趋势。而APEX的欠款也逐年增长,欠款帐龄也有延长的趋势,这都预示着长虹海外货款回收的状况越来越不乐观啪1。针对APEX公司拖欠长虹应收账款事宜,四川长虹曾与2003年底派出高层去美国与APEX交涉却未果;在2004年初,长虹在APEX欠款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继续给APEX公司发货3000多万美元:同年10月下旬,APEx董事长季龙粉因涉嫌票据诈骗,在深圳被四川警方刑事拘留;同年12月,长虹在洛杉矶高等法院对美国消费电子公司APEX正式提起诉讼。几经周折,长虹与APEX的恩怨终于有所眉目,四川长虹于去年年底披露了其与APEx《和解框架协议》的执行情况。按照当初的协议约定,APEx方面己将提存于美国PowellG01dstein律师事务所的42.3万美元划转到了四川长虹的账户。APEX也已将“APEx"及“APEXDigital’’的商标转让给了四川长虹,并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完成了登记。APEX还以每股0.72港元向四川长虹转让了持有的中华数据广播控股有限公司9536.8万股股权。另外,APEx也已安排出售其拥有的仓库等不动产,以房款抵偿欠四川长虹的债务;APEX以应收账款抵偿四川长虹债务及通过处理存货偿还债务的相关事宜则正在处理当中。4.13.2APEX公司情况简介使得四川长虹这个我国家电业巨头深陷外贸信用危机泥沼中的APEX公司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是一个只有几年历史的企业,自有资本很少,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比例高达99%。一般情况下,以如此高昂的资金成本要在竞争激烈的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彩电市场内保持竞争力非常困难,而APEX品牌创立后仅用一年时间就占领了美国DVD市场份额的15%。APEX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是依靠低价抢占市场,并凭此成为长虹等中国公司在美国的主要代理商;另一方面拖欠货款,将资金成本转嫁给供货方。1998年囤积彩管失败之后,长虹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下滑,并且一直保持着高额库存。急于走出困境、扩大销售的长虹正是看中了APEX迅速占领市场的能力,才选择其作为对美出口的最大代理商。也正因为如此,长虹成为了APEX“免费午餐”的供应者,但是,提供此类“免费午餐”的何止长虹。在此之前,APEx就因其在经营过程中多次拖欠国内各电子厂商的货款而声名狼藉,其所涉案件中就包括:中国五金制品进出口公司、四川电子进出口公司、上海电子进出口公司、武汉电子进出口公司、天大天财、新科电子、星球电子、杰科电子、浙江江奎集团公司、常州某喇叭厂、宏图高科、凯聚电子、天津新长城数码电子有限公司。根据2001年到2003年的法庭记录,APEX的很多贷款都是以存货、设备和应收账款抵押给进出口公司。邓白氏战略发展部经理孙彤彦表示,把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抵押给银行很正常,但APEX这种抵押给供应商的做法则比较少见,这通常意味着供货商对货款回收非常担心。同时,根据邓白氏的资料还显示,APEX的债务中除了一些是初次抵押,还有“判决留质",前者指APEX的资产抵押后还可以正常使用,但后者是冻结。而且,在APEX的官司中也有“ASSIGNMENT"的记录,含义是APEX已没有其他资产可供抵押,只好从已抵押品中与对应的债权人商量,释放出一部分资产来充当新的抵押品。4.1.3.3案情分析纵观本案,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很多,以下两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厂商竞争激烈家电行业是我国开放较早、竞争较充分的行业之一。在国内城镇市场日趋饱和而农村市场尚未有效建立的情况下,家电企业利用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通过产品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国际贸易往往运输时间较长再加之家电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国外的代理商必然要求一定的还款期(占压生产企业资金)来完成销售。这种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必需的却也是生产企业一定要警惕的。从“长虹事件"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生存发展的压力下,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产值和销售收入,由于过于心急而忽略了信用风险防范,导致应收账款大幅上升,产生坏帐的风险或事实。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二)信用风险防范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架构。“长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表面看是财务管理问题,而探其根源是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四川长虹对APEx的盲目过分信任是导致损失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缺乏成熟的信用管理体系、应用现代的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技术是导致其损失产生的根本原因。四川长虹只运用经验性的客户信用评估方法,陷入了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误区——仅以企业的业务规模来评定APEX公司的信用,缺乏对该商场信用状况应有的监控;而当APEX公司已经出现拖欠货款的征兆时,四川长虹却依然缺乏继续向其提供货物,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如果四川长虹能够从信用的角度来评估APEX,则会有不同的结果。4.1.3.4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根据邓白氏咨询公司有关APEX公司的资信调查报告,2001财年(至2001年7月31日),APEx的销售额为1.5亿美元,而截至2002年1月31日的2002年中期的销售额为2.11亿美元,中期净利润亦只有45.9万美元,利润可谓极为微薄。此外,APEX公司2002年中期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85亿美元,而流动负债为1.83亿美元,营运资本仅180万美元左右,净资产最高不过600万美元左右。从该报告数据上发现,除去不断流转的巨量货品,APEX没有什么重要资产。在此,我们根据前一节中引入的客户特征分析模型和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对APEX的信用状况加以分析。(一)特征分析模型,评估客户资信状况根据前文中对特征分析模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型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化模型,使用四组指标,共20项。对于不同的企业,依据其自身的业务范围和特性,对风险抱持有不同的态度等因素,对各项指标设置的权重不同,评分的标准和尺度把握也存在差异,量化方式必然不相一致。因此在本文中,对特征分析模型的案例应用分析,不做全面的测评;但是对在该模型中所提到的指标,可以在本案例中针对几项加以定性分析,从而对APEx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行适当评估。首先,在客户国家风险特征项中,由于APEx是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根据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美国的国家风险是最低的,因此该公司的国家风险能够给予较高的评价。但是,涉及到该公司自身特征指标项与优先性指标项时,前文也曾提到,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二l:学位论文APEX在彩电代理业务上之所以可以短期内在美国市场上取得最初的成功,原因一方面是依靠低价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拖欠货款,将资金成本转嫁给供货方,可见该公司在组织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发展前景堪忧。因为其是以低利润空间进行经营,交易利润率低;而交易的彩电类产品属于产业发展四阶段中的成熟期或衰退期,产品同质化现象较明显,因此其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低、公司对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影响小、可替代性非常强。在担保条件这一项上需要特别提出,虽然最初长虹与APEx的交易中赊销均走保理程序,APEx、保理公司和长虹三家签订协议后,保理公司通知零售商如沃尔玛,不得向APEx直接支付货款,而是把货款交给保理公司,由保理公司将钱按10%和90%的比例在APEX和长虹之间分账;但是,与长虹合作的为国外保理公司,保理业务有一定的额度限制,如果超额度发货,保理公司将不承担责任;据专家分析,长虹存在超额度发货的现象或者部分业务没有走保理程序。最后是信用及财务指标项,早在与长虹交易前,APEx就因其在经营过程中多次拖欠国内各电子厂商的货款而声名狼藉,甚至双方对簿公堂,显而易见,APEX公司具有极差的付款记录,这点至关重要;根据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公司公布的信息,在2001年至2002年间,该公司销售额和应收账款都大幅增长,短期债务也大量增加,后者甚至超过了流动资产,但净利润却不断下降到亏损,反映了其获利能力与偿债能力都非常差。由此可见,APEX当时处于非常危险的财务状况中。由以上四组指标的定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推出APEX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并不乐观,与这样的企业进行外贸交易,必须谨慎处之。如果长虹在与之交易前能够做到较为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利用该模型给予评分,其可能仅仅只有0~30%的评估值,即信用评定等级为CR5或CR6,只能极小量或根本不提供信用额度。(二)利用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核定信用额度在对APEx的授信额度方面,应用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根据本文介绍的模型公式,及我们所查询到的数据(以该公司2002年中期财务数据为来源。由于APEX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无法获得其完整的财务数据,但根据其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对其评估值进行计算时,对结果并不产生影响)可以对APEX公司2002年的信用额度做出以下评定。第一阶段,营运资产计算。根据公式:营运资产=Q宰营运资本+B牛净资产,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APEX本身的坏账率问题,设a=B=0.5。则有,APEX的营运资产=0.5木180+O.5木600=390万美元⋯⋯⋯⋯⋯⋯(1) 东牛大学旭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学位论文第二阶段,资产负债比率计算。该模型四个常用的财务比率计算如下。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85/1.83=1.01;B=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1;C=短期债务净资产比率=流动负债/净资产=18300/600=30.5;D=债务净资产比率=债务总额/净资产=(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净资产>30.5:根据公式,评估值=A+B.C.D。则有,评估值<.58.98⋯⋯⋯⋯⋯⋯⋯⋯⋯⋯⋯⋯⋯⋯⋯⋯⋯⋯⋯⋯(2)第三阶段,信用限额的计算。根据“表3—2评估值与经验性统计比率表’’,客户评估值<.4.6,表示其信用低、风险高,对应的营运资产百分比为0,那么,授予APEx的信用限额=390万美元宰O%=0。也即是说,对于APEX这样的外贸客户,对一个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公司来说,是不应以赊销的方式与其开展对外贸易合作,不应给予任何信用额度。在2001年到2003年底,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公司也曾给APEX信用评级,多为3A4,3A指的是该公司的净资产在最高级别为5A中的排位,而4则是风险评级中最高的一级(1到4级,表示信用风险由低到高),这一评级代表着非常高的信用风险,其战略发展部经理孙彤彦表示,根据这一评级,是断然不会建议客户给APEX任何信用额度的。这一结论与我们运用本文信用评估模型加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4.1.3.5长虹案例给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信用风险规避的启示“长虹案例"是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信用风险管理缺失而带来严重后果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也体现了加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活动中信用风险管理的急迫性。对于该案例,应给我国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带来哪些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启示呢?(一)采取多元化策略分散风险市场的集中必然伴随风险的过于集中。因此,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应该注意改善市场结构,减少对部分市场的过度依赖,分散风险,提高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单一的销售渠道使企业与外商客户的谈判能力下降,而且易受客户经营状况的影响。多元化的渠道能够利用各种渠道的优势,同时又能避免企业受制于单一渠道,提高企业对渠道的防范力。(二)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合理运用信用评估模型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应将构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放于首要位置,其包括对外贸易全过程的体系防范流程的设计、专职的外贸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东华人学旭F1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的建立;完善的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客户选择不当是很多企业产生信用风险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签约前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了解,并有效利用客户信息,运用外贸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信用加以评定,是信用风险防范的事前基础,也是企业防范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正确衡量与不同资信等级的客户进行交易的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从而采用不同的交易条件和信用额度。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不仅要看其销售能力,还要看他的付款习惯。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尽量不提供信用,或在担保抵押的前提下提供信用,并加强监督管理。避免迫于竞争压力和开拓市场的急切心情,与信用不良的客户签约。(三)加强不同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管理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付款交单、承兑交单、赊销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其中,赊销由于对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销售,提高效益等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其信用基础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赊销会给卖方带来较大的风险和成本。在决定是否给其客户提供赊账时,企业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成本与风险,保证赊销管理的成本不能够大于预计的赊销风险损失。研究表明,如果企业在向客户销售中实行规范的赊销管理,有效地防范赊销的成本和风险,那么企业会按时收回绝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坏账比例一般会降低84%。对风险较高的交易,企业应争取以信用证方式成交,并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规避风险。(四)加强逾期应收账款管理在出现货款拖欠时,我国企业应当马上停止赊销,或者将交易方式改变成现金或者信用证,做动态的管理。对于应收账款逾期3个月以内,企业主要是进行内部处理,保持催收压力,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如果是合理拖延,应该给客户一定的时间,但企业自身也应注意风险防范。逾期3个月以上,企业则需要考虑通过外部力量如追债公司进行追讨。对于逾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考虑采取诉讼手段,但此前企业必须进行全面考虑,因为诉讼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将导致与客户的关系完全破裂,商业成本比较高。而且在采取诉讼时必须考虑官司能否打赢和能否拿回欠款口¨。在国内企业涉及到海外应收账款时,采取追债公司追账的方式比较可行。因为涉及海外应收账款时,往往会出现时差、语言隔膜、商业程序等问题。聘请专门的追债公司,会弥补企业在经验方面的不足。目前追账公司追账主要有两种方式,当企业成为追账公司会员时,交纳一定的会员费即可;对于非会员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来讲,则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当应收账款追回时,企业与收账公司双方分成,分成比例根据应收账款追收难度的大小确定。由“长虹案例”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外贸活动中必须坚持并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在销售额与风险防范之间寻找适当的结合点,方能达到“最低赊销成本"和“最大销售增长”之间的平衡,实现长足发展。4.2汇率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4.2.1汇率预测方法介绍(一)基本因素分析法1、国际收支分析法。国际收支分析法主要强调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以确定其对管理浮动汇率的压力。如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个国家在国外的开支(包括进口和投资等)大于其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其货币贬值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外国人对该国的货币债权就会增长,如果外国人愿意将这些债权以货币形式保存,那么,当地货币就不必贬值。如果外国人将这些债权换成另一种货币,对贬值的压力就会增加。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大量经常账户顺差,外国人愿意持有其货币的话,这个国家的货币就可能会升值。基本因素分析法经常考虑的主要有以下因素,尽管很难把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区分开来,我们还是把政府调节较多的因素和经济、金融因素分开汹1。①政治性的汇率因素——资本管制:政府对汇率实行管制最明显的形式是限制在商业交易中使用外币。——汇率差额:因政府限制而不能自由交易的货币依然会通过内部或外部的黑市非正式地进行买卖。如果官方汇率和黑市汇率之间的差额增加,就表明该国货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②宏观基本经济因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实际上表明了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如经常账户和贸易收支的不平衡,汇率就可能发生变动。经常账户或贸易收支的大幅度顺差(逆差)是货币升值(贬值)的先兆。——外汇储备:为了干预外汇市场,政府会利用其外汇储备来推进或拉下其 东华大学旭口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币值。叫NP或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的动力,如果本国经济增长率高于其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率,进口的增长就会快于出口的增长,就会出现贸易逆差,货币就可能贬值。如果经济增长较快,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就可能抵消这一消极效应。——政府开支:由于大多数国家拥有较大的政府部门,政府开支的急剧增加,特别是通过赤字预算方式融资时,会导致对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强。通货膨胀最终会导致货币贬值。——相对通货膨胀: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由于购买力平价的作用,其货币会贬值。——货币供应增长率: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的急剧增长,许多国家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国内利率来度过经济萧条阶段。这通常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基本因素分析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变量和汇率的关系基础上的。如果这些变量的数值已知,同时也知道这些变量在历史上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的话,企业就可以进行汇率的预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汇率的预测应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数量分析,汇率预测定量分析模型非常复杂,如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系数并非一直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这些系数也会发生变化。2、资产市场分析法资产市场分析法认为,一种货币用于投资的相对吸引力是驱使汇率变动的主要动力。外国人是否愿意将其债权以货币形式保存取决于相对的实际利率以及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景∞9J。例如,在198卜1985年间,尽管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增长,美元依然升值。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相对较高的实际利率,以及因美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前景驱动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投资于美国的股票市场和不动产市场。(二)技术因素分析法技术因素分析法分析决定过去趋势并有可能延续到未来的价格和交易量。其主要出发点是未来的汇率是基于目前的汇率基础之上的。技术因素分析法主要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即利用过去的汇率资料预测未来的汇率H¨。如果某种货币币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是随机的,那么,用技术因素分析法进行汇率预测就不合适了,没有任何一个技术预测模型是一直正确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技术性预测主要着眼于不久的未来,对制定公司决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策帮助很小,因此,它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三)对汇率预测结果的评估企业不仅要开发自己的汇率预测方法,还要对预测的结果不断的进行跟踪、评估。评估汇率预测结果是否满意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绝对预测误差占市场价值的百分比来进行衡量。这一百分比越小,汇率预测的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绝对预测误差占市场价值的百分比=(预测价值一市场价值)/市场价值4.2.2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在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达到规避或抵消风险的目的,除却内部资金管理外,常用的是通过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促进外汇资金的保值和升值。经过长时间的外汇市场发展,外汇交易的种类大体可分为: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H训。(一)远期合约(ForwardContract)1、远期合约的概念在远期外汇交易中,买卖双方签订的规定有各种限制条件的合同称为远期合同。外汇买卖双方签订外汇买卖合同后,并不立即交割,而是约定将来某一日期按原来约定的汇率、币别及金额进行交割。2、远期交易的作用投资人进入远期外汇市场,从事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外汇风险和进行外汇投机。①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避免外汇风险对进出口商来说,从远期外汇交易可得到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可以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以合约中规定的汇率出售或购买合约中规定数量的外汇,而不管支付或收到外汇货款时汇率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避免了外汇风险。第二,虽然外汇货款的收付在将来发生,但通过远期外汇交易出口商或进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贸易合同的本币价值,有利于成本核算。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远期外汇交易有可能与汇率走势相背。②利用远期外汇市场进行外汇投机。一般意义上的投机是一种在预测价格将要上升时先买后卖,在预测价格将要下跌时先卖后买以赚取利润的行为。(二)期货合约(FutureContract) 东华大学旭R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l:学位论文期货交易是在专门的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期货合约是交易所为进行期货交易制定的标准化合同。除了价格可以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外,合约的其他组成要素,如买卖的商品的等级、期货的数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价位(最低的价格波动幅度)都是标准化的。外汇期货交易是一种交易双方在有关交易所内通过公开交加的拍卖方式,买卖在未来某一日期以既定汇率交割一定数量外汇的期货合同的外汇交易。(三)掉期合约掉期合同又称调期合同。掉期合同就是在~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时所订立的合同。当外汇交易的一方从另一方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额的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时,另一方同时向该方或其他方卖出或买进同一数额的远期外汇(即期外汇)。掉期交易的用途主要有:调整外汇银行外汇资金的构成和外汇头寸的不平衡;为赚取利润在外汇市场进行资金运用;回避外贸结算业务所伴随的汇率风险;进口商可以利用掉期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四)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期权买卖双方之间的一个契约,它赋予合同的买方以权利而并非义务在某一天(即合同到期日)或在此之前,以事先约定的汇率(即合同交割价)向合同的卖方购买或出售约定数额的货币,期权的买方可以背弃合同赋予的权利,亦可在约定期限内行使权力,与卖方按约定价格交换约定金额的货币从而结束合同H¨。为获得该权利,合同的买主需要事先向合同的卖方支付一笔费用,即期权费。无论合同是否最终被履行,合同的卖方将拥有这笔费用。如该期权交易是在交易所成交的,买卖双方还需向经纪人交纳手续费。(五)外汇投机外汇投机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外汇交易,从事外汇投机活动的不仅有投机商,还有国际大公司和银行。外汇投机者主动使自己置身于汇率风险之中,并从外汇变动中获利,由于投机预期是不稳定的,投机可成功可失败,一些政府和银行有时通过真假情报影响预期,以改变投机活动的方向,达到稳定外汇市场的目的H21。4.2.3利用外汇期权和外汇期货科学规避汇率风险4.2.3.1应用期权合约规避汇率风险的交易实例根据某一特定环境要求消除和转嫁风险或维护既得利益,特别是在金额不 东华大学旭F1丁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期权是最好的保值方法。与其他保值方法相比,期权虽然要付出一定金额的期权费,但是它在保证最低收益的情况下,可以使期权买方仍然享受到市场有利变化所带来的好处。下面用外汇市场的典型例子说明我国外贸企业应该如何应用期权来规避市场中的风险。(一)购买外汇看跌期权规避外汇现货多头风险当持有外汇债权(或外汇资产)时,如果想避免因外汇贬值而造成少收本币的损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确定折算本币收益的外汇汇率下限价。例如,在4月中旬,我国某出口商签订向美国出口仪器协议,我国出口商两个月后收到1,000,000美元,须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行核算。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7.7290,即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7.7290元。期权市场上期限为两个月、执行价格为7.7290的美元看跌期权费为1.2%,用人民币支付,并在期权成交时即刻支付,人民币两个月期的年利率1.98%。假如预测两个月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有可能贬值到7.7100,但也有可能有较大升幅,那么我国出口商可利用期权进行保值: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出口商具有外汇(美元)应收款,若不采取保值措施,则我国出口商两个月后收到1,ooO,ooO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可能少收(7.7290一7.7100)木1000000,即19000元人民币,甚至更多。此时,我国出口商可利用期权保值,措施如下:在签订出口协议的同时就购买金额为l,000,000的美元,期限为两个月,执行价格为7.7100的美元看跌期权。设购买了有效期为T的看跌期权到期时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总和为P,r美元,则P1I包括购买该期权时所付期权费以及在这期间的利息:即,PT=CNYl水1.2%木(1十1.98%木60/360)=CNYO.0120/USD我们先从期权的定义来看保值是如何进行的。为了简单起见,只考虑一个美元的情况。6月份中旬外汇应收款到期时若美元即期汇率S<7.7290,期权买方执行看跌期权,按照期权本身的定义,考虑期权费和机会成本,由此可得我国出口商出口仪器的人民币收益最少为7.7290—PT美元,7.7290—P1’就是我国出口商以美元衡量受益的汇率下限价,在S<7.7290范围内将人民币收益“锁定";若美元汇率S≥7.7290,此时,放弃执行看跌期权,仅损失期权费及其机会成本PT,直接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美元,即使考虑期权费等损失,总的美元收益至少为S—PT,可享受英镑汇率上升的好处,特别是若美元汇率继续上升到S>7。7290+PT,收到同样数额的美元相对4月中旬还能换得较多的美元。归纳起来,可以知道,4月份我国出口商购买了6月份到期美元看跌期权后,此时我国出口商就确定了6月中旬人民币收益的汇率为: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USDl:CNY[Max(S,7.7290)一0.0120](这里S是6月中旬到期时美元的即期汇率)(二)购买外汇看涨期权规避外汇现货空头风险当具有净外汇债务(或外汇负债)时,如果想避免因外汇升值而造成多付本币的损失,那么可采用这种方式来确定支付本币成本的外汇汇率上限价。例如,4月中旬我国进口商签订从德国进口仪器的协议,我国进口商3个月后支付数额为1,000,ooO的欧元。此时外汇市场欧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0.3340,即l欧元兑换人民币lO.3340元。期权市场上期限为三个月,执行汇率为lO.3340的欧元看涨期权的期权费为1.8%,期权费在期权成交时即刻支付,人民币三个月期的年利率为1.98%。若预测3个月后欧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将升值到1欧元兑换人民币10.3500,那么我国进口商利用期权保值。现在我国进口商具有外汇(欧元)负债。若不采取保值措施,则我国进口商3个月到期购买金额为l,000,000的欧元归还外汇债务时可能需要多支付CNY(10.3500—10.3340)木1000000,即CNYl6000,甚至更多。这里我国进口商利用欧元期权进行保值,执行价格有多种选择,假设选取执行价格为1欧元兑换人民币10.3340元,则保值措施如下:在签订进口协议的同时就购买期限为三个月,金额为1,000,000,执行价格为1欧元兑换10.3340的欧元看涨期权,期权费为1.8%。已知看涨期权有效期为T,T与保值期限一致。设购买该期权后,T到期时刻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总和为CT美元,则CT包括购买该期权时所付期权费以及在这期问的利息:即,CT=CNYl书1.8%术(1+1.98%术90/360)=CNYO.0181/EUR我们先从期权定义看看保值是如何进行的。3个月后,即7月中旬,欧元应付款到期时:若欧元即期汇率S≥10.3340,期权买方可以执行看涨期权,按照期权本身的定义,考虑期权费和机会成本,由此可得我国进口商进口仪器的美元成本最多为CNY(10.3340+CT)/EUR,10.3340+CT就是我国进口商人民币成本的汇率上限价,人民币成本“锁定"。若欧元汇率S<10.3340,此时放弃执行看涨期权,最多损失期权费及机会成本的总成本为CT,直接在现货市场上买欧元用于支付,总的人民币成本最多为S+CT,能够享受欧元汇率下跌(即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上升)的好处,特别是当欧元汇率继续下跌到S<10.3340一CT时,则只需比4月份更少的人民币就能换得同样数额的欧元用于支付。归纳起来,可以知道,4月份我国进口商购买三个月欧元看涨期权后,此时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进口商就确定了7月中旬人民币成本的汇率为:EURl:CNY[Min(S,10.3340)+O.0182](这里S是7月中旬到期时欧元的即期汇率)4.2.3.2利用外汇期货合约规避汇率风险的交易实例(一)卖出外汇期货合约当预期货币将于未来贬值时,出口商为避免因货币贬值而造成未来应收款的价值减少,故而卖出外汇期货合约,下面用外汇期货市场的典型例子说明我国外贸企业应该如何应用外汇期货来规避市场中的风险。假设目前外汇市场欧元兑人民币的即期价位为10.3340,而3个月远期的欧元兑人民币价位为10.2900。在期货市场中,3个月期的欧元报价为10.3100。若出口商在未来3个月后,会有欧元1250000的收入,且预期未来欧元兑人民币走势为欧元贬值。为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可以先行以10.3100的价位卖出欧元期货合约。其操作方式如下:若3个月后的欧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10.3000时间期货市场的操作即期外汇市场的操作以10.3100的价位卖出3个月的欧元期货合约目前10张(交易单位为125000)无1250000欧元=12887500人民币以10.3000的价格,补回欧元期货合约lO张,以10.3000的即期价3个月后位,卖出欧元1250000,1250000欧元=12875000人民币买入人民币12875000A、出口商在期货市场操作利得为人民币12500元(由12887500—12875000得出)。期货价格从10.3100下跌为10.3000,其跌幅为100点,而每一点的利润为¥12.50,亦即期货市场的利润为人民币12500元(由12.50水100:I:10得出)。B、若出口商未在期货市场从事避险操作,则由外汇市场在3个月后将即期价格来算,以相对于3个月前的汇率,出口商会有¥13271.47[由(0.097卜O.0970)木1250000/O.0970/O.0971得出]的损失,由上述范例可知,若出口商未在期货市场进行避险操作,其损失为人民币13271.47元。反之,若进行避险,其损失当减少至¥771.47(由12500—13271.47得出)。(二)买入外汇期货合约当预期货币将于未来升值时,必须于未来付款给国外的进口商,为避免因预付款的货币升值,而使其面临汇兑上的损失,进口商可以先行买入该货币的期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货合约,以规避汇兑风险。假设目前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的价位为7.7290,而3个月远期的美元兑人民币报价为7.7450。3个月后向国外支付美元1250000,且未来3个月内的美元兑人民币的走势为美元升值。为规避汇兑风险,进口商可以先行以7.7455的价位买入美元期货合约。其操作方式如下:若3个月后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7.7500即期外汇市场时间期货市场的操作的操作以7.7455的价位买入3个月的美元期货合约10张目前(交易单位为125000)无1250000美元=9681875人民币以7.7500的价位,将已买入美元的合约平仓卖出人民币3个只后1250000美元=9687500人民币9687500A、进口商在期货市场的利润为5625(由9687500一9681875得出)。期货价格由7.7455上升为7.7500,其涨幅为45点,而每一点的利润为12.5,因此期货市场的利润为5625(由12.5木45半10得出)。B、若进口商未在期货市场从事避险操作,则由3个月后的外汇市场即期价格来算,相对于3个月前的汇率,投资者会有¥26250[由(7.7500—7.7290)术1250000得出]的损失。由上述可知,若进口商未在期货市场进行避险操作,其外汇损失为26250元;反之,若进行规避,则可以减少损失。此外,远期外汇交易的出现,也对从事国际贸易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避险渠道。进出口商在报价完成到实际收付外汇之间,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汇率风险,便需要自己承担。若进出口商在取得合约时,便与银行做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汇率,也可以规避汇率风险。4.3利率风险对冲及案例分析4.3.1外债利率变动时的企业决策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金融产品提前确定未来某一段期间的利率水平,或是通过实现债务计息方式的转变来避免利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从事贸易融资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东华大学旭R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大量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转换原有债务的利率结构:从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或从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或者将非美元债务,如日元或欧元转为美元,从而使转换后的利率结构或币种符合企业的需要,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主要使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掉期等金融产品来管理利率风险。远期利率协议可确定未来某一段期间的利率水平,因此,借用浮动利率债务的企业就可运用它来提前确定下一个计息期间的利率水平,避免利率上涨的不利影响【441。利率掉期可实现债务在不同计息方式上的自由转换,所以在利率上涨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可将债务计息方式由浮动转为固定;在利率下降的时候,由固定转为浮动,从而到达降低债务成本的目的。当判断利率处于一个低水平时,外贸经营企业应在谨慎和可能的原则下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负债率,进行适度扩张、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2、当判断利率可能不如加息期时,应优先考虑选择长期贸易融资,而不是短期外债。3、尽量提前偿还早期借入的利率较高的外债(包括长期借款),然后再借入现行利率的借款。4、新的贸易融资利率最好约定使用固定利率。当判断利率较高而且可能更高时,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应考虑减少外债的借入,防止利率支出增加,减少企业现金流。2、如果有迹象表明即将进入减息期,企业应尽量进行短期贸易融资,减少长期借款额,借入长期借款争取采用浮动利率。4.3.2利率风险对冲及案例分析对冲是指采取行动来降低或防范风险。目前,国外银行和金融市场已经开发出许多利率风险对冲的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期货、期权、掉期等。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远期利率协议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一种利率风险对冲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可以用来对短期利率风险进行管理,是针对短期借款或存款利率的远期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融投资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吸收了一般远期“锁定”功能、利率期货的“对冲”便利以及利率期权的“行权”功能mJ。某企业接到外商订单,由于完成该订单的流动资金不充足,因此计划在4个月后筹措2000万元的资金,借贷期为6个月。银行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为 东华大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5.31%,但有迹象表明,今后4个月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将有一次较大幅度的升息,估计为O.25%加.50%。企业若当期即借款,要多付3个月的利息费用:但若4个月后再借,又有利率上升的压力,徒增筹资成本,加大筹资风险。运用远期利率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先于银行签订1份“4比10”(即4个月后借入,借期为6个月)的远期利率协议,金额为2000万元,协议利率为5.56%;同时在通过银行,与A公司签订一份“4比10”的远期利率协议,金额为2000万元,协议利率为5.56%,企业做买方。如4个月后央行宣布利率上升至5.81%,企业如约向银行办理借款手续,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为:2000毒5.56%宰6/12=55.60万元。根据远期利率协议约定,企业可以要求A公司支付利率和约定利率的利差额,具体计算如下:2000事(5.81%.5.56%)宰6/12=2.5万元。通过远期利率协议,企业实际承担的利率为:f(55.6.2.5)/2000】串2木100%=5.31%。这说明,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利率协议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如果加大远期利率协议金额,企业还可能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当然,这要建立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成功预测利率调整方向和幅度的基础上。4.4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的整体构建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是一种风险管理机制,具体作用于企业外贸活动中各项的行为规范,企业通过成立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对外贸易的各个交易环节,严格执行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并应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金融工具,对外贸经营风险实施全过程的防范,达到“最低风险”和“最大销售成长”之间的平衡,以便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增加的目的。就功能而言,企业对外贸易中的经营风险防范体系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啪1,它们分别是:①对外贸易全过程的体系防范流程的设计;②专职的外贸经营风险管理部门的建立;③完善的外贸经营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④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应用。其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已经在上一小节中对外贸经营风险下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防范所涉及的管理技术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小节将主要侧重于体系构建前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我国企业外贸过程中通过应用该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外贸经营风险。该体系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可参考图3一l。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积极开拓争取优良外贸经营风险降低,账减少,利润增长图3—1外贸经营风险管理体系在外贸过程中的具体应用Figure3—1RiskManagementSyst伽’sPracticeintheFieldofInternationalTrade4.4.1体系防范流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经营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贸客户的信用风险、信贷融资的利率风险以及结售汇之前的汇率风险。其防范过程根据对外贸易实务流程,我们可以把企业对外贸易及经营风险管理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处理三个防范阶段(如图3—2)乜¨。①事前防范:即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指在正式交易(签约或发货)之前,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审查,对信用限额和信用条件进行的分析和决策,对汇率利率变化进行预测、对计价币种、价格和结算时间进行把握等。②事中管理:指发货之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对客户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对金融工具使用的选择等。③事后处理:即如货款发生拖欠以后,对案件的有效危机处理,包括债务分析、确定追讨方式、实施追讨等,以及结售汇后的后续市场操作。 东华大学旭日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t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处理t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术、金融市场操作等。汇率利率预测、选取金融工具等。t●l外贸经营风险管理制度图3—2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管理体系防范流程图Figure3—2theF10WchartforRiskManagementSyst伽ofInternationalTrade4.4.2企业对外贸易经营风险防范的组织设置和管理制度建设我们可以从外贸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不能很好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因为缺少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全面的管理制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定的管理制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这一小节中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建立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管理的专职机构【23l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是使企业规避风险组织化、制度化的前提保证,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技术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国际市场竞争及风险管理的要求。针对我国外贸经营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本文建议设立具备3项基本职能:信用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在其各自的管理职能内进一步细分各项管理职能的重点掌控职责。例如信用风险管理下的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拖欠处理小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下的技术分析、外汇市场操作、利率市场操作小组等。①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 东华大学旭口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门,从而有效的协调企业的出口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制定并实施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管理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风险。②将风险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风险管理部、外贸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可设计如图3.3所示(A:外部结构示意图)(B: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3外贸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Figure3—3O玛aniZationalChanofRiskManagementDepanmentilltheEnte叩rise 东华人学旭口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二)建立健全外贸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制度1、信用风险管理制度①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这项管理制度是指以外贸客户的信息管理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客户信息收集和整理、客户信息管理数据库建立、资信调查、客户信用分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最大的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客户的信用管理是信用风险防范的基础,盲目信任客户往往是造成日后拖欠甚至坏账的根源之一,因此客户的资信管理应经常化、制度化地进行。②建立客户授信制度授信制度是指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执行一套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包括信用申请审查、信用额度审核和交易审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信用限额的制定,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定量化的信用分析评估防范方法,形成企业内外的信用制约机制【241。通过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可以在对外贸易中明确和规范与客户之间的信用关系,从而有效地降低预期应收账款的发生率。目前在国外企业中,普遍实行以信用额度防范为目标的管理方法,“信用申请书"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管理工具,我国一些管理先进的外贸公司也已开始实行信用限额防范的方法,这种方式将成为外贸企业间普遍采用的规范性商业惯例。③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我国许多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比如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性,只是注重事后的追账,缺少事前和事中防范。在时间和风险防范上,忽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和实际账款的核算。我国企业应当分别建立应收账款预算与总量防范制度、账龄防范制度、赊销客户监防范度和欠款催收制度,对客户应收账款实行实时监控。当然企业在实行这套制度时,销售部可能会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因为对应收账款实行了严格的防范,外贸业务员的利益暂时受到一定的冲击,工作方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这种调整和制约是符合公司长远整体利益的,应当坚持。2、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在着手研究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案之前,需要结合自身的财 东华大学旭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务状况对风险的管理策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希望承受的风险程度。同时,要强化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和债务利率风险的管理,建立并健全企业领导人进行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健全企业汇率、利率风险防范的运作机制。出口企业在订立贸易合同时就应当考虑到汇率和利率的因素。具体来说,可以从计价币种、合同价格、结算时间等方面来对合同价值保值。通过多种方式或工具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减至最低。对申请外贸融资的企业则需提供风险管理预案,对企业领导人开展外币风险管理予以机制上的支持、加强会计审计等外部环境建设。外债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本企业的债务构成、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对外债的利率结构进行优化,防范因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汇率、利率变化带来的偿债风险,合理防范外债资金成本,避免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捌431。企业外债利率风险管理评价的标准是将外债利率风险防范在企业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而不应以账面盈亏为标准,其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经批准的外贸融资研究报告确定的外债成本。3、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有效评价制度为保证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用以进行评价的指标至少应该包括有关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等多个方面,以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反映风险状况。按照外贸企业的特点,企业还应该建立对于汇率波动损益、利率损益等开展外向型业务的财务指标进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因此,构建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效果评价系统,必须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和功能等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相关指标,构建风险防范效果系统的指标体系。4.5本章小结本章是全文核心章节,基于企业财务视角,使用客户信用分析评估模型,应用期权、期货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利率风险对冲手段防范企业外贸经营风险,构建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并通过对长虹案例、期货期权市场操作和利率对冲实践的分析和实际应用,将理论置于企业具体应用中,提高了本文理论的实用性。 东华大学旭日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第5章我国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的对策及建议5.1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出口贸易中的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出口贸易中外国买方信用风险为承保责任的一种信用保险,是一种政策保险。我国在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经办机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2001年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规避风险的途径,出口信用保险应该受到重视呻1。(一)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大出口创汇的保障。企业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如果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运送货物、提供服务、偿还借款等将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进口商资信不详,会带来进口商不开信用证、指示开证行开立“软条款’’信用证、旨在欺诈,开具假信用证等信用风险。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的过程,即是一个防范和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过程。首先,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承保前,专职市场调研人员凭借手中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料,包括与世界一些大的信息资信评估机构的电脑联网,要对交易双方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评定,为进一步评估出口业务的风险程度建立第一手资料,这就帮助外贸企业从源头开始防范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认为可保并承保后,随时跟踪买方的经营状况,一旦发现买方有信用风险的苗头,就会立即向出口企业提出停止合同后续交易等警示,帮助出口企业将风险防范在一定范围内,并将损失最小化。(二)投保出口信用险,利用“赔款的可追偿性",可减少和挽回出口中的部分直接损失。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已先后与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追偿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外贸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赔款的可追偿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就可主动大胆采取非信用证结算方式,进而扩大交易机会。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要占用进口方资会,且成本较高;而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信用力度明显不足,这使出口企业处于进退维谷之境。外贸企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二学位论文业若投保出口信用险,交纳很小比例的保险费,就可将选择非信用证支付方式时所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缓解进出口双方在选择结算方式时的争执,争取和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四、投保出口信用险,还可扩大出口方融资渠道,增强资本性商品出口公司的竞争力。机电、船舶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商品出口公司若投保出口信用险,将较容易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进而突破资金短缺这~瓶颈问题,充分发挥资本性商品技术、价格优势,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分庭抗礼。实践证明,出口信用保险己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保护伞和推动器。5.2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如何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选择合同货币法:在外贸合同远期收付汇中,争取收汇用硬币,付汇用软币;②价格调整法:如在进口时使用硬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可在确定价格时将进口价格相应压低;相反,如在出口时使用软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则在确定价格时可以将出口价格相应提高,把汇差损失分摊到价格中去。这一办法通常较多适用于成交后进口付汇或出口收汇间隔时期较短的交易;③加列复合货币保值条款法:用多种货币对合同计价货币保值,以求减少合同计价货币价值的波动幅度。应用传统的商业法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以合同双方的实力、对软硬币的判断为前提,因而很容易引起争执,影响交易进展;而且,一旦国际局势发生骤然变动,对软硬币走势的判断发生误差,就将形成外贸企业难以承担的损失‘491。5.3利用资产组合原理规避外贸经营风险根据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企业可通过经营全球化、多样化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也是我国外贸企业要采取大型联合经营模式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龙头老大——中化公司。已在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二级机构近四十个,其经营也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向以石油、化肥和橡胶为主的转口贸易、易货贸易、期货贸易发展;并积极开发相关的航运、信息、保险、高科技等领域,使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充分证明了业务全球化、经营多样化对分散企业经济风险的卓著成效。 东华大学旭FlT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5.4利用国际货物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在现货市场上,由于其价格机制调节滞后,使现货价格波动频繁,也使外贸企业对进出口商品未来的价格走势很难做到准确无误的判断,所以,外贸企业在经营中还时时面临着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而造成的风险。(一)国际期货市场为经营大宗农矿产品的外贸企业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避险机制和场所。首先,期货价格具有超前性,是众多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权威性预期,根据期货价格组织安排未来的货源组织和销售,可以大大降低外贸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其次,外贸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由于在期货市场上交易时,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而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和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又带有较强的趋同性,因此,就有可能通过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均等而相对”的反向操作,达到保持一定价值的目的。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己批准17家国有企业获得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资格,这将促任国内期货市场与境外期货市场产生联动效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期货交易在外贸企业经营中“稳定器”的作用将同益明显。(二)国际期货市场还为我国外贸企业参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提供了重要途径。国际期货市场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还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严格有序迅速快捷的交易,为社会揭示具有权威性、连续性、超前性的价格。首先,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成交价格是大量交易者共同公开竞争的结果,其成交价格极具权威性;其次,交易所标准化的买卖总在持续进行,使期货价格又具有连续性,能动态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期货价格反映了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看法,是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在当前市场的反映,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如果我国外贸企业能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就相当于参与了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了“主场优势"【50J。外贸企业是风险系数较大的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应用避险机制,采取立体风险防范措施,一定会帮助外贸企业在入世后,有效提高经营内力,成功开拓新市场,进而使我国外贸保持更高层次上的进出口平衡,保证更持续稳定的外贸顺差。 东华大学旭口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5.5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对我国企业在外贸经营过程中风险防范的对策提出建议,包括通过专业金融机构、企业经营策略选择、微观层面操作等方式,拓宽企业外贸风险防范的方法选择,使企业能够更全面的对外贸中的风险加以防范,降低企业损失产生的可能性或使企业发生的损失减至最低。 结论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改为登记和核准制,更多的国内企业可以参与到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去,这既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却也使我国的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更为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是基础管理落后,又由于国际市场上外贸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外贸基础管理滞后于相应风险防范的要求,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证明,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系统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是有效控制外贸经营风险、降低企业风险损失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从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三大风险作为企业财务视角的着力点,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加以分析,运用信用评估模型、期权、期货和等金融工具构建风险防范模型,而后提出企业外贸经营风险的防范体系。笔者认为,通过企业外贸经营风险体系的构建,对外贸活动予以全程防范,如对外贸客户的信用加以评估、结算之前的汇率风险规避和利率对冲等措施,能够将企业的外贸经营风险降低在最低限度。本文采用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活动自身的特点,尝试从企业财务视角构建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单单针对我国企业外贸经营中的单一风险类型进行研究,也不是将其过程中的所有风险相提并论,而是选取基于企业财务视角这一具有针对性的角度,对外贸经营中的三大风险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整体构建企业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既较为全面又不失针对性。二是本文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具体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将文本中的各种主要风险防范手段用于实处,增加了本文的实际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何结合具体的对象灵活的运用风险管理体系和各种方法的实践操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下一个问题。需探讨的问题主要有: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国家各项经济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外贸经营风险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实施应用;如何建立适用于各种风险偏好不同企业的外贸经营风险防范标准;以及如何完善本文中的外贸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使其适合不同行业领域自身的风险特征和发展规律等等。 参考文献1宋哲明.风险管理:非金融风险.五南图书.台北.20002葛文雷.财务管理.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3Gleason.J.T.财务风险管理.宋丙颖等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4Smith.M.L.RiskM锄agementAndIIlsuraJlce.McGraw-Hill.200145C小阿瑟.威廉斯,迈克尔.L.史密斯.风险管理与保险.马光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AnowK.J..EssaysintheTheory0fRiskBearing.NOnhHoUand.19717布赖恩.科伊尔.利率风险管理.中信出版社.2003‘8林钧跃.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9张茂荣.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经济师.2004(11)1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200511吴汉嵩.加快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企业经济.200“6)11金锡万.企业风险防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2CreditRiskModeling:Cun.entPraCticc锄dApplication,Balll【forIlltemationalSettlements,塾!!P;碰望凸6凸型:坠!墨!Q兰g13赵曙明,杨忠.国际企业:风险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Cheung,M.T.,Yeung,D.A.Nonrandomwalktheor),Ofexch舳geratedyn锄icwithappliCationstooptionpricing.stochasticAmalysisandApplicatio嬲.1994(12):141.15715Eiteman,DavidK.MultinationalBusinessFin觚Ce.ALddison-W色sleyPublishingCOmpany.199216张礼卿.汇率制度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7胡曙光.利率理论与利率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韦禅娜.当前利率风险管理现状难点及对策.南方金融.2004(3)19魏彬.利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其存在形态.财会通讯.200l(3)20ClarkeBriaIlw..HandbookofIntematiOnalCreditMaIlagement.触dershot,En醇and.Brookfield,Vt.,USA:Gower.199521Ad锄,TimRene.RiskManagementandtheCreditRiskPremium.JoumalofBankingaIldFinance.2002(26):243—26922李宗怡.信用评级制度分析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海南金融.2001(4) 参考文献23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24ClarkE,kvasseurM,RousseauP.IIltemationalFin锄ce.Chapm柚卸Hall.199325K觚un90S.,Sh釉aS..EvaluationofaDecisionSupponSystemforCreditM孤agementDecision.DecisionSupportSystem,2001(30):419-43626金锡万.企业风险防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7张鹤.赊销⋯一赊销管理与回款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28王晶琪,张鑫.外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3)29X.Chen,C.Un,W.Y-e.CreditEvaluationBasedOnBPNetwofk.JoumalofSystemsEn酉nee咖g.2002(17):570-57531R0ssDonaldG.,PikeRichardH..ExportCreditRisksaIldtheTradeCreditO骶r:SomeCanadianEvidence.J0umalofMultinationalFin卸cialManagcment.1997(7):57.5932YWang。Ente叩riseCreditM孤agementResearch.EastChinaEc:0nomicMaIlagement.2003(17):57-5933Chen,Mu-Chen,Hu锄gShih-Hsien.CreditScoringa11dRejectedInstanccsReassi印ingthrougllEVolutiona巧ComputationTechniques.Expon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2(24):433—44134Madura,Je任.IIltemationalFin锄cialManagement.WbstPublishingC0mp锄y.1992’35Jia,Nmin,Dyer’JamesS.MeasureofPerCeiVedRisk.Joumal0fM锄agementScience.1999(45):519·53236严复雷.从四川长虹巨额坏账看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积极影响.2005(4)37周瑞平.浅谈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财会月刊.2002(8):28—2938Shapiro,砧aIlC.Multi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lyn觚dBacon.199239杨胜刚,姚小义.外汇理论与交易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40LamontO.InvestmentPlallts锄dStockRetums.J0umalofFin卸ce.200041Lien,D,Tse,Y瓦.Hed西ngDownsideRiskwithFuturesContracts.AppliedFinaIlcialEconomics.2002(10):163-17042Jones,EricT.HedgingForei印ExchaIlge.JohnWiley&SonsInc..198743王红.浅谈企业利率风险管理.市场周刊.2005(10)44DowdK.AnIntroductiontoMarketRiskMeasure.JohnWiley&SonsITD.2002.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