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十首足矣教案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

ID:33671253

大小:60.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_第1页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_第2页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_第3页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_第4页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南]十首足矣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首足矣》教案【教学口标】1、知识目标:背诵十首唐诗,理解十首唐诗蕴含的人性美和人文关怀。2、能力口标:通过品读、赏析,培养学生品味教材的能力,欣赏课文独特的视角,理解作者倡导人们注重传统文化精华的用心。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读唐诗、悟唐诗、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屮华民族文化精华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屮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感。【教学重点】背诵十首唐诗,理解十首唐诗蕴含的人性美和人文关怀。【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和行文特色,结合现实理解文章主旨。【教学方法】竞赛法,朗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瀚的唐诗星空,星光灿烂,群星璀璨,仅见于《全唐诗》一

2、书,就有23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作。其中李口、杜甫的诗名纵贯占今、名震中外,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口居易、李商隐、杜牧等诗人在齐口的诗歌领域独树一帜、异彩纷呈。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却认为:读唐诗十首足矣!那么这十首唐诗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这十首小诗能代表唐诗精华?下面就让我们-•起走进刘心武的《十首足矣》,感受其小的真谛。二、作家作品简介。刘心武,当代作家。曾当过屮学教师、岀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轲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短篇小说代表作述

3、冇《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黑墙》《白牙》等。屮篇小说代表作冇《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冇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意蕴深厚。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90年代Z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屮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三、阅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基本信息要求: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圈划出十首唐诗的作者及篇

4、名。2)请分别找出表达作者对十首唐诗观点的语句,。学生阅读课文Z后,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整体感知文本。第一轮比赛请口选代表说出十首唐诗的题目。第二轮,请□选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每首诗的作者及题目。(估计一位同学难以完成,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查漏补缺)第三轮,请小组每个成员背一首诗。(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待定)最后一轮,各组派最“高手”说喜欢的一首诗,简述理由。竞赛小结(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能说不会写,写错别字,漏写,忽视书名号)四、诵读诗歌,研读课文,设置问题思考。1、为什么把《游了吟》列在榜首?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

5、早已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慈母”这一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经过作者的阐释,显得更形象、更博大、更具体。诗中蕴含着崇高的人性美。a从《清明》《静夜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幺?从《清明》屮,我们可领悟到一种温馨的人性,想到陌生人Z间的亲切和谐相待。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一•种如画如乐、明丽清新的境界,同时也蕴含着-•种温馨的人性,体现岀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对《清明》的理解,作者并没冇拘束于诗意的阐释,而是紧接上段屮的社会现实屮亲情相残的例子,引申到行途屮的陌生人Z间的这种亲切相

6、助的友情,使人们对现实小的罪恶更加深恶痛绝。从《静夜思》屮,能领悟到对乡情、亲情的热爱。这首诗由诗意联想到家乡父母亲情,联想到心怀乡情乡恋者,一定不会去虑待亲生老父老母。生养我们的是父母,这种血脉关系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都无法改变的。作者从人的本性谈起,更加有力地说明社会上某些人虑待父母的人的良知淡化,人性的淡化。a从《登鹳鹊楼》和《乐游原》中能体味到什幺?从《登鹳鹊楼》,能体味到人生境界的宏廓;这首诗由登高远望喻指人生境界的宏廓,对人生追求的永无止境。从《乐游原》中能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攀,但是人生也是有限的;它写出了人生有限,不应该虚度年华。这两首诗在内涵上有有密切的相联之处。作者选这两首诗

7、连在一处体味,既贴切,又能给人以警示。这两种人生体验,能让人大彻大悟,再不会去短视谋利,以至贪欲难以满足。然而,人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本应该万分的珍惜;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却只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惜以身试法。因此作者由衷地感慨:那些虚度年华,利欲熏心的人应该多读些唐诗,感悟人生,珍惜年华。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4作者为什幺要把《春晓》《赋得占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