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平时作业1---4

物权法平时作业1---4

ID:33860449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物权法平时作业1---4_第1页
物权法平时作业1---4_第2页
物权法平时作业1---4_第3页
物权法平时作业1---4_第4页
物权法平时作业1---4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权法平时作业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权法平时作业一  刘云  2010年07月07日  文章浏览次数:56资源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大学 一、判断题1、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2、所有权是最充分,最完整的他物权.()3、物权具有独占性,因此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但可以有多个物权.()4、物权是人对物的统治,体现着人与物的关系.()5、物权的权利主体总是特定的人,而且义务主体也是特定的人.()6、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经过劳动加工后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有体财产,同时也包括某些有体和无体的自然财产.()7、物权的义务主体只要不干

2、涉物权人行使其权利就是履行了义务,并不要求义务人积极履行其他义务.()8、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是用益物权,例如地上权,典权,抵押权等.()9、物权的客体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种类物.()10、所有权的自物权,主物权,完全的物权.()11、物权的权利主体总是不特定的人.()12、物权的客体不包括行为和精神财富.()13、与债权相比,物权在同一物上具有优先权.()14、物权的保护方法限于物权的方法.()15、从物权客体划分,物权可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16、公民不得通过出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

3、用权.()17、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可由所有人按照有关规定有偿出让使用权.()18、土地使用者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处罚19、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20、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权一律由国家无偿收回.()21、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

4、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一律不得提前收回.()二、单项选择题1、依照民法理论,物权的核心是()A占有权B使用权C支配权D处分权2、在地役权法律关系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A地役权是为特定人设定的B地役权是为需役地设定的C地役权可以是有偿取得的D地役权也可以是无偿取得的3、甲企业将其房屋一幢转让给乙企业,由此发生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其实现方式为()A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B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并经公证机关公证C到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并在土地使用证上作变更记载D到土地管理部门

5、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更换土地使用证4、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应有()A企业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国家5、下列有关典权的判断正确的是()A典权的客体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B典权可以有期限的限制,也可以没有期限的限制C典权人的占有可以是直接占有,也可以是间接占有D典权的成立不以支付典价为必要6、在地役权法律关系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地役权具有可分性B地役权是为特定人设定的C地役权是为需役地便利而设定的D地役权不具有从属性7、为避免绕远,与邻人协商通过其土地直

6、接到达自己的土地,该项权利属于()A相邻权B地役权C地上权D土地使用权8、下列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标的物既可以是国有土地,也可以是集体土地B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都有使用期限的限制C国有土地使用权不能转让D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包括出让方式和划拨方式二种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物权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有()A典权B地役权C国有土地使用权D采矿权E农村承包经营权2、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是()A地上权B地役权C留置权D典权E承包经营权3、下列关于农地

7、承包经营权的说法,正确的有()A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可以是集体所有的土地B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可以是国家所有的由集体使用的土地C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是在他人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D农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和发包人通过合同来设定的E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四、名词解释1、物权法定主义2、物权行为3、物权行为无因性4、物权的追及效力5、物权形式主义五、问答题1、土地征收与征用有何区别?2、所有权有哪些积极权能,各有何含义?3、概述物权请求权的意义、根据与种类六、案例分析1、甲于8月1日与乙签

8、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50万;于8月2日与丙又签订同一买卖合同,售价60万;于8月3日与丁又签订同一房屋买卖合同,售价70万,并于当日与丁一起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后乙、丙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确认甲、丁转让房屋行为无效。问:乙、丙之请求是否于法有据?本案应如何处理?2、甲、乙之间订立一份木材买卖合同,约定交货方式为代办托运。合同订立后,甲委托运输公司丙运至乙处。在运输过程中,丙故意损坏承运木材。问:针对丙的行为,哪些人可以提出权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