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教案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

ID:33890800

大小:91.0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1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课内容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瞅、钊”2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作者。结合预习,理清文章脉络。难点:分析重点句子,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前置性作业:1.课文按顺序,冋忆了李大钊同志、、、的情景,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的伟大精

2、神和面对敌人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与深切的。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和开头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写的好处是。3.我读懂的句子:。感悟: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由单元整组导入。1.教师播放“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导入。2.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3.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冋忆4.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学生读题。学生质疑: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自读课文,整

3、体感知。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2.读书反馈。(1)读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多音字)书籍抽屉严峻瞅了瞅披散散步勉强待了一会儿含糊、尖锐、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2)读题,说说自己对课题都有了哪些了解。(3)整体感知。师:女儿李星华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哪些事?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师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理序。)师:(指板书)同学们,其实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向我

4、们讲述了发生在父亲李大钊身上的故事。看来,大家已经对课题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真会读书。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读词。读题,说说自己对课题的了解。浏览课文,简述课文的内容。三、交流课前收集资料。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生平。师:同学们,对于李大钊这个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们都可能不太了解。我和大家一样,我也作了预习,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些资料——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和作者一块回到那令人难忘的

5、岁月。1927年,有大批的革命党人被反动军阀杀害。看,在当年执政府门前的石栏上还依稀可见斑斑的血迹。李大钊在他短暂的一生屮共写下577篇文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初步了解李大钊。这是他在狱中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看,他的字迹依然是那么清楚、工整。这是敌人绞杀李大钊时用的刑具。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40分钟,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那一天,是1927年4月28日。四、独立阅读,走近人物内心。1.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我当学生的时候读过,当老师以后也读过,但每一次读,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2.小组合作:(

6、1)细细读文,他说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令你感受最深?一边读,一边做批注。(2)小组内优秀交流。(观点鲜明)按照要求小组合作。五、集体交流走进人物内心。(一)学习“被捕前”这部分。(课文的第二一一七自然段)1.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学生扣住段屮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1)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上挂至课文的2-6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局势

7、越来越紧张”和父亲态度的对比,感受人物的内心。(3)引导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学生此吋表达的是自己读书后的感受,观点可能不太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少说空话、套话,要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预设如下:——由“坚决”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2.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一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

8、生命更重要的人。(二)学习“被捕时”这部分。(课文第八一一十七自然段)1.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走进人物内心。师:“不慌不忙”。同学们,“儿声尖锐的枪声”父亲是听见了,他也看到了女儿充满恐怖的目光。可他“不慌不忙”,想象一下,他当吋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生:他的心里早就做好了牺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