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

ID:54968313

大小:15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25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1页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2页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3页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4页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调整第三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梦想与追求”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诗,表达了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我的小桃树》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犟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古诗《乡村四月》中,诗人翁卷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有赞美之情。“语文乐园”中有了解成语出处及历史背景,有体会句子语气。习作以“大人的烦恼”为题,让学生练习写记人的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大人

2、的生活,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深入体会、领悟文本的内容与情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结构。3、联系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过程与方法:1、立足于整体把握、应用教材,围绕单元主题组织教学活动。2、课堂上,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运用个性化阅读的方法体会文章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著的追

3、求。2、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单元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寓意。2、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悟读。课时安排:7、在山的那边2课时8、我的小桃树1课时9、犟龟1课时诗词诵读乡村四月1课时语文乐园(三)4课时15个人调整7、在山的那边 教材及学情分析:《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歌,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想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本诗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山”和“海”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相

4、对形象把诗人的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在教学时,首先,要通过充分朗读,理解诗句的含义。其次,要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词句。然后,要借助背景资料,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要联系生活实际,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目标:1、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2、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3、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

5、“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的南方,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

6、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3、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三、朗读、分析第1节诗。1、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感情来,体会作者感受)简介作者,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后面表达的深刻含义。152、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合作学习。(1)这一

7、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童年时)(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3)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四、重点词句的理解。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望山那边

8、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4、“给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