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ID:34047679

大小:10.6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03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54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材料和方法1.2.2.预后判断指标术后生存时间(postoperativesurvivaltime,PST)被用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PST是从患者术后至最后随访结束或死亡的时间。按时间分为1年生存组,3年生存组及5年生存组。1.2.3.临床表现首先根据肿瘤位于颅内及脊髓内将病例分为两组,然后再分别对颅内及脊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1.2.4.影像学表现将病例分为颅内组和脊髓组,分析现存术前影像学资料,其中颅内组CT32例,MRl38例,脊髓组MRll6例。主要对肿瘤

2、的密度、信号均匀度、肿瘤边缘清晰度、瘤周水肿情况、强化程度进行分组分析。1.2.5.肿瘤部位本文将室管膜瘤分为颅内与脊髓两大类。其中颅内室管膜瘤又分为幕上与幕下两类。幕上室管膜瘤分为脑室型和脑实质型,前者又可分为侧脑室与三脑室两型。脊髓内室管膜瘤按发生部位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及骶尾段。1.2.6.肿瘤大小根据影像学检查测量与手术中确认,按肿瘤最大径计算,以3cm、6cm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1.2.7.组织学类型本文中按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2000年)将室管膜细胞肿瘤分为:粘液乳头状室

3、管膜瘤和室管膜下瘤(WHOI级);室管膜瘤(WHOII级);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WHOIII级)。1.2.8.手术切除程度本组切除程度根据脑胶质瘤切除程度分级:I级肿瘤扩大切除或瘤床周围术中病理检查无肿瘤细胞。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材料和方法Ⅱ级肿瘤全切仅限于显微镜下,术中没有病理学证实手术区全切肿瘤;Ⅲ级肿瘤全切但重要神经功能区疑似或有少许肿瘤残留(不超过瘤体5%):Ⅳ级肿瘤大部分切除,切除肿瘤约80%以上;V级肿瘤部分切除或活检。1.2.9.辅助综合治疗放射治疗:患者术后2~8周,采用C

4、o.60或6MV-xray照射,根据肿瘤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局部照射、全脑或全脑脊髓轴放疗。全脑或全脑脊髓轴放射剂量DT30一-40Gy,肿瘤局部小野追加至DT40--一60Gy,分次剂量为1.5~1.8Gy,每周3.-一5次。化学治疗:采用VM(替尼泊苷)静滴。每个疗程总剂量为500mg/i,3"--5天期间给予,每4"--8周或待脊髓恢复后重复8~12个疗程,CCNU(洛莫司汀)静滴。成人和d,JL均按体表面积80"~100mg/m‘,间隔6~8周重复10~12疗程。1.3.统计方法采用SPS

5、Sl1.5软件包处理,包括Kaplan—Meier'、法生存率计算,log·rank检验、配对妒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4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结果2.1.年龄第二章结果本组颅内室管膜瘤38例,年龄最dx3岁,最大57岁,平均发病年龄29.31±13.64岁。其中儿童6例,成人32例。脊髓室管膜瘤病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9.71±12.44岁,共16例。图2及图3分别统计了各年龄段的病例数,在本组病例中均以成人为主。图2.颅内初发室管膜瘤各年龄段病例数图3.脊髓初发室

6、管膜瘤各年龄段病例数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结果用log.rank检验对本组颅内室管膜瘤儿童组和成人组与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相关分析,表l中分别对不同年龄段室管膜瘤患者的1年、3年及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按Q=O.05水准,发现在颅内室管膜瘤病人中,年龄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

7、96,按a=0.05水准,说明尚不能说明患者的年龄与肿瘤的复发无显著差异性。以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患者的年龄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按Q=0.05水准,P>0.05,尚不能说明患者的年龄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性。以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患者的年龄与肿瘤位置进行分析,儿童组共5例发生在幕下(85.7%),成人组共12例发生在幕下(38.7%),结果P(单侧)=0.032,按Q=0.05水准,P<0.05,可以认为年龄小的患者肿瘤发生在幕下的可能性大。2.2.性别颅内室管膜瘤男

8、22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1:0.73。如表2所示,分别对患者的性别与生存率进行统计,以患者的性别为参考因素与患者的预后进行log-rank检验分析。按Q=0.05水准,P>O.05,说明性别与颅内室管膜瘤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性。脊髓室管膜瘤男8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1。对患者进行随访至今,尚没有死亡病例的报道,故在此不对脊髓室管膜瘤病例与生存率之间进行分组统计。6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结果表2不同性别的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用log.rank蝴本组54例患者性别与5年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