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

ID:34048611

大小:147.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_第1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_第2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_第3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_第4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1期干旱地区农业研究Vol.23No.12005年1月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Jan.2005①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122,3李丽霞,郝明德,张春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3.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以18年苜蓿施肥试验为基础,对苜蓿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苜蓿连作中不同施肥处理植株N含量差异不显著,植株P含量明显增加;单施磷肥不能明显改变植株K含

2、量的动态变化。轮作条件下,不同生长年限的苜蓿地上部分N含量均按同一趋势递减,而P、K含量的变化不一致,植株K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关键词:种植方式;苜蓿;N、P、K含量;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S5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601(2005)0120090205  苜蓿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目前,我国苜蓿种37.0mgökg,有效磷含量为2.0mgökg,速效钾含2[1,2]植面积达665万hm,占饲料作物面积的1ö4。它量为129.3mgökg,海拔1200m,年均降雨578.5富含蛋白质,优质干草蛋白质含量达20%~22%,mm,年均气温9.1℃,无霜期1

3、71d,属暖温带半湿是一个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源,每年生物固氮可产纯润大陆型季风气候。供试土壤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2氮220~670kgöhm,是一个巨大的生物氮肥库。随典型土壤。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牧草的营养价值和产1.2 试验设计量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洪斐等对天然草地牧试验于1984年布设,分轮作试验和施肥试验,草进行了三年检测,发现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生36个处理,3次重复。本试验选取了其中的3个苜蓿[3~6]育期而呈现规律性变化;白玉龙等的研究表明,连作施肥处理(对照、单施磷肥及氮磷有机肥配施)四种豆科牧草的蛋白质含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和苜蓿-小麦轮作中的4个处理(1、2、3

4、、4a生苜关,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蓿),于2002年采集不同生育期的苜蓿植株样品进[7]含量与初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翁森红等对豆科行分析。作物三个生育期游离氨基酸积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8]2 结果与分析研究,指出游离氨基酸可作为抗旱指标;李玉山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苜蓿生产力动态及水分生2.1 连作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9]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还有人对混播、间作、增由于苜蓿在不同生育期的生理及代谢特征不[10~12]施钾肥等的产量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N、P、K同,尤其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同化物运输和分配是苜蓿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它们是提高产量、增强

5、的不同,导致植物体内N、P、K含量的变化。18a生抗性的关键。我们对长期定位试验苜蓿连作、苜蓿-苜蓿的植株N、P、K含量在随生育期变化的同时还小麦轮作中的苜蓿N、P、K含量随生育期的动态变因施肥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牧草地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1.1 苜蓿连作条件下植物体内N素的变化 不施肥(CK)、仅施磷肥(P)或施氮磷有机肥(NPM)条1 试验条件与研究方法件下,苜蓿通过固氮作用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氮素水1.1 试区概况平,为自身生长提供充足的氮源,植株不缺氮,体内试验区设在陕西省长武县十里铺塬地上,试区氮素差异不显著(表1)。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为粘盖黑垆土

6、,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5施肥处理间苜蓿N素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苜蓿固gökg,全氮含量为0.57gökg,土壤碱解氮含量为氮作用的结果。苜蓿不同生育期N素含量(表1)差①收稿日期:2004204207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413);国家科技攻关(2001BA508B18)作者简介:李丽霞(1979-),女,山东东营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第1期李丽霞等:不同种植方式下苜蓿地上部N、P、K含量的动态变化91异

7、显著,营养生长期与初花期、盛花期、收获期之间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苜蓿在不同生长时期的N营N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初花期、盛花期与养需求不同造成的。收获期之间差异极显著,初花期与盛花期之间差异表1 连作苜蓿施肥及生育期N含量差异性比较Table1DifferenceofNforcontinuousalfalfawithfertilizationandgrowthstagesN平均含量差异显著性N平均含量差异显著性处理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