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ID:34074944

大小:98.6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3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广于'广之'广而”等虚词的用法。2.理解木文写景抒悄的特点。堂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串利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重点:1.感受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吗法。2.抓住“乐”字,基木理解课文内春。教学难点:1.理解木文呆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体会“醉”与“乐”Z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耍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

2、诵的幺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木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乂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屈宋代散文家Z首席。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來他考取进上,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Z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

3、得到过他的栽培。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來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彫响。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Z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三、写作背景:范仲淹侶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1;[诬陷排挤。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右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笫三年(1046年)

4、,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2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四、整体把握:1.教师范读课文,之后订正字音,然后学牛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句。3.文章结构:(1)层次: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2)线索:滁州——琅瑯山——泉水——亭一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A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

5、同乐)(沉醉)五、课后作业:1.完成书后习题一。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内容分析:1.第一自然段:(1)滁州的地理特点?明确:“环滁皆山也。”(2)西南诸峰的特点?明确:“林壑尤美”。(3)琅哪山的特点?明确:“蔚然而深秀”。(4)亭的位置?明确:“临于泉上”。(5)“来饮于此”中“此”指?明确:醉翁亭。(6)自号醉翁的原因?明确:“饮少辄醉,而年乂最高”。(7)划分层次:第一层:亭的自然坏境。(……醉翁亭也。)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Z酒也。)(8)描写角度:视觉角度:俯——仰空间角度:远一近;大一小;整体一局部一个体(9

6、)第-•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一垠珈秀色图一酿泉流水图一溪亭展翅图。(10)小结:总写醉翁亭秀丽的口然坏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总:。2.第二自然段:(1)本段描写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明确:本段描写朝暮、四时Z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奇洁,水落而石岀”;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7、。(2)朝暮景色的特点?明确:“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3)春夏秋冬景色?明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4)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明确: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彖,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呆。(5)“乐亦无穷”的原因?明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Z景不同”(6)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8、。1.笫三自然段:(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明确:为了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囤,并蕴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