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ID:34141058

大小:520.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_第1页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_第2页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_第3页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_第4页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法学廊日,一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山口厚金光旭译一、序、目针对实质违法性的理解,日本刑法学受到德国刑法学的影响,一直是围绕结果无价值与行。,是指对侵害或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利益为无价值这一对概念来展开讨论的结果无价值即法益这一结果所进行的否定性评价而行为无价值,是指对行为本身所进行的否定性评价。一般认为,借助这一对概念来展开讨论,有助于揭示违法性的实质。本文亦试图以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为视角,通过对以往年的回顾,来介绍一下在日本刑法学中对违法性理解的。另外,本文虽然侧重介绍的是,演变过程日本刑法学对违法性理解的演变过程但通过这

2、一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从上一世纪年代末一直到今天的日本刑法学整体的发展潮流。在以下的阐述中,我按照日本刑法学中的一般性的称呼,将注重行为无价值来理解违法性的见解称之为行为无价值论。相反,将注重结果无价值来理解违法性的见解称之为结果无价。,,因为,这两个学说的对,值论最初结果无价值论这一称呼带有某种贬义的意思立首先是由注重行为无价值的见解对原有学说展开批判而形成的,即批判原有的学说将犯罪的实质理解,这种对犯罪的。,为法益侵害只是看到了结果无价值的一面理解不够全面但在今天结果无价值论这一称呼本身已不带有这种贬义的意思,支持结果无价值论的学者本身也堂

3、堂地宣称自。己的观点是结果无价值论二、行为无价值论占优势的时期至年代中叶为止—上一世纪年代末期,可以说,在违法性的理解问题上在日本刑法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是山口厚。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金光旭日本城蹊大学教授“本文为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山口厚教授在年月日北京大学授予山口厚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仪”。式暨北京大学刑事法论坛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强调行为无价值的行为无价值论其原因很复杂大概可以列举以下几点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在上一世纪年代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是道德主义的立场,即在违法性。。,的理解上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这一立场在二战后

4、仍被延续下来了具体讲在年代以前,在学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小野清一郎博士,将法的本质理解为道义,强调通过刑法来树立和维护国家的道德秩序,由此将违法性理解为道义性。小野博,士的弟子团藤重光博士在年代和年代可以说是在日本刑法学界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刑法学者,而团藤博士的学说中,也多。即团藤博,虽然从法益侵害的观点来理解犯罪的见解多少少仍保留了道德主义的倾向士认为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以此不能揭示犯罪中的规范性含义,基于此,团藤博士对法益侵害才是犯罪的本质这种。,所谓违法性,不单纯是意味着形式立场采取了批判性的态度按照团藤博士的观点上的违法,而是意味着在实质上违反

5、整体的法秩序,这归根到底意味着违反法秩序赖以存在的社。,,会道德规范但团藤博士同时也认为违法性并不直接等同于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只是在道德规范足以支持法秩序的限度内,才能将违法性与社会道德规范视为一体而且,在违法阻却的场合,团藤博,。,士认为行为不一定完全符合道德的标准可见团藤博士并没有像小野博士那样一味地。,,强调反道义性但即便如此在强调仅靠结果无价值无法全面理解违法性强调违反社会道德伦,。团藤博理这一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上团藤博士的学说中渗透着浓厚的行为无价值论的色彩士的学说在这段时期的学术界与司法实践中可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完全可以说,团藤博士

6、的学说奠定了。上一世纪年代后期以后的日本刑法学的基础,行为无价值论的另,。,其次一个源流来自德国的目的行为论的影响在德国将目的行为论加·。,,不应只作为因果过程来把握,而应该和以体系化的是汉斯威尔翠尔教授他主张对行为。,该行为所追求的目的相联系起来加以理解这一目的行为论对违法性是作如下理解的即不法内容不可能仅仅由发生的结果法益侵害来决定,只有特定的行为人的所作所为才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人所设定的目标、行为人在行为时的、,心理状态行为人的义务等要素与可能发生的法益侵害一道,共同决定行为的不法性。因此,所谓违法性,只能是对和特定的行为人相互联系起来的行为

7、所进行的否定性评价,不法只能是与特定行为人相关的不法。这就是目的行为论所提“”。,倡的所谓行为人违法论这一违法论给行为无价值赋予了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即使不存在结果无价值,只要存在行为无价值就可。以肯定犯罪的成立这一在德国展开的目的行为论,在、、日本得到了平野龙一博士平场安治博士井上正治博士等极富影响力的刑法学者们的支持,在当时的刑法学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曾经提倡主观主义刑法学的木村龟二博士也一改以,可见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影响之大。,目的行为论在福往的立场而转向支持目的行为论其后田平。,博士的倡导之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福田博士也和威尔翠尔教授一样

8、将违法性理解为行为人违法性,主张并不是所有法益侵害都构成违法,只有那些不具有社会相当性的法益侵害才构成违法在评价违法性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