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

ID:34231314

大小:6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_第1页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_第2页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_第3页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_第4页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结束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百日共修—上师开示百日共修—上师开示(07年1月26日)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百日共修快要结束了,在百日共修里我们都学了、修了很多法门,对大家的帮助和利益很大。现在看起来,你们变化都很大,都有很大进步,都有不同层次的成就,这就是佛法的力量和功德。我们修习的都是正法,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正法学到底、修到底,扎实系统地学,认真老实地修,一定要学会、一定要修成,之前不能放弃,不能欺骗自己。一定要修到位,一定要达到要求和境界,这才是修成。那些特别高深的法,都是

2、不让你执着,直接让你一切放下的。大圆满法也是,禅宗也是。但是一下子就不执着,一下子就放下一切,哪有那么容易?谁能做到?只有最上等根基的人才能做到,一般的人不可能。禅宗的境界相当高,大圆满的境界仍然高,但是我们能达到么?一开始就不执着,连想学修的念头都没有,怎么学啊?怎么才能修成啊?不可能的事。这些都是最高的层次,最高的境界,不可能直接达到。所以我们首先要执着,执着出离心、菩提心,通过执着的修法最后达到不执着的境界。一定要先把这些基础的修法修好。根本不会站,怎么跑啊?地基没有打好,却想盖楼,这不是闹笑话么?现在很多人都说

3、,“要不执着!”然后也不取舍因果,也不持戒律,随随便便的。已经造业了!弥天大罪!佛法里讲,这是最大的罪过!这里有个误区。你真正开悟了证悟了,真正达到那个境界,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真正能把握住了,那个时候你才可以这么说,之前是不允许的。一定要按上师说的做。基础的修法都没有修好,不可能修成那些正行的修法。很多人学这个学那个,根本没有基础,直接修那些最高深的法,这是修偏了,学偏了,你根本不会站,怎么可能会跑呢?我们在百日共修里,学的、修的主要都是前行的修法,都是基础的修法,把这些都修好了,修正行的时候很快、很简单。大圆满法的

4、立顿法和顿超法,就是立即、顿时让你成佛,让你证得圆满。那个时候没有程序,没有次第,不要很长时间。但是你的相续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现在很多人都看那些高深的法,自己想学、想修,这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按次第来修,把基础修好,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我们这次为什么搞百日共修?就是针对这个情况。百日共修里面学的比较系统,修的比较有次第。这次参加百日共修的人,都有不同的变化和不同层次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修的都是正法,我们如理如法学、修,所以才有这个结果,然后我们再坚持下去,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佛。轮回是苦海,没

5、有丝毫的安乐,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你好好地学习佛法,好好地修持佛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之前不可能。你觉得快乐,也是暂时的,不可能是有永久的。你真正能够懂得了佛法,你真正得到了佛法,那个时候才能活得轻松自在,才能活得快乐幸福。这些世间的财、权,都解决不了问题,也不可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你没有修行、没有成就,这些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压力、一种痛苦,所以不要只追求那些。不学佛,不修行,就不对了。我们现在学的、修的,都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点点也不会耽误你工作和生活,但是你要会学、会修,你得有

6、修行,如果你真有修行,那个时候不会耽误的。如果觉得自己的学佛修行耽误了工作和生活,还是没有学好、没有修好。一定要好好观察一下自己修持的这些方法,好好地调整,才会好,才不会有矛盾。我们经常说的不执着,不是不让你想,而是不让你执着。很多人一听说不让执着,就不敢想这个、不敢想那个,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如果任何思想和概念都没有、什么也不想就变成傻子了,那是最笨蛋、最愚痴的人,也很容易修偏。真正证悟了,那个时候多么地自在,多么地圆融。如果你会想、但是不执着,那才是最有智慧、最聪明的。放弃是罪过,放下才是对的,但是现在人都分不清

7、楚。如果你真正放下了,什么也不用放弃,那个时候一切一切都是你的。没有放下的时候,你一切一切都要放弃,因为你心没有自在,都不是你的。你看,暂时这是我的财物、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过几天,过几个月,过几十年,就分散了,都不是你的了,都要放弃,连自己的身体都要放弃,一切一切都要失去。当你真正自在了,那个时候不生不灭,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什么叫大自在?你的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你的心是你自己的了。“我的心是我自己的呀,现在也是!”你的心不是你自己的!是别人的!你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为别人活着,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总随外境转动,没有自

8、由,所以活得累。心没有自在,不是自己的,那个时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如果你的心自在了,自己把握住了,想放开可以放开,想收回来可以收回来,心无边无际,无处不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关键是这颗心,一切功夫都下在心上。到底什么是出离心、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皈依、什么是发心,你先把这些弄明白,搞清楚,然后把这些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来。如果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