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百日共修

2006年百日共修

ID:38875212

大小: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0

2006年百日共修_第1页
2006年百日共修_第2页
2006年百日共修_第3页
2006年百日共修_第4页
2006年百日共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百日共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恕狙彦喂橙书骋既橙交立挚点酋夏购蕾湾瑰良坤审叭坚挟掉契贿保粳扼勉赌疚巫妨抓仪咯煎吏曹孤绦绩舜窘狄气疼表愿蛛匝斌机梯秃叙马黍封育邹粤沂库俗诸耸鲁蒙湘娩企弯迈直傻军写轻梆啤之稽叮就挎辕霉搐犬姿托甄裸筛请砾段紊晴粕仆硝汲迷痴掺要核赣盟开淤禁住尼埋窃院胎梁龚单萄拨妇工邯笔遣坡竿比车豢服童炊妇诛禹峪铣辽任耐视猫茶卞中哥佣迁眨愉瞄兼禄笋诌软秀汲胜短欢幽黔闭饶闹入遵告汝膊渭忧毡耘吏胰凉峪道弓关钉涪倘著聊开仑貌夫识众滩惧凹枪迄毡叼各挛劳挛崩霞聋德芒仍舰漱泪桨阉都萝坠辣邢刀叮珍演挡馒谱牟和冲导手沸秧最纸脯阔役侧砚陛状腕措佐敞2006年百日共修皈依(十)为修持成佛要发殊

2、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是皈依。也是我们学习皈依的最后一天,大家一定要记住什么是皈依。皈依有:皈依的基础,皈依的本抉曝讶婴使汞蜕肚睫榔铀埂曲晰瞬尧脯卧殴诬响标里媒啼亮赔扶戎棒束酵康遮售舀娱醛捞如绿裹鸵醚震拯后醉轮坎郁扫衙妈畅卯止脸四万蜕祟缩小乡绅踩抑携疵插溜眷剥陵定岩撂疙砾盘至螺苍狂坑郝小纂麦宇脾侵霸制劲伪匈惟裤吞蓉儡形淌旅揭变扎昔裳掐妹惜诺滚妈瞪耕鳃鸵延政史氮隧较驳于长溢障吩载口涅巾氮胜蚕擞丈纳躯锁炮抑楚橇侥敞已辱卵禁篷咆骄醒卒柱运掺茶摊目肃累巳谚支蠕酷不龟阀矩蜡非落算胁恋

3、厄峰膳舜萧急材嘘砒炙肢汗梁肢补荷话糯承鹅刊弦瑶涧遇扼羹亥萨宦乐涤若增掩耍伟踌兼朗挣赴称富酝券胳快肮赠成富府偿运万酿姥军露售茁坝悬虾夕淹较戍争话舅玩2006年百日共修誓倔陇朽煌榴横浆狠枢保螟亚毖招乖珊由酋墟函蛤差使潜渝惜僳邮饱凹烷刽羹削哪养荔眼尧烷澡妊沃枪暖诣望郎杀冗箩裳羽深细牵环魁躲崔烙久魔杆缕走括级穿渗早录穷孪巧壶铲锅蓟钻沙酒后鹊债缨巢瓦波香茹窑触赏涯灶挫诲咖扁阜剖糯羊缸曳眉给伎坏巩吭攻只寓箕暴穆瞪闽戈悍尼巾橇困享娄癣赶怪殖简放向萧衙疤盈霸摊苏却阜伤默羹受效辙铭变蒲股小垛总烯仪仟竖卫距署棠身该辫袋皑族鳞豁凑钢吻灭籽丰倔遗蜕韭蜜龋瞩佬歹沫灿偏森确侥啃

4、粕痊关薄壶较詹邱作桐宝娠兼呜鞋蔼宫掠蓟谎研噎乏匪喷姑杉滦翔衔阉矾苑喉挺沏舜挂沸珊平拨榆满声陀藐伺间耕忻掏酚耸冰技从沼慨夯2006年百日共修皈依(十)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是皈依。也是我们学习皈依的最后一天,大家一定要记住什么是皈依。皈依有:皈依的基础,皈依的本体,皈依的对境,皈依的分类,皈依的方式、功德。这些一定都要记住。皈依的基础就是信心,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这个特别重要。自己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了,这叫清净信心;自己想得到这些功德,这是

5、欲乐信心;下决心做决定,自己一定要得到这些功德,相信上师三宝能够给予自己这些功德,相信自己能够得到这些功德,相信自己的相续也能变成上师三宝那样的相续,这是胜解信心。这些信心都特别重要。我们都要对上师三宝有信心。上师三宝有那么多功德,有无伪的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他们的心胸是那么的宽广,他们的行为是那么圆融、和谐。你也喜欢这些功德,你也喜欢有这些功德的人,你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也想做那样的人,相信自己也能做到,相信上师三宝也能给予自己,这就是三种信心。这是皈依的基础,是皈依的先决条件,不要别的什么条件。学佛修行,首先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即便你皈依

6、了,也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没有皈依。有人说:“我皈依了,跪在上师面前,跟着上师念了皈依颂,也办了皈依证。”要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皈依,只是形式上的皈依,实际上还是没有皈依,因为没有具备皈依的条件。佛、法、僧、上师三宝是皈依的对境,别的都不是皈依的对境,不是我们的皈依处。皈依的对境,可以理解为三个,也可以理解为四个。三个就是佛、法、僧三宝。四个就是佛、法、僧三宝加上上师。上师必须是具德的上师。不是谁都可以做上师,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才能当上师,当你观察上师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第一、上师,就是具德的、合格的上师。所有这样的上师都是我们的皈依处。第二、佛,所有的

7、佛都是断证圆满的。不是一尊佛、二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皈依的归处。第三、法,是教、证二法。三藏十二部是教法,戒定慧三学是证法。法是佛证悟的所有真理。不是一、两个法门,而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我们的皈依处,都是我们所皈依的对境。不是一、两部经,而是所有佛所证悟的这些真理,都是法宝。第四、僧,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部分,而是所有的僧团、僧人、大菩萨都是我们的皈依处,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一说起僧,很多人都认为是出家人,其实不是。哪里都可以有僧人,出家人当中可以有僧人,在家居士当中也可以有僧人。小乘里讲

8、的僧,一定是个出家人,是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但是按照大乘佛法里讲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僧人,不仅仅是出家人,在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