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ID:34278690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_第1页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_第2页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_第3页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_第4页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摘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在控制餐后高血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降低即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

2、主要标志。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多发于青少年,占糖尿病的10%以下,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也就是说从发病开始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

3、占糖尿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状态。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迄今为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①双胍类(如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②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苯脲和妥拉磺脲)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第二代:格

4、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奇特(达美康)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③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去医院或药店拿药时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告诉医生或药剂师。④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

5、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的优点[1],成为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药物研究的热点。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1970年,Palus等首次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一系列结构与寡糖类似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抑制寡糖酶的活性。William-Olsson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环己糖醇及氨基糖构成的假双糖结构(也称acarviosine)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心所必需的部分,在假双糖结构的两侧或一侧连

6、接有不同数目的α-D-葡萄糖分子(见图1)。研究发现,化合物中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目与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强度有关(Stephen等,Drugs,1988年)。降糖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以及米格列醇的结构(见图1)也与这类同系物相近[2]。1、阿卡波糖2、伏格列波糖3、米格列醇图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Figure1Thegerenalstructureofa-glucosidaseinhabitors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及作用机制α-葡萄糖苷酶是一类能够从含有α-糖苷键底物的非还原

7、糖端催化水解α-葡萄糖基酶的物质的总称,在机体的许多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与许多因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密切相关[3]。α-葡萄糖苷酶同时参与了体内糖脂和糖蛋白的生物合成以及分解代谢过程[4]。凡是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可以使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须基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酶反应速度降低,能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而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炎症、癌变、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都和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有密切关系[5]。所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治疗很多疾病。2.1α-葡萄

8、糖苷酶抑制剂与糖尿病α-葡萄糖苷酶包括位于小肠腔的α-淀粉酶、小肠刷状缘的麦芽糖酶、α-糊精酶和蔗糖酶等。正常人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先经α-淀粉酶作用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α-糊精等,随后和蔗糖一起通过蔗糖酶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经肠壁细胞吸收而被机体利用[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可逆的占据α-葡萄糖苷酶与糖的结合位点,抑制α-葡萄糖苷酶催化多糖降解为单糖,从而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患者病友的餐后血糖浓度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