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ID:34332829

大小:192.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_第1页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_第2页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_第3页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_第4页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阿米替林与复方羊角颗粒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蒋旭九(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对11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片与头痛宁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片口服,两组病人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长期工作紧张、疲劳及心理诸多因素所致。患者常年头痛,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学习,从而造成或加重了已存在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笔者应用阿米替林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门诊患者,其诊断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人,男18人,女42人,年龄18—59岁,平均(3512.8)岁;对照组55人,15人,女40人,年龄岁,平均(36±11.5)岁。所有病人均在头痛的基础伴有不同组合的症状群即:焦虑、烦躁

3、、抑郁、易怒、头晕、头胀等。所有病例均常规行CT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排除青光眼、高血压病、颅内感染等其他器质性病变。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史及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头痛宁胶囊(每粒0.4克,西安步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2g,每日3次,阿米替林片25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片,每次30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给予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1.3疗效评价标准及结果结合孙传兴[1]关于紧张型头痛疗效评价标准。半年内无头痛发作为治愈;半年

4、内有头痛发作,但程度明显减轻,平均每月头痛天数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为好转;平均每月头痛天数比治疗前减少不足50%或症状有加重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治愈+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附表。表两组疗效对比例(%)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517(30.91)﹡18(32.73)22(36.36)35(63.64)△治疗组6036(60)17(28.33)7(11.67)53(88.33)注:两组治愈率对比,x2=4.66,﹡P

5、治疗组有3例出现乏力、口干,经停药1周后症状渐消失。对照组有4例出现轻微恶心,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2讨论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一方面与头痛部位肌肉紧张,肌肉收缩阻碍血流,产生循环障碍、乳酸堆积,缓激肽、5-HT等致痛物质积聚产生头痛;另一方面与长期不良心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产生大量肾上腺素、5一HT、神经激肽、PG—E[2,3]等缩血管物质,使血缩,血流速度变慢,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组织缺血缺氧,致酸性代谢产物等致痛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积聚,产生头痛。此类病人大多有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症状,他们往往以头痛为主诉,头痛本身和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既

6、为病因,又可成为相互加重和诱发因素。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剂,既有抗抑郁作用,又有抗焦虑作用,能改善紧张型头痛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从而阻断了头痛与抑郁、焦虑之间的恶性循环,改善睡眠,同时其本身也有镇痛作用,而增强疗效。复方羊角颗粒为中医治疗头痛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羊角、川芎、白芷、川乌等,具有平肝、活血、散寒、镇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该药能使舒张状态的脑血管收缩,亦能使痉挛状态的颅内血管扩张,维持血管舒缩的功能平衡,双向调节患者血浆5一HT水平,对患者脑血流供血不足、血管阻力大、弹性差、血流缓慢等异常表现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头痛患者的其他主要症状如眩晕,心烦、失眠、多梦等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7、因而其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且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参考文献】[1]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二版.北京:对比∥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20.[2]陈宝田,朱成全,谢炜,等主编.头面部疼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3]周光斗,刘振华,陈骏抛,主编.临床神经疾病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