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2##

陈情表教案2##

ID:34366515

大小:67.6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5

陈情表教案2##_第1页
陈情表教案2##_第2页
陈情表教案2##_第3页
陈情表教案2##_第4页
陈情表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情表教案2##陈情表教案2陈情表•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读懂课文,把握其行文层次,体悟其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情真理切的特点,是学习的重点。课文虽文字质朴无华,但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诸多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难

2、点。解决办法1.对词语作分类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并作积累。2.反复诵读,要求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3.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体悟文旨,掌握课文结构。•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一)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李密《陈情表》受人推崇。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

3、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二)、作者及背景简介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

4、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侍祖母甚孝,以“孝”名。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贤能。晋立,为安抚蜀汉旧臣,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文中作者用了不少委婉之词,比如不说“父

5、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如“猥以微贱”“犬马怖惧”“伏惟”等,以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面表明自己的心迹。特别到结尾处,简直是含泪哀求的语气,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忠爱之情溢于言表,出现在武帝面前的俨然是一个活脱脱的忠臣形象,终于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就应从感情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的内容和表现技巧,而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文”了。忠孝两全是《陈情表》的中心,这种

6、封建意识本不足取,但由于这篇文章语文恳切,文笔委婉,记叙详尽,说理周密,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三)、解题1、《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编者萧统(501-531)是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武帝长子,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昭明文选》是萧统招聚文学之士编纂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十八类,七百五十二篇。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

7、、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唐代以诗赋取士,士子必须精通《文选》。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说。2、本文选自《文选》卷三七,'‘陈”是陈述的意思,表,是一种体,一种奏章,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0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这是全文重点。二、疏通、诵读、积累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放课文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诵读、感悟,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

8、导: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