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

ID:34398956

大小:315.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_第1页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_第2页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_第3页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_第4页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t海毽谯毹译shanghatJ。H㈨IojTⅢsfntt"sf。rSⅢnc㈣dTechnolog,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司显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275)[摘要]文章以理论研究中描写和解释的充分性要求为标准,从语篇的视角.首先对现有翻译技巧研究作了简要评连,在此基础上,接着对包括加注、改写、语篇重构等内在的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一一进行描写;最后,以对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的阐释为例,论述了从语篇的层次对翻译中的各种技巧和方法的解释曲需跳出肚往单一的语言和文本本身,而需在包括原/译文交际意图、文本类型、译又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期待视野等多维的视角展开

2、.这样才有望达到或接近达到解释充分性的理论目标。[关键词]语篇;描写;解释;翻译技巧[中暖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o一614l(2004)02—0。08一04中国传统译论对翻译操作层面所依赖的种种技巧或方法素来予以格外的关注.与对翻译标准的探讨合在一起,则几乎成了我国传统译论的全部关怀(司显柱,2002a),成绩斐然。不过,审视本领域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少,如已有对各种翻译技巧、方法的归纳、描写更多地局限于孤立、静止的词语、句法层次,从而表现出:(一)描写不全面.许多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被译者经常采纳的技巧、方法未被纳入翻译技巧研究范畴

3、,这尤其表现在未从翻译的实际操作单位——语篇的层面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纳的方法予以描写;(二)解释不充分,对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意译的阐释因囿于孤立的词、句视角,往往显得差强人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鉴于此,本文拟从语篇层面,在反思翻译技巧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基础上,对本命题进行新的探索。对任何学科的描写和解释,其充分性是衡量某一学科研究是否发达、成熟的标记。无论描写还是解释。既在一种学科的形而上的宏观层面推进,也需在形而下微观层面开展。自然,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对其探索和研究亦然,对翻译研究中的微观领域——翻译操作层面上方法和技巧的探索亦不例外。另

4、一方面,就描写和解释两者间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秉此思路,依据先描写后解释之序,我们先从描写的角度审视和推进翻译应用研究领域的技巧研究。受中国传统哲学重术轻学从而表现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上强调务实和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杨自俭,2002)之影响,传统译论向来对翻译的各种技巧和方法的应用性研究情有独钟,予以格外的关注:出版了大量的“技巧”著作,发表了太多“方法”文章,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浏览此类成果,发现它们或引经据典,罗列名目;或按部就班,似应有尽有一一目义、词法、句法,成语以及辞格的层面,对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做出归纳和描写。如在词法翻译下,

5、分别归纳和描述了“对等译法”、“具体译法”、“抽象译法”、“增词译法”、“省词译法”、“合词译法”、“转性译法”、“换形译法”和“褒贬译法”等9种方法;在句法翻译下梳理了“换序译法”、“断句译法”、“转句译法”、“合句译法”、“缩句译法”、“转态译法”和“正反译法”等7种技巧。真可谓事无巨细。不过,从描写充分性(descriptiveadequacy)的角度审视,上述对译者在翻译时所采纳的各种手段、方法或技巧的归纳、描述,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受结构主义语言观所主导,囿于静态的语言结构平面,限于句子及以下层面,未能从语言交际的实际存在形式~一语篇的视角予以开展,从而将本应

6、归人翻译应用研究范围诸如“加注”和包括“改变源语语篇体裁形式”、“转换人称”和“改写”等在内的“目的语语篇重构”等表现形式纳入翻译方法和技巧描写的视野。我们认为之所以要从语篇的层面开展对表现于目的语篇重构中各种技巧、方法的描写.在于语言实际的存在形式是语境中的语篇,而非孤立的词和句。翻译,作为一种跨语/文化交际形式必然在语篇的层面上进行(司显柱,l999,2003)。因此。虽然我们并不反对,也理解基于视角、目标以及方便的考虑而将研究对象——词语和句子从其所在的母体——语篇中抽象、剥离出来,但从根本上说来,这种见木不见林[收稚日期]2003—1202[作者简介]司显柱

7、(1962).畀.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功能语言学,英汉语比较。·8·万方数据的先天不足必然注定了对研究对象。~翻译技巧描写结果的以偏概全,无法达到描写充分性之日标。从语篇的角度研究翻译舀先要了解语篇的生成与解读机理。简言之,作为人类利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单位一~语篇,其生成与理解是以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估量为基础。这里的认知环境可以分解为非语言知汉与语言知识两大模块。前者涉及语篇建构与解读过程中作者、读者(译者)的百科知识和逻辑知识,而后者则指语篇编码与解码时所遵循的包括连贯性、衔接性、意向件、ar接受性,信息性、互文性、情景性等在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