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

ID:34419913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_第1页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_第2页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_第3页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_第4页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上善教育”的理念体系(一)核心理念——上善若水以水为载体,开展“水品”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指引了一条未来发展之路。为此,我们确立“上善若水”作为“上善教育”的核心理念。(“水品”,即水德。)“上善若水”是老子对水的品质的高度概括,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上,最。“善”取义于教育,包含善良、美好、善于、擅长等含义,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行为。“上善若水”,追求的是如水一样的美好品质。“上善若水”,要求学校教育追求如水之“上善”,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要求教师形成如水的师德师能,博学善

2、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真诚的爱善待每个学生,尊重、关爱、相信、发展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崇善好学”,善于修德、善于求知、善于健体、善于尚美、善于合作、善于实践,思维像水那样深沉,交友像水那样相亲,言语像水那样真诚,办事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像水那样待机而动。学校鉴于与珠江流域、江水之间的密切关系,根据地域特色和水的属性,提炼出“水之八德”进一步拓展延伸“水品”的内涵,使之成为学校“上善教育”特色文化的重要链接。要求全校师生具有水润育万物的奉献之德,奔流不息灵活变通的进取之德,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水准持平

3、的公平之德,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虚怀若谷大道无为的谦虚之德,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德,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这对师生的为人处世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核心理念是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哲学思想,是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确立“上善若水”的核心理念,不仅契合学校地域文化特征及学校特点,也是为了在今后的校园中营造“水品文化”,弘扬“上善精神”,追求“上善境界”,从而树立起鲜明的学校战略个性,最终建成“上善”之校。(二)办学理念系统1、校徽设计(另案)2、校训:向善向上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

4、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向善、向上”是对“上善若水”大义的挖掘与提炼。取义于教育,善,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行为;上,指要求高、质量高,攀登高峰。向,志的趋向,指努力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向善,让人拥有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的胸怀——心地善良,有仁爱心、正义心、责任心。向上,让人能够如水般自强、如水般坚韧、如水般灵动——志存高远,有活力,有执行力、意志力、创造力。向善是对美好德行的

5、追求,向上则是进一步对卓越品质的追求。3、校风:谦和协进谦和。水性谦和——水不与物争,行为谦而有内涵。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张扬,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谦和即谦逊平和,是一种一心向善、心如止水的境界。出自《晋书·良吏传·邓攸》:“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谦,不骄不躁,谦谦有礼。和,含有和蔼、和气、和善之意。谦和体现在学校中,是谦虚,是和谐,是师生关系和美和洽。谦和,师生要做到虚怀若谷,又要和他人

6、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协进。水的凝聚力极强,容汇百川,聚力强势,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遇洞则穿,遇隙则渗,遇阻则绕,勇往直前,“千条江河奔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这种凝聚力量、奔腾不息的品性延伸到教育,可谓“协进”。协进,即同心协力,共同进步。师生要顾全大局,相互关爱,和谐相处,团结协作;要坚定信念,追求卓越,开拓进取。4、教风:至爱博识至爱,到达爱的境界。水最有爱心,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水是生

7、命之源,孕育万物,滋养生灵,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从不彰显自己。爱,放之教育,是师德的核心,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将爱心、耐心、关心注入到学生心田。博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水的博大,启示教师要“博识”。博识,指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作为教师,应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8、具备大学问。至爱、博识,要求教师德才兼备,既有人格魅力,又有学识魅力。5、学风:善思灵动水善于变化、灵活。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夏为雨,冬为雪。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陡峭为瀑,深而为潭,浩瀚为海。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放之教育,学生也要如水般,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善思、灵动。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