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

ID:34498200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7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_第1页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_第2页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_第3页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_第4页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词中的情景关系琐谈襄阳纪委程元银一、总说以景写情是诗词最常见最主要的抒情手法。关于情与景,在古人今人的诗话、词话及文艺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有:意与境、神与形、意与言、味与韵、旨与象、虚与实、我与物、内容与形式等。这每组词语的含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定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反映。诗词中的情景关系同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绘画理论等多种学科密切关联,本文试图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些观点来讨论这一问题。窃以为,情与景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看作哲学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起决定性作用,一定的主观情趣是对一定的

2、客观物境的反应,同时思想感情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反作用。本文所指的景,泛指诗词中描写的各种物境,它属客观存在,形象、具体、鲜明;所谓的情,泛指诗歌中透漏出来的诗人的各种心理感受,属于主观意识,它抽象、概括、虚化。二、情随景走与景跟情来1、情随景走情随景走,也叫做“因景生情”,就是先写景后抒情,所写之景为引发所抒之情。这里景和情是先后关系或因果联系。关于情随景走,有的是诗词的前半部分侧重写景后半部分侧重抒情,有的上一句写景下一句抒情,有的一句诗里前半是景后半是情。李白的《静夜思》是最典型的先景后情诗。因为看到“床前明月光”,

3、而自己客居在外,孤单悲怆,由是产生凉意,以为地上结了一层霜;抬头望见明月,马上想到这轮明月同样照临家乡,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里,诗人的感情由周围的景物刺激而产生。虽然这种情感早已潜藏着,但从客观上即从诗的内容来说,毕竟是先景后情,景是因,情是果,情是对景的反应(当然不是消极的,或者仅仅是生理上的反应),景的状况决定情的性质。2、景跟情来景跟情来,也叫做“移情入景”或“缘情设景”,即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加诸景物之上,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它在时间上或者文字表述上是先情后景。柳永的《雨霖铃》即是这样:“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

4、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然诗词的抒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写景,但景跟情来之景是因为上文所抒之情而引发的,故在形式上可以说情是因景是果,情决定景,景受制于情。这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反过来影响了他所描摹的自然景物,对客观物境起的反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诗人根据个人需要而自由地驾御景物,使之人格化,使其为自己的诗作服务。三、触景生情与借景表情1、触景生情触景生情之景是亲目所睹、亲耳所闻、亲身所历之物境,而不能是其他什么。触景生情是诗歌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彭德怀有诗《故乡行》曰:“谷撒地,薯叶枯,青壮

5、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彭总在那个特殊年代,目睹广大农村的凄凉景象,痛感极“左”思潮的危害性,而发出忧国忧民的强烈呼喊。2、借景表情相对于由所见闻所经历的真实景物而引起情感的触景生情,借景表情的景则非实有,而是从别处“借”来的。有想象之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借想象的景物来抒情,王国维称之为“造境”,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来制造物境。有联想之景。诗人对过去接触过、感知过的物境产生回想,描写那时的景物来抒发目下的感受。一些怀人、怀古、咏史诗多如此,比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比方之景。有

6、些事,诗人不便或不能直接说出,就借助另一件事来打比方。像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秦观的“落红万点愁如海”即如此。有的代人言。仅从文字上看,诗人不是写的自己,而是写他人的生活感受。像东汉人徐干的《室思》、唐人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即如此。有的只写物件。此类诗好像完全是在描写花鸟草虫、锅碗瓢盆之类,而不露出任何直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字眼。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陆游的《咏梅》词即如此。以上的借景抒情,其所写之景突出的表现是“虚”,再就是所抒发的感情比较曲折、含蓄,不易把握。四、景情同步与景情异步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对于比较类

7、似的物境所引起的诗人的心理感受应该大体上是一致的。《文赋》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就是说诗人的心理反应应该有相同的一面。或者说,“喜气写兰,怒气写竹,”当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同时,则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也大体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壮阔的景象抒发豪放的情怀,以优美的景物来刻画悠闲的情致和细腻的心思等。或者以乐情来造乐景,以哀情来造哀景。此谓之景情同步。反过来,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飞动的景象写平静的心情,以静谧的物境写激荡的心情,则属于景情异步。《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8、霏”,可谓典型的情景异步之作。五、同景异情与异景同情1、同景异情对于同一景物的描写,不同的诗作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是谓之同景异情。下面看几首描写荷花的诗。王昌龄有《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中写荷叶色彩鲜艳,写采莲女活泼可爱,表抒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和热爱生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