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位与语篇建构

述位与语篇建构

ID:34512768

大小:260.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述位与语篇建构_第1页
述位与语篇建构_第2页
述位与语篇建构_第3页
述位与语篇建构_第4页
述位与语篇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述位与语篇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4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Vol.28No.42005年7月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July2005述位与语篇建构12张俊,苗兴伟(1.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2.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述位是主位结构中实现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功能成分之一,在语篇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主述位结构中,它是最具信息价值的核心部分,它蕴涵丰富的信息类型,是语篇信息建构的重要资源;它使语篇中各主位所设定的意义维度和范围具体化和明晰化,使语篇主旨得以实现;它的内容随语

2、篇的发展而相应变化,使语篇各类模式得以建立和发展。关键词:述位;信息;语篇主旨;语篇模式;语篇建构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22X(2005)0420012205RhemeandTextConstruction12ZHANGJun,MIAOXing2wei(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Shan

3、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Prov.,250100,China)Abstract:Rheme,asoneofthefunctionalpartsofthematicstructurerealizingbothideationalandinterpersonalmeanings,playsasignificantroleintextconstruction.Itprovidesanimportantresourcefortextualinformationconstruction,asitcontainsthemos

4、tinformativepartofthethematicstructure,conveyingavarietyofinformationtypes.Itspecifiesandarticulatesthesemanticdimensionandscopesetbythethemesothatthetextpointcanbeconveyed,andfinally,itscontentchangeswiththedifferentphasesofthetextdevelopment,enablingtheestablishmentandreali

5、zationofthepattern(s)intext.Keywords:rheme;information;point;patternsoftext;textconstruction0.引言位、多项主位和句项主位(clauseastheme)。此从语篇建构的角度看,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是外,主位还可细分为概念主位、人际主位和语篇主语言以外的意义资源;语篇意义则是概念意义和人位(Halliday,1994;Thompson,1996;Eggins,1994)。然际意义最终得以语篇化(textualization)的语言内部而,述位却仅是“除主位以外

6、的信息成分”(the意义资源。主位结构作为语篇建构的语言内部资源remainderofmessage),学界对其可能包含的信息成之一,其功能成分主位和述位共同参与语篇建构。分(概念的、人际的或语篇的)未做细致的分析。但是,功能语言学家对述位的关注似乎远不如主在一般情况下,述位往往是小句信息的主要来位。尽管主位推进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aneÍ,源,是语篇建构者对信息进行整合编排的主要手1974;Fries,1983;Nwogu,1990;赵建成,1993等),但段。如:在语篇建构中起重要作用的述位却未受到应有的关(1)注。本文考察作为语篇建构资源

7、的述位。Ialsowouldliketogotoashelteredworkshop.1.述位与语篇的信息建构themerheme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中将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Martin,1992:439)进行组织与整合,并最终在语篇中得以体现的重要例(1)的主位为“I”。但是,起连接作用,手段。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主位细分为简单主表达语篇意义的“also”,传递人际信息的“would收稿日期:2004-12-09作者简介:1.张俊(1971-),男,四川三台人,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

8、语言教学;2.苗兴伟(1967-),男,山东沂源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篇分析、语用学、功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