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

ID:34525022

大小:213.7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7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_第1页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_第2页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_第3页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_第4页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大学国文的教学意义-以黄宗羲原君一文为例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論大學國文的教學意義-以黃宗羲〈原君〉一文為例論大學國文的教學意義-以黃宗羲〈原君〉一文為例鍾宗憲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提要關於大學國文課程的價值與意義,乃至於實際教學的操作,一直都有討論的空間存在。其中有任教者的堅持與妥協,也有各學系專業領域的考量,以及學生學習的心態反映。本文以輔仁大學國文教育的宗旨目標為基礎,以明末清初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原君》一文為例,由結構分析、情意詮釋諸面向陳述個人教學淺見,並論及大學國文的教學意義。關鍵詞:國文、語文教學、大學教育、文章結構、教學方法、原君47銘傳大學2006國

2、際學術研討會(應用中文組)──國文教材教法之學理與應用壹、前言何謂「國文」?這個行之已久的語詞,本來是可以不必再去多做討論的。但是近十幾年,在教育改革的不同立場與觀念的衝擊之下,「國文」一詞的內涵,乃至於「國文教育」的使命,突然變成一項非常值得反省的課題。從單純的顧名思義來理解,「國文」應該指的是本國語言、文字、文學、文化的總稱:語言是藉由語音的聲響來溝通與傳遞的示意性工具;文字是藉由字形符號來表示語音的另一種溝通與傳遞的示意性工具;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性與社會性的表現;文化則是語言、文字、文學的共通背景。所以

3、「國文」是一個總稱,是環環相扣而層次分明的概念性綜合體。從大學校院的學系名稱來說,以小學師資培養為前提的師範院校(即改稱之後的教育大學),將相當於「國文」教師培養的科系稱為「語文教育系」;以中學師資培養為前提的師範大學,將相當於「國文」教師培養的科系直接稱為「國文系」;其他大學則將「國文」的學科稱為「中國文學系」,或是另有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台灣文學系」。稱之為「語文」,稱之為「國文」,一方面固然是因著小學教學科目為「國語」、中學教學科目為「國文」的關係;另一方面應該是實際表現體系性分級教學的階段進程。小學教育

4、以基本的本國語言運用和書寫表達、文字閱讀為教育目標,中學教育則漸進地擴及於本國文學閱讀和文化涵養為教育目標。相對應於這樣的認知,無論是「中國文學系」或「台灣文學系」,都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文學系」,而應該是「中國文」學系或「台灣文」學系。當然,稱「國文」也好,稱「中國文」或「台灣文」也罷,確實都必須以語文能力的養成與反映作為根基。其中又難以避免的涉及於「國學」內涵的問題。高明先生曾經將「國學」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為考據之學,即基礎之學。包括:考文字之學、考文獻之學與考文物之學等。第二類為義理之學,即思想之學。包括:

5、傳統的經學、儒學、子學、玄學、理學,以及佛學、現代新哲學等。第三類為經世之學,即應用之學。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如天文學、曆學、算學、農學、政治學、經濟學、兵學等。第四類為辭章之學,即文藝之學。包括:文學與藝術,如詩、賦、詞、戲曲、散文、小說、書法、繪畫、雕塑等。「國學」是本國學術的總體,並不應當與「國文」畫上等號。但是如前所言,「國文」也不應當僅止於文藝之學中的「文學」一項,畢竟「國文」必須涵括「文化」於其中。「文化」是「國文」與「國學」之間若即若離的關鍵所在,其分合的原則,事實上也和「國語」、「國文」的

6、關係一樣,在於體系性的階段進程重點不相同。本文以討論大學一年級必修的國文課程相關問題為核心,所要強調的意見就在於:如何從體系性的階段進程概念來反省大學國文教育?大學國文教育的目標48論大學國文的教學意義-以黃宗羲〈原君〉一文為例與內涵,又應該如何進行商榷?最後以明末清初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原君》一文為例,陳述個人的教學淺見。貳、從高中文言文教材比例的調整問題談起自從教育部公佈新修高中國文課程綱要,將文言文教材比例由過去的65%調減為45%,立即引發各級學校國文教師的討論。如果我們客觀的反省這個問題的根源,應該

7、在兩個主要部分:一是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為何?二是修改文言文比例的意義為何?從第一個問題來看,現行的「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中,目標列有五項,其大要分別是:提高語體文能力、培養文言文閱讀興趣、研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增進文藝欣賞與創作能力,以及熟習應用文、書法與語言表達。這五項目標,直接與文言文教材問題有關的是第二、三項。而第二、三項的目的是:「增進吸收優美傳統文化之能力」、「培養倫理道德之觀念、愛國淑世之精神」。換言之,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除了閱讀、欣賞、寫作之外,尚有文化傳承、道德培養與國家意識養成等意義與價值

8、在其中。「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文字載體,也是傳統語文的精華所在,因此在教育的進階設計上,分別是高一55%、高二65%、高三75%。反映出來的教育理念,即將文言文研讀能力,作為語文程度高下的標準,同時也視為吸收文化能力的評斷依據。從這個角度觀察,將文言文教材比例由過去的平均65%調減為45%,事實上意味著對於高中語文教育要求的降低。在社會語文能力遽降的情況下,這樣的下修動作是否合宜?抑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