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

ID:34554584

大小:23.87 MB

页数:685页

时间:2019-03-07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_第1页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_第2页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_第3页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_第4页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医病机治法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代中医资料大全分享你好,我是逢原,你现在看到的这本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整理的。本人自学中医多年,耗时多年搜集珍藏了众多的中医资料,包括了目前已经出版的大多数中医书籍,以及丰富的视频教程,而这些中医资料,是博览群书,勤求古训之必备。只需要在下面输入你的邮箱并确认就可以直接下载中医资料:http://list.qq.com/cgi‐bin/qf_invite?id=03157beabc6d50e0b64029a2715966596d94dcac7ed0cfd7如果有你也喜欢中医,需要一些学习中医的资料;或者是学习中医的路上碰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交流;或者碰到一些疾病的困扰,需要求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

2、系我:一、发邮件:fyzy999@qq.com二、加我QQ/微信:2049346637三、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逢原中医,经常有中医文章更新。四、关注我的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049346637免责申明:所有资源均是网上搜集,本人收集整理这些中医资料,仅仅为了方便中医同道中人私下交流学习之用,不为营利,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任何涉及商业营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资源。私人微信号:2049346637公众平台:逢原中医[GeneralInformation]书名=中医病机

3、治法学作者=陈潮祖著页数=658SS号=10297713DX号=000001095418出版日期=1988年05月第1版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本电子书由东里书斋http://dlsz.5d6d.com/收集于网上,仅供学习参考,请勿作商用。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上篇总论第一章病机概述第一节病机源流一、发展简史二、存在问题三、发展方向第二节脏象学说是脏腑病机的生理依据一、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腑经络系统二、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精气三、升降出入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四、四时与五脏相应的天人相应观第三节构成病机的四个要素一、病因二、病位三、病性四、病势第四节脏腑病机与其它辨证体系的关系一、气血津液辨证

4、与脏腑病机二、经络辨证与脏腑病机三、情志辨证与脏腑病机四、六气辨证与脏腑病机五、六经辨证与脏腑病机六、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病机七、三焦辨证与脏腑病机第五节病机分析反映的共性一、结构系统与生理功能之间的整体联系二、五脏之间的协同关系三、脏腑功能与基础物质之间的关系四、基础物质之间的依存转化关系五、脏腑功能与基础物质的升降出入六、五脏六腑宜通的病理生理特点第二章治法概述第一节治法源流一、发展简史二、存在问题三、发展方向第二节治法与病机的关系一、根据六气病机产生的治法二、根据八纲病机拟定的治法三、根据气血津液病机产生的治法四、根据卫气营血病机产生的治法五、根据脏腑病机产生的治法六、根据五行理论产生的治

5、法第三章治疗原则与治疗大法第一节治疗原则一、治病求本,谨守病机二、病从浅治,迟则难医三、阴阳消长,治宜详审四、调理升降,以平为期五、病位不同,治法有别六、病性不同,施治自异七、邪正盛衰,攻补异趣八、微者逆治,甚者从治九、宜通宜塞,斟酌其宜十、标本缓急,有常有变十一、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十二、处方用药,当遵常法第二节治疗大法一、解表法二、涌吐法三、泻下法四、和解法五、温里法六、清热法七、升降法八、理气法九、理血法十、祛湿法十一、祛痰法十二、固涩法十三、润燥法十四、补益法第三节治法与方剂的关系一、依法立方二、依法用方三、依法释方四、依法类方下篇各论第一章肺系病机与治法第一节表卫失调一、外感风寒,辛温

6、解表二、外感风热,辛凉解表三、暑邪伤肺,宣肺涤暑四、外伤于湿,祛风除湿五、燥邪伤肺,宣肺润燥六、外中风邪,疏散外风第二节本脏自病一、上焦热毒,清肺解毒二、气分热盛,辛寒清气三、上焦湿热,宣肺化湿四、痰热壅肺,清肺化痰五、肺寒停饮,温肺涤饮六、水停三焦,开源导流七、肺虚失制,补肺摄津八、肺气不足,补肺宁嗽九、肺气不敛,敛肺止咳十、表虚不固,实卫固表十一、肺阴亏损,滋阴润肺十二、气阴两虚,益气生津第三节治节无权一、心肺虚损,补益心肺二、肺胃不和,宜通肺胃第四节肺系失和一、鼻窍失和二、喉咙病变第五节脏腑失调,表里同病一、脏病及腑二、腑病及脏第二章脾胃病机与治法第一节纳运失常一、食积停滞,消积导滞二、

7、寒湿困脾,运脾除湿三、湿热阻滞,清热除湿四、脾虚水泛,实脾利水五、痰饮停蓄,祛痰涤饮六、胃阴不足,益胃生津七、脾虚气弱,补气健脾八、中焦虚寒,温中健脾九、胃肠郁热,若泻郁热第二节统摄无权一、气不摄血,益气摄血二、脾不统血,温阳摄血第三节升降失常一、中气下陷,益气升陷二、清阳不升,升阳举陷三、浊阴不降,调中降逆四、升降失调,升清降浊五、脾胃气滞,行气导滞第四节传导失职一、湿热下注,清热止痢二、虚寒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