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ID:34561514

大小:2.1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07

上传者:U-24835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1页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2页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3页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4页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SIS0FDOCTOR(MASTER)DEGREE论文题目: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Theestablishmentofthelow--carboneconomyevaluationindexsystemandtheevaluationmethodinthecity院专系:焦!塾堂瞳业:篁墨銎鲎鱼墨猩学号:作者: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2010070396 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作者签名:室4廷整日期:垫丝年一j-,E1丑El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刻丝霞导师签名:兰!!!Et其11:鱼丛年三月兰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文论文摘要由于过度消耗各种燃料,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全球气温普遍上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各地的城市容纳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75%以上。因此,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亟需减少C02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而科学地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是一个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文献,探索构建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前提,从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城市低碳水平的测算方法出发,逐步明确低碳城市评价所包含的现实内容,从而对这些现实内容进行准确描述。本文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点,由此得出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根据构建原则确定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低碳经济水平的评价与测算,得出这四个直辖市的低碳水平,并根据各个地区城市的实际发展来分析测算结果出现的原因,然后给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五部分是从从现在现今国家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建设现代低碳城市模式提出对策建议。我国学者目前对于城市低碳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都还不太明确。不少城市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也是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本身就是创新;同时,本文新加入了低碳理念系统,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尤其对公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及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与调查,具有创新意义。本文最后以北京市的低碳经济发展为例,完善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进而保障城市的低碳经济得以顺利发展。主题词低碳经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对策分析第1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AbstractByover-consumptionoffossilfuelsleadingtoglobalwarminghascausedwidespreadconcemaroundtheworld.Globaltemperaturescontinuetorise,causingfrequentoccurrenceofnaturaldisasters.AccordingtoUNstatistics,theglobalcitiesaroundtheworldtoaccommodatemorethanhalfofthetotalpopulation,theemissionsofgreenhousegasesaccountedfor75%ofthetotal.刀砖refore.thecityneededtoreduceC02emissionsanddeveloplow-carboneconomytomitigateclimatechangeandensurehuman’Ssustainablehumandevelopment.However,scientificestablishmentofthelow-carboneconomicevaluationsysteminthecityisanimportantpremisefor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Referringtothe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literature,weexplorethe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oflow-carboneconomycitymodes.Thesystemofsustainabledevelopmentstartsfromthecalculationmethodofestablishingthelow-carbonlevelevaluationindexsystemandthecityoflow-carboncity,realitycontentsgraduallyclearlow-carboncityevaluationcontains,andaccuratedescriptionoftheserealcontent.Thepaperisdividedintofiveparts.Thefirstpartintroducestheconceptandcharacteristicoflow-carboneconomy,theimportanceofestablishingevaluationindexofcitylow-carboneconomy.Thesecondpart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sofconstructingtheevaluationindexsystem.Thethirdpartisconstructed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low-carboneconomyandusestheFuzz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evaluationandanalysis.,nlefourthpartisthecaseanalysis,throughtheevaluationoflow-carboneconomylevelofthefourmunicipalitiesBeijing,Tianjin,ShanghaiandChongqingdirectlyunderthecentralgovernmentandcalculatethelow-carbonlevel;andtoanalyzetheresultsofthereasons.Thefifthpartstartsfromthestatusof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fromthenationalpracticenowadays,thenhaveadefiniteobjectintheviewoftheconstructionofmodemlow-carboncitymode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hescholarsofourcountry’researchingofcityofthelow-carboneconomyisstillintheinitialstage.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low-carboneconomyisnottooclear.Manycitiespracticingtodevelopthelow-carboneconomyjustisaninnovation.Atthesametime,weaddthenewlow-carbonconceptsystem,settinguptheChinesepracticeoflow-carboncityevaluationsystemandhavetheinnovationsignificance.Finally,basedonthecaseofthe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inBeijing,perfectsupervisionmechanismofgovernment,marketandenterprise“TheTrinity'’,SOastoensurethelow-carboneconomycityCanbedevelopedsmoothly.KeyWordsLow-carboneconomy,Fuzz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EvaluationMethod,Suggestions第1I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目录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11.2.1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11.2.2低碳经济的特点⋯⋯⋯⋯⋯⋯⋯⋯⋯⋯⋯⋯⋯⋯⋯⋯⋯⋯⋯⋯⋯⋯.21.2.3低碳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41.3.1研究内容⋯⋯⋯⋯⋯⋯⋯⋯⋯⋯⋯⋯⋯⋯⋯⋯⋯⋯⋯⋯⋯⋯⋯⋯⋯。41.3.2研究方法⋯⋯⋯⋯⋯⋯⋯⋯⋯⋯⋯⋯⋯⋯⋯⋯⋯⋯⋯⋯⋯⋯⋯⋯⋯。51.3-3主要创新点⋯⋯⋯⋯⋯⋯⋯⋯⋯⋯⋯⋯⋯⋯⋯⋯⋯⋯⋯⋯⋯⋯⋯⋯.5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标准⋯⋯⋯⋯⋯⋯⋯⋯⋯⋯⋯⋯⋯⋯⋯⋯⋯⋯⋯.52.1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52.1.1简明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62.1.2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62.1.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62.1.3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62.1.4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原则⋯⋯⋯⋯⋯⋯⋯⋯⋯⋯⋯⋯⋯⋯⋯⋯⋯62.1.5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62.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72.2.1目标层的确立⋯⋯⋯⋯⋯⋯⋯⋯⋯⋯⋯⋯⋯⋯⋯⋯⋯⋯⋯⋯⋯⋯⋯72.2.2准则层的确立⋯⋯⋯⋯⋯⋯⋯⋯⋯⋯⋯⋯⋯⋯⋯⋯⋯⋯⋯⋯⋯⋯⋯72.2.3指标层的确立⋯⋯⋯⋯⋯⋯⋯⋯⋯⋯⋯⋯⋯⋯⋯⋯⋯⋯⋯⋯⋯⋯⋯72.2.4技术路线图⋯⋯⋯⋯⋯⋯⋯⋯⋯⋯⋯⋯⋯⋯⋯⋯⋯⋯⋯⋯⋯⋯⋯⋯7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3.1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层的明确⋯⋯⋯⋯⋯⋯⋯⋯⋯⋯⋯⋯..83.1.1低碳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93.1.2低碳技术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93.1.3低碳社会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103.1.4低碳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103.1.5低碳理念系统的构建及指标的选取⋯⋯⋯⋯⋯⋯⋯o⋯⋯⋯⋯⋯⋯113.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153.2.1层次分析法⋯⋯⋯⋯⋯⋯⋯⋯⋯⋯⋯⋯⋯⋯⋯⋯⋯⋯⋯⋯⋯⋯⋯.15第1II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3.2.2模糊评价法⋯⋯⋯⋯⋯⋯⋯⋯⋯⋯⋯⋯⋯⋯⋯⋯⋯⋯⋯⋯⋯⋯⋯.153.2.3模糊层次分析法⋯⋯⋯⋯⋯⋯⋯⋯⋯⋯⋯⋯⋯⋯⋯⋯⋯⋯⋯⋯⋯.154应用案例研究⋯⋯⋯⋯⋯⋯⋯⋯⋯⋯⋯⋯⋯⋯⋯⋯⋯⋯⋯⋯⋯⋯⋯⋯⋯⋯⋯⋯174.1对四个直辖市低碳经济水平的测算⋯⋯⋯⋯⋯⋯⋯⋯⋯⋯⋯⋯⋯⋯⋯⋯174.2对四个直辖市低碳经济水平的分析与建议⋯⋯⋯⋯⋯⋯⋯⋯⋯⋯⋯⋯..224.2.1对北京市的现状分析及合理建议⋯⋯⋯⋯⋯⋯⋯⋯⋯⋯⋯⋯⋯⋯.234.2.2对天津市的现状分析及合理建议⋯⋯⋯⋯⋯⋯⋯⋯⋯⋯⋯⋯⋯⋯.234.2.3对上海市的现状分析及合理建议⋯⋯⋯⋯⋯⋯⋯⋯⋯⋯⋯⋯⋯⋯.234.2.4对重庆市的现状分析及合理建议⋯⋯⋯⋯⋯⋯⋯⋯⋯⋯⋯⋯⋯⋯.244.3结合现实情况给出后续建议⋯⋯⋯⋯⋯⋯⋯⋯⋯⋯⋯⋯⋯⋯⋯⋯⋯⋯⋯245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及对策建议⋯⋯⋯⋯⋯⋯⋯⋯⋯⋯⋯⋯⋯⋯⋯⋯⋯⋯⋯⋯245.1加大技术创新,利用新能源⋯⋯⋯⋯⋯⋯⋯⋯⋯⋯⋯⋯⋯⋯⋯⋯⋯⋯⋯255.1.1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能源⋯⋯⋯⋯⋯⋯⋯⋯⋯⋯⋯⋯⋯⋯⋯.255.1.2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265.2节能减排,开征碳税⋯⋯⋯⋯⋯⋯⋯⋯⋯⋯⋯⋯⋯⋯⋯⋯⋯⋯⋯⋯⋯⋯265.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275.4提倡公众参与,改变传统方式⋯⋯⋯⋯⋯⋯⋯⋯⋯⋯⋯⋯⋯⋯⋯⋯⋯⋯285.4.1提倡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消费方式⋯⋯⋯⋯⋯⋯⋯⋯⋯⋯⋯.285.4.2转变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的低碳化⋯⋯⋯⋯⋯⋯⋯⋯⋯⋯⋯.295.5构建政策体系,营造低碳环境⋯⋯⋯⋯⋯⋯⋯⋯⋯⋯⋯⋯⋯⋯⋯⋯⋯⋯305.5.1完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305.5.2完善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306结论与展望⋯⋯⋯⋯⋯⋯⋯⋯⋯⋯⋯⋯⋯⋯⋯⋯⋯⋯⋯⋯⋯⋯⋯⋯⋯⋯⋯⋯⋯316.1结论⋯⋯⋯⋯⋯⋯⋯⋯⋯⋯⋯⋯⋯⋯⋯⋯⋯⋯⋯⋯⋯⋯⋯⋯⋯⋯⋯⋯⋯⋯⋯⋯⋯⋯⋯⋯⋯⋯..316.2不足与展望⋯⋯⋯⋯⋯⋯⋯⋯⋯⋯⋯⋯⋯⋯⋯⋯⋯⋯⋯⋯⋯⋯⋯⋯⋯⋯32参考文献⋯⋯⋯⋯⋯⋯⋯⋯⋯⋯⋯⋯⋯⋯⋯⋯⋯⋯⋯⋯⋯⋯⋯⋯⋯⋯⋯⋯⋯⋯⋯.33至更谢⋯⋯⋯⋯⋯⋯⋯⋯⋯⋯⋯⋯⋯⋯⋯⋯⋯⋯⋯⋯⋯⋯⋯⋯⋯⋯⋯⋯⋯⋯⋯⋯⋯⋯⋯⋯⋯⋯⋯⋯⋯⋯⋯⋯.36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37第Ⅳ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1引言1.1研究背景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资源消耗日益严重、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未来城市的发展必然面临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空间下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提出了至1U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的减排目标,并准备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将该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1]。我国政府这一具有实践意义的节能减排的目标的提出,很可能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一个以节能减排为前提,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城市的长期规划中。同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也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1]”。鉴于此,全国上下的许多城市针对国家政策制定了切合城市自身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成低碳城市的新目标和新举措。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建立低碳社区、低碳示范区,来起到宣传低碳城市理念的目的,还有一些城市通过引入新能源、新技术来降低现有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以此来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等等。但是,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或是标准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对一个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进行测算与评定,这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少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会对一个城市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起到指导性的意义,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出切合这个城市自身的政策建议。1.2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1.2.1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g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21。”现在,我们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已经延伸到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通过引入和使用先进技术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非常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并没有给出这一新名词的明确界定。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第1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I-3]。庄贵阳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I-4]”。这一概念的提出侧重强调低碳经济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作用,与目前国家提倡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付允等学者认为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5]”。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及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谢军安等认为:“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低碳化,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I-6]”。这一概念强调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大气中碳含量的动态平衡。鲍健强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17]”。它侧重强调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文明与社会文明相结合的变革。牛文元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8]。"这一概念重点在于强调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能源的高效利用用以到达一种人类的生态平衡。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I-9]。”它侧重强调了低碳经济的特点,不仅能够使人类减少碳排放而且能够在不影响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人类的生产力[10],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综合多方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界定,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人类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化。简而言之,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经济的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1.2.2低碳经济的特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前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生活水平的发展模型。较之以往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五大特征。第一,先进性。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较之前的传统经济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传统经济一般具有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特点,从而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并伴随有能源、资源的日益减少,可见,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很难继续下去[11]。因此,低碳经济这种更强调高的碳生产率并且低的污染率的发展模式更易被人类所接受。不仅使每单位碳所生产的产值更高,而且减少了向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排第2页,其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放量,因而不因减排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这种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具有非常明显的先进性。第二,全面性。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是集技术、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问题,涉及能源、产业、企业甚至国家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仅包括产业结构、能源安全问题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时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政府调控机制的完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都积极参与进来。第三,经济性。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体现在其发展路线和人们生活方式上,不应以减缓经济的增长和降低人类的幸福指数为代价,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终极目标,以节能减排为指导方向,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方法的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能够实现经济总量的可持续增长进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同时,我们应该在传统居民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发现新的节能减排的消费方式和生活领域,从而促进社会就业,增加经济效益。第四,技术性。低碳方面的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我们应在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新能源推广、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C02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能源效率技术等领域有所发展。国家应该积极给予技术支持,减少技术阻力,共同应对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第五,目标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以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温室效应为代价,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共同努力。鉴于低碳经济的各种特点,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低碳经济是对我们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践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城市是目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的积极实践。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型的发展模式,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与难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建立低碳城市的工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为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的低碳城市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2.3低碳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差距的有效控制,方便采取相应有针对性地措施,我们应该在明确低碳经济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一个可以科学有效地衡量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系统,即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果建立了这套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横向分析各第3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个城市距离标准的低碳城市的距离有多大,而且还可以纵向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领域在哪。国内外学者则主要从低碳能源、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社会,建立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城市规划以及公众参与等角度来进行低碳经济方面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工作。国外学者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对于如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能源消费角度、城市综合排放的构成角度、城市密度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以及城市社会建设的角度进行了低碳城市方面理论以及内涵等的研究工作[12]-[15]。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是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主要有:李晓燕、邓玲[16]把城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准则层由四个系统组成,分别为经济系统、科技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同时,指标层由二十多个指标组成。任福兵、吴青芳、郭强[17]构建了八个准则层,即能源利用结构指标、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农业发展支撑指标、科学技术支持指标、建筑支撑指标、交通支撑指标、消费方式指标和政策法规指标;指标层由五十多个指标构成。通过学者的不断努力对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果,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评价指标的完整性问题,由于指标不够完整导致不能较为全面地评价一个城市的低碳水平;其次是指标体系虽在理论上完善,但是数据采集困难,实际操作性不够[18]。因而,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城市的合理规划、节能减排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3.1研究内容目前,针对国家建立低碳城市的政策不少城市提出了建成低碳城市的长远目标,从而顺应国家政策号召。然而,这些城市对于低碳城市的定义与内涵,低碳城市都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在建立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不是很明确。基于这个前提,本文从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城市低碳水平的测算方法出发,逐步明确低碳城市评价所包含的现实内容,从而对这些现实内容进行准确描述。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点,由此得出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根据构建原则确定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分为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以及低碳理念系统,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分析;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低碳经济水平的评价与测算,得出这四个直辖市的低碳水平,并通对过实际低碳经济水平的分析提出综合性指导意见;第五部分从现在国际先进技术以及国家政策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建设现代低碳城市模式提出对策建议。第4页,共43页 重型丝鎏墨墨奎堂堡主堂垡笙茎塑立堡壁丝堑塑竺塑堡签墨竺塑堡垦茎堡竺查鎏堕至窒1.3.2研究方法在计算各个子评价系统的综合水平时,考虑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常与指标权重的确定、合并规则的选取密切相关,因而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各子系统指标数目均较多,这时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计算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时,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之所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因为在综合了多个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发现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各有利弊,然而将这二者结合便能讲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因素,并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层次结构,即通过两两比较其重要性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按照人们固有的思维和心理来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层次化、可量化。1.3.3主要创新点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第一次在英国政府文件中提到“低碳经济”这个词还不足十年,而且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也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尤其是对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想要建立一个城市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本身就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并且在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较为科学合理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这对于明确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中存在不足的领域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的另外一个创新点在于研究了国内外学者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市本身固有的发展现状,在传统意义上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和低碳环境四大系统的基础上,新加入了低碳理念系统,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尤其对公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及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与调查,从而对建立切合我国实际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并具有创新意义。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标准2.1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为了能够明确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哪些领域存在不足,进而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本文在综合了多个学者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建立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见解。笔者认为这一评价体系应该能够评价和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城市的低碳经济建设。具体来讲,这一评价体系应该具有至少两层功能:一方面要能够从横向上比较得出这个城市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得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同时还应能够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从而得出存在差距和薄弱的环节,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因此,我们需要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第5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1简明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应当简明扼要并能反应低碳经济的内涵,从而方面我们在实际研究中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把握低碳经济的实质。其次,我们要考虑实施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例如是否有可查阅的统计资料、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从而尽可能地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2.1.2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点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因而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同时又要注意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分为多个层次,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注重层次性,因此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2.1.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科学地揭示其性质、特点等内在的客观规律,而且其评价指标体系还需难易适中,指标体系尽可能量化,注重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功能,从而使得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力求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2.1.3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我们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可能地反映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有代表性,从而方便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有利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健全与完善。2.1.4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原则首先,建立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其次,又应该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对统一的过程。尤其表现在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应具有动态可比和静态可比的双向功能。由于各个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都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并且具有可比性地前提下,进行各个指标的合理选择,方便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2.1.5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应同时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个特质。定性分析是进行指标分析时应有的宏观掌握,使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虽然有些指标很难量化,我们可将其分成若干个等级,进而来确定权重方便计算,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第6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2.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按照系统复合理论,以低碳经济建设目标的层次性为指导,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的指标体系框架,这样可以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整个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2.2.1目标层的确立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要想更加明确地分析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状态和差异,我们应该首先设计目标层,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层。该层次中各个指标的确定应该是综合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环节,因此,目标层是对低碳经济评价的一个宏观上把握。2.2.2准则层的确立在目标层确立的前提下,要想对城市中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目标有进一步的明确,那我们就应该在综合权衡这个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以及公众理念等多个角度来设计准则层,本文主要将准则层分为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和低碳理念系统这五个模块。其中,低碳经济系统主要从反映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等方面入手;低碳技术系统则主要从反映资源是否合理利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等角度而确定;低碳社会系统则主要是从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来界定下来的;低碳环境系统则主要反映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最后一个低碳理念系统则主要是加入了居民环保意识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力度方面考虑。2.2.3指标层的确立最后一个层次指标层,它是描述一个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具体的而且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多个指标的反映。指标层的确定往往是从政府政策的解读以及政府工作的要求等角度来确立,本文主要是在国家环保总局等颁布试用的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确立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咨询相关方面的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参考各个地区的统计年鉴,进行调查问卷等多个方式来确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值,对这个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2.2.4技术路线图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难点在于建立准则层,因为准则层起到承上统下的作用,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整个指标体系的质量。本文尝试将低碳经济系第7页,其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作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准则层。同时,基于多方面考虑,创新性地将低碳理念系统纳入准则层。这主要是处于如下考虑:咱)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国家环保总局颁布试用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中将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19]”,这主要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考虑构建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系统。(2)低碳技术系统是建立低碳经济城市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应该予以重视。这一系统主要实在化工、交通、电力等传统工业的基础之上引进新能源和新技术,进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支柱产业中降低能源消耗,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发展低碳核心技术,谁就将赢得商机[20]’’。(3)将低碳理念系统纳入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因为低碳理念系统地反映了人们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可以从根本上推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同时也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的空间[21]。根据上述建议,笔者在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中采用如下技术路线如图1:图1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技术路线图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层的明确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著作,笔者认为把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准则层分为五个系统较为合理:即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第8页。其43贾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环境系统和低碳理念系统,这较之传统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四大系统新增加了低碳理念系统,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尤其对公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及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能更好地体现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组成,并具有创新意义。此外,这五大评价系统中评价单项指标的选取较以往评价指标有所增加与细化。下面笔者对这五个低碳评价系统进行逐一详细描述:3.1.1低碳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经济作为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象征,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将低碳经济系统作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中的第一大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经过参考相关文献[17],我们详细地将低碳经济发展系统的指标层分为:(1)人均GDP: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人均GDP=总GDP/总人口数。人均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我们力争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寻找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2)居民的收入:是居民从各种来源所取得的现期收入的总和,分为纯收入和毛收入,其中居民包括农民和城市居民。(3)对外开放程度: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通常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商品市场开始。(4)外贸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家或地区的货物总金额。(5)R&D经费占GDP比重:是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1.2低碳技术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低碳技术系统中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减少碳的排放而做出的实质性的努力。因此低碳技术系统应该成为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根据国际上的惯例标准,我们主要从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C02捕集与封存技术等技术领域着手,并结合实际可操作性,我们将低碳技术系统的指标层的选取具体为一下几项:(1)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并且能够可再生、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的能源(如洁净煤油)。从本质上讲,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因此其使用比例收到了国际上的一致关注。(2)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等,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用料、中间产物以及产生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直接影响第9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整个水体的质量,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主要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出来,将剩下达标的水重复利用到生产和生活中。(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量占总处理垃圾量的比率,可以是体积比也可以是质量比。(4)低能耗建筑比例。低能耗建筑是指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性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物的采暖或制冷的一类建筑。低能耗建筑占所有城市建筑的比例反映一个城市低碳技术的采用程度。(5)C02的捕获与封存比例。C02的捕获与封存(CCS)是指C02从工业或相关能源分离出来输送到一个封存地点,并且长期与大气隔绝的一个过程。因此CCS的比例直接影响了大气中C02的含量。(6)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家庭生活设施的使用产生的废水是城镇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而且生活污水出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与工业废水相比,生活污水的污染物的浓度要相对低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多是采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把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22],因此其处理率也直接反映了低碳技术的应用。(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是指每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的总量与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总和的百分比。3.1.3低碳社会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低碳社会系统评价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因此评价指标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以达到协调社会关系,避免社会风险的目的。鉴于此,城市低碳社会系统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建设和运营过程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的内容。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指标层:(1)每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量;(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3)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4)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5)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3.1.4低碳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选取一个地区的环境指标反映了这个地区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投资力度。由于森林和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吸收C02最多的主体,因此对于大气中碳含量的平衡有决定性地作用。需要特殊指出的是一个地区森林覆盖率的高低、人均拥有森林面积的第10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多少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建成区覆盖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碳排放多少以及碳减排的能力。因此从综合角度考虑,低碳环境系统的指标层的选取应该主要从人均森林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森林覆盖率等角度出发来合理制定。因此,包括指标层应包括:(1)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一个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越大,则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碳吸收压力越小。(2)人均绿地面积: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是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是指建成区内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23]。(3)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碳排放多少以及碳减排的能力(4)自然保护区占城市面积。这里的自然保护区是从广义上界定的,主要是像国家工业、风景名胜区等各种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地区。因此可以反映一个城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综合多方面考虑,环境问题仍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后的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良好,降低环境污染。这其中不仅包括工业生产中减少向大气、水、土壤等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应该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噪音、电磁辐射以及减少垃圾对自然系统的不利影响,从而来保障公众的健康生活。3.1.5低碳理念系统的构建及指标的选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必须面临由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因此要想建成低碳城市首要前提是居民环保意识方面的提高。我们在倡导低碳经济话题和低碳消费方式的基础上来对北京市居民作一次低碳理念方面的问卷调查。(一)调查情况概述我们从提高人们的低碳意识、寻求低碳消费方式、自觉践行环保行为等问题出发展开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调查的目的之一是向居民宣传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知识;目的之二是将调研得到的有关信息和结论作为政府部门制定低碳经济方面的决策的参考[24]。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选择北京地区的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并涉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学历的各个层面的人群,因此更具代表性。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相结合,并伴随有相应的资料查询,这样可以使调查更具全面性。采用的调查方法为随机第11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抽样调查法,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95份,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二)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如下: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1岁以上3.您的文化程度:A.初中及以下B.高中或大专C.大学本科D.硕士E.博士4.您在北京生活的时间:A.2年以下B.2.5年C.5.10年D.10.15年E.15年以上5.在这之前您听过“低碳经济"一词吗?A.十分了解B.听过C.不了解没有听说过6.您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满意?A.十分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7.您对周围的绿化环境是否满意?A.十分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8.您是否了解垃圾处理时的基本分类方式:A.十分了解B.基本了解C.不了解没有听说过9.您清楚中国目前每年排放C02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E.不清楚10.您一般采用哪种交通方式上下班或出行A.步行或自行车B.地铁C.公交汽车D.出租车E.私家车11.您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制品?A.从不使用B.很少使用C.偶尔使用D.经常使用12.在何种情况下您会考虑购买节能环保产品?A.价格与普通商品相近时B.价格高于普通商品仍会考虑C.从不考虑13.您在离开一段时间时是否会关闭电灯或者电脑?A.每次都关闭B.经常关闭C.偶尔关闭D.从不关闭14.您遇到有人破坏环境时是否会主动劝阻?A.自觉劝阻B.偶尔劝阻C.从不劝阻15.如果已知某企业并非环保企业时,您是否会对其产品产生抵制行为?A.强烈抵制B.轻微抵制C.可能抵制D.不会抵制16.您是否观看过北京市的环保公益广告?第12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A.经常看到B.偶尔看到C.很少看到D.从未看到17.您是否会接触到环保类的免费科普杂志、手册或讲座?A.经常接触B.偶尔接触C.很少接触D.从未接触18.如果有时间您是否会参加关于环保的公益活动?A.定期参加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D.不会参加19.您是否会主动关注环境保护与污染方面的新闻?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并不在意D.从不关注20.您认为以下哪种方式能够较为有效地促进低碳、减缓气候变暖?A.国际气候谈判B.国内行业发起C.强制政府措施D.公民自主行动(三)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汇总1.人们对于了解低碳消费知识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有53%的人表示会主动去学习低碳方面的知识。有34%会在条件方便或他人影响下去学习了解低碳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是想了解低碳经济方面知识的,民众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2.由于人们对低碳经济方面的相关信息不够了解,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形成关注气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从表3.1、表3.2的题目回答的人数统计中可以看到,有8.4%的人没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一说法,88.4%的人是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词但是不了解,可见总共加起来有96.8%的居民对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不了解或基本不了解,只有很少的人关注低碳经济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有67.8%的人不知道中国目前的C0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非常靠前。其中有21.1%的人猜测比较靠前但结论不正确,只有11.1%的人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从这两个题目的调查反映出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同时也显示了政府部门对低碳经济知识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从而影响居民的环保意识。表3.1题目5题号5在这之前您听过“低碳经济”一词吗?选项A.十分了解B.听过C.不了解没有听说过人数1643341表3.2题目10题号10您清楚中国目前每年排放C02量居世界第几位?选项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E.不清楚人数625423183333.居民要想向低碳消费方式发展需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共同作用。在何种情况下选择购买何种环保产品时,其中有51.3%的人选择在价格与普通商品相近时购买,22.6%的人在环保产品价格高于其他产品价格时仍考虑优先购买环保产品,26.1%的第13页,共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居民从来考虑环保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想要引导人们采取低碳消费方式除了加大政府宣传外还需要用市场经济来调节,即政府制定相应的阻止高碳排放、鼓励低碳消费的政策从而引导人们形成低碳消费方式。4.在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同时加强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当人民在遇到有人破坏环境时是否会主动劝阻这个问题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7%人会选择自觉主动劝阻,84%的人会选择偶尔劝阻,具有不确定性和离散性,有9%的人从不劝阻这类行为。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尚未形成环保意识。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需要长期教育培养,以形成一种习惯。因此,在日后的宣传教育中,政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四)得出日后的工作着力点通过低碳消费市场需求才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消费对生产不仅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具有反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生产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企业的目标都是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再生产新的需求起点,是企业实现利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只有消费群体接受并实行低碳消费才能从根本推动低碳生产,缺乏低碳消费形不成低碳生产,低碳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实现低碳消费不仅仅是消费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低碳生产能否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政府要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倡导低碳消费,实现低碳生活。实施低碳经济的关键力量是政府宏观政策与执行和人们态度与行动。表3.3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居民认为,政府强制措施政策与公众自主行动是实施低碳经济中关键的两种力量,分别占35.3%和32.1%。另外,国内行业发起、国际气候谈判分别是17.4%和15.3%。表3.3题目10题号20您认为以下哪种方式能够较为有效地促进低碳、减缓气候变暖?A.国际气候B.国内行业C.政府强制D.公民自主选项谈判发起措施行动人数7585173157(五)汇总得出低碳理念的指标层低碳理念系统作为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是不同于以往城市低碳水平评价的一个新的系统。它是将居民对于低碳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地提高纳入城市低碳经济评价当中,因此具有现实可行的实际意义。虽然目前这方面的参考文献有限,但笔者会尽全力使其更加完善,为后续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参考意义。由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可知,低碳理念的指标层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2)环保教育普及率;(3)居民的低碳理念。第14页,共43页 堕塑丝鎏墼墨奎堂堡主堂垡丝壅塑堕堡壁丝堑堡笪塑堡竺墨堕塑堡垄茎堡竺查鎏盟堡壅3.2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3.2.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数量化[25]。层次分析法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和模糊的问题简易化,从而更利于决策者决策的一种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首次提出,用于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并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层次分析法也日趋成熟,它能够通过比较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关系来进行赋值,然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定量化,这是一种多用于系统工程中专家主观判断然后又不失客观描述的一种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还是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它所得到的结果的精度不够准确,这主要由于在判断矩阵的处理上较为粗糙,主管因素较强;另外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可能不一致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判断矩阵主要是通过专家调查主管给出的,不同专家给出的结论不一致,因此结果就可能不一致。在本次研究中,层次分析法将主要用于分析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中各个指标体系之间的权重,从而为后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打好奠定基础。3.2.2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方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简称FCE)是一种在模糊数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在对一项指标进行评价时常常会涉及这样的问题,这项指标往往是由多个指标因素影响的,因此要想对这项指标作出评价就必须首先对影响这项指标的多个因素作出一个综合评价,这便是模糊评价方法的来源。然而,在实际的项目评价问题当中,往往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角度导致我们不得不只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因而会丢失一些也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可见在城市低碳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问题上如果只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不够完善的,会伴随有误差的出现。为了尽量全面考虑所有对系统评价有影响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更为合理全面地评价方法来解决问题。3.2.3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FAHP)是在指标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之上,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指标的隶属度进行评价,最后通过矩阵计算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此方法能够合理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按照人们日常的思维、心理的规律使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此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首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往往采用三个标度,它们之间属第15页,其43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于互补型标度,可以度量各个元素之间的比较关系,因而度量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建立的优先矩阵相对容易,且由此矩阵改造成的模糊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可见模糊层次分析法非常适合城市低碳经济评价这一研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此方法可以使研究更加精确化,然后在实际操作中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步骤可按如下方法进行:(1)建立优先矩阵:j{=1c(f)>c(_『)0.5c(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