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

ID:34628365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_第1页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_第2页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寄品德教学于生活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基于这点,我认为本课程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生活入手,通过课堂的活动形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然后又回到生活中,让所学,所知成为孩子的真正的财富,在生活中充分体现良好的品德,成为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要让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就要改变我们原本的教学模式,以本学本,走出死板的课堂形式,设立

2、多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首先,把课堂解放出来,搬到学生的生活中。平时,我们的学生总是坐在课堂里学习,交流,空间有限,见识有限。而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依据教材又不拘于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教材的为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自主创立符合学生实际意义的活动。并不一定在课堂上以本为本,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中去体验,可以把我们的课堂搬出教室,搬进学生的生活。如在教学《粮食来得真不容易》一课时,刚好是秋收,农忙季节,

3、我选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领着班里的同学,到附近的农田,农民伯伯刚好在收割稻子,孩子们看了,十分兴奋,却不知这其中的辛苦。于是我让他们有的下田去帮忙割稻子,有的去帮忙打稻谷,有的去采访稻子的种植过程。通过一段真实体验,他们个个能体会到,原来我们的粮食来得如此不容易,从而更是懂得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不用过多的言语,不用太多的道理,从生活体验中,他们很容易就能明白,接受,并能牢记此时的心情与体会。像这样把课堂把课堂搬进户外,让学生去了解,体验生活,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其次,让品德学习时刻存在于生活中。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创设活动,只是让

4、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去学习品德,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活动内容不能太多,学生也不可能全面参与。因此,我们就得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自主体验,然后自主学习,从而建立良好的品德。如在学习了《做诚实好孩子》一课过后,做为课后延伸,我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去观察,把自己在一周里看到的诚实的孩子事迹记录下来,或者自己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利用每个周五下午,让他们交流关于诚实的生活故事。这样,他们就切切实实在生活中,时刻不忘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了。第三,让观察生活成为课前准备。《品德与生活课

5、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学习一个主题前,如果我们能针对主题,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然后把所经历,所见,所闻,以及感受记录下来,为我们的学习做铺垫,相信我们的课堂活动就不愁没内容了。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课前,我让学生试着一天不用水,不喝水,不碰水,一整天,连吃饭都不要喝汤,试试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如何。于是,在课堂活动中,孩子们马上叫苦连天,“不喝水比不吃饭还难受”,“没有水洗手好脏呀”“没有水好难过哦”此时他们已经体会到水的重要性了。再让他们说说水在我们生活的作用,然后再让他们想

6、像没有水会有多可怕,进而他们明白了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真实的生活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对于生活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第四,反其道而行,把生活搬进课堂。前面我们都在讲,如何把课堂学习生活化,让品德的学习围绕学生的生活而转,但是这样形式只能满足学生的体验,是不是也能满足他们在-------生活体验学习后,将经验总结,形成一定的观念,或者从中学习到一些学习方式,然后为自己所用呢?又或者可以用自己学到的东西鞭策自己的同时,又教育其他人呢?这些在生活中我们看不到,怎么办呢?只能把生活再搬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的体验学习在课堂中消化。可以有以

7、下的方式:1、交流讨论。在一个主题结束后,以小组的形式,交流你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到什么?如何又将它灵活应用到生活中。2、角色扮演。当我们要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学习内容时,可以假设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解决问题。如,碰到有人用完水,水龙头没关紧,你会怎么做?当你看到有同学撒谎了,你想怎么帮助他?3、实践操作。当学生通过学习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后,要能让他们马上会诸行动,他们才能更加巩固自己的观点。如,我是环保小卫士,马上让学生动手把周围的环境卫生变干净,然后利用劳动课,让学生整理教室,给树苗浇水,体会劳动的快乐,环保的重要性。4、课堂评

8、价。课堂评价,老师给学生的评价,是对他在活动中的体验做出个性判断,而生生相互评价,就是学生对彼此在活动中表现的看法,体现学生的个体观点。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客观,生活的评价也就成了品德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