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

ID:34743176

大小:52.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_第1页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_第2页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510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家发改委办理提案人:徐晓兰,王钦敏主题词:城镇,规划,发展提案形式:个人联名内容: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较

2、大的提高,城镇化率从解放初期的10.6%增至到了目前的46.6%。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未来每年将有上千万的农民要变为城里人,衣食住行各项基本需求的全面提升,将汇聚形成持续而巨大的内需,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在动力。但是,在看到成绩并展望美好前景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已暴露出来了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城市规模体系还很不合理,不仅城市分布严重不均、数量偏少,而且大、中、小城市的金字塔规模结构的塔基不牢,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规模升级较为困难。  2、“大城市病”现象已在部分特大城市开始显现。当

3、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水、电、气、热等供应压力不断增大,交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服务远远跟不上,不仅仅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同时也影响并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加重了社会管理成本。  3、部分地区城镇化盲目性较大,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间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过分看重城镇化率的数字,不切实际地提出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大量不愿进城的农民被迫失去土地,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市民的新的过渡性群体,他(她)们无法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政治权益等方面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因此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4、对城镇化的规划管理有待加强。美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放

4、弃了政府的规划指导,出现了资源、能源消耗型的城市化模式,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呈现了过度依赖于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特点,其最终出现了农村人口无效性涌入城市,农村土地荒芜,粮食歉收,造成了严重的饥荒。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积极稳妥的城镇化发展之路都离不开政府的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水平是确保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重中之重。我国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二、采取的措施  1、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扎实城镇

5、化的根基  要确立差异化的建设思路,坚持城镇化的特色性、协调性、统筹性,走相对集中紧凑、城乡有别的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发展道路。要合理确定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要重点促进县城关镇和重点镇的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对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要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重点中小城镇升级发展为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发展为大中城市,由此依次推进,实现良性发展。  2、努力预防和治理“大城市病”,保证城镇化的质量  1)加强城市承载力的评估,作为城市发展的指标。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方

6、多发展,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的地方优化发展。  2)按照人口、产业、功能相一致的原则,推进新城建设和郊区城镇化,引导支持中心城功能向城市新区转移,充分发挥城市新区在疏解城市核心区功能和人口上的作用。  3)扩展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和运营效率,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商业、物流等城市服务资源的开发速度。  3、妥善处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间的关系,合理把控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应该是一个的自然过程,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自然发展变化的结果。加快城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在现阶段进行城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择优扶强,着力培育各区域内有优势、有前景的地区加快

7、城镇化进程,防止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同时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还未达到一定水平、尚不具备城镇化条件的地区来说,应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形成以新农村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完善中小城镇发展规划,改善县级财政,促进县级城镇的发展。  4、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1)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努力拉近东部、中部、西部城镇化发展水平,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2)结合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