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

ID:34785275

大小:187.68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3-10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_第1页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_第2页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_第3页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_第4页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画佛因缘(音频原文版)整理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卷首注语:1,本文为《画佛因缘》的音频文字版,相比广泛流通的图片完整版,内容要详尽丰富许多。末学偶然在网上搜索所得,因其很少见(网上仅见一篇)又很珍贵,故发心整理,修复其中许多断点和乱码,并重新上传网络,以求法宝常住世间,广泛流通网络,令更多同修同获法益,同生极乐净土,南无阿弥陀佛!2,青色背景文字为图片版中所载,本音频版所无,末学觉得有的也很重要,故按照原文相应的次序位置,插入进去的,仅供参考。另外《日落之歌》是按照图片版的编排次序,移动至全文后端,和其他诗歌编排在一起,以保证文体结构整齐统一。3,粗

2、字体标题为末学根据文章大意,分段所加,仅为方便诸位善知识阅读时更加一目了然,只代表个人见解,非上道下证法师所标,仅供参考。4,文字的黄色背景属于末学自己的阅读体会,为重点内容与对自己很有启示的文句,也一同供养诸位善知识。其非上道下证法师所标,只代表个人心得,仅供参考。请阅读时详看全文,勿只看彩色部分,以免断章取义产生误导。欢迎广泛转载,南无阿弥陀佛!画佛因缘上道下证法师讲述总序前言敬爱的学长们,阿弥陀佛。社长菩萨慈悲地问起末学画佛的因缘,希望末学把这因缘记下来。他这一问,末学突然哽咽,不知从何说起。 请

3、原谅,因末学没有受过美术的训练,也没有修持的功夫,这样幼稚的笔,是没有资格画佛的,甚至连人像都还没有资格画。而所以敢斗胆地画“阿弥陀佛”,是因为佛的心清净无比,即使是一个小孩子,诚恳供养手里玩耍的一把沙子;或者是一个一贫如洗的老公公,撕下他破敝的衣角来供养佛,佛都会平等地接受它,微笑地接受它,好像接受王侯的七宝一样。也就因此,末学才斗胆地在画纸上,以不胜怀慕的心情,画下了第一笔。其实不是我画佛,是佛的大慈大悲让我忍不住不会画也画。在《大藏经》里,有一部经是教我们怎么样塑造佛像、绘画佛像的,它的经题叫做《

4、佛说造像量度经》,其中说明了很详细的原则和尺寸。这部经里记载着当释迦牟尼佛将升到忉利天为他的母亲说法时,佛的弟子舍利弗就向佛敬礼,请问佛说,当世尊不住在这里的时候,如果有善人不胜怀慕,很思念世尊、想见世尊,愿意造世尊容像的,那么应该怎么样做才如法呢?经文是:世尊不住斯间,若有善人不胜怀慕,思睹世尊,愿造容像者,则其法如何为之?自古至今,佛子们就是如此充满着不胜怀慕的心。这一幅外行所绘的佛像,在专家、大德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这只能说是一个癌病病人突破身心疲劳痛苦的奋斗史;也是许多慈悲的菩萨师友鼓励末学跨越

5、生命辛酸考验的血泪历程;也是沉没在五浊秽恶的心,回首望向清净佛土的心路历程;更是聆听阿弥陀佛召唤的甜蜜归途……大家看得见的是画纸表面的色彩,看不见的是佛像背后许多慈悲菩萨的提携支持,挥着汗甚至流着眼泪念佛、回向。其实背后不疲不厌的奉献者,才是真正实践佛陀教义的画佛者,末学只是被慈悲的光明牵引着,登上椅子叠着凳子的画台罢了,也只是做最表面的工作罢了,真正辛苦吃力的事,都是别人代劳的。我们共同的心愿是想将这佛像献给生命道上一切痛苦的心灵,在人生荆棘路上即使忍不住眼泪,也要望向清净光明的西方!这颗心,只要离开

6、了阿弥陀佛的精神,就是纷扰的尘劳妄想;离开了慈悲,将只有哭泣……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都身体健康又事事如意,每一个人在生命里都会尝到衰弱甚至疲劳支持不住的滋味,在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得不断地鼓起愿力。阿弥陀佛的大愿,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愿火,而末学只是一个忍力没有成就的凡夫,即使每天早晨都诵念着《无量寿经》中“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也会有忍不住眼泪的时刻,也会有支持不住的时刻,然而即使是忍不住眼泪,我心中仍要继续诵念:“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学习着敞开胸怀,让阿弥陀佛的欢喜光

7、充满心中。常常想到无边无际受着痛苦煎熬的众生,心里实在很愿意大家都回首仰望阿弥陀佛慈悲的眼睛,将痛苦转为一朵朵供养佛陀、也供养众生的莲花,把忧愁烦恼都变成芬芳适意的曼陀罗花。体会佛的慈悲,实在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追溯过去,观佛慈眸谈起第一次接触佛像的因缘是在小的时候,堂姐郭文秀托堂兄英雄从台大晨曦社请了第一幅西方三圣像给我,那个时候就常常独自站在像前合掌瞻仰。十多年前,第一次在堂姐家里看见忏公师父恭绘的西方三圣,当时还只是黑白的照片,但是那无限清净慈悲的佛眼,就深深扣住了小小的心灵。偶然走在黑暗的

8、路上,心里恐怖,那一对佛眼就浮现在心中,默默地念着阿弥陀佛,想着慈祥的容貌,黑暗和恐怖就消失了。以后参加斋戒学会打佛七,有几次正好被安排在佛像前面的位置,在礼佛中偶然抬头看见佛的慈眸,就仿佛听见那十劫不断的呼唤:“归来吧!孩子;归来吧!孩子……”一次又一次,忍不住落下了娑婆游子的眼泪。应是佛慈重,使我悲不忍……第一次画佛忏公师父常常教我们观想“阿弥陀佛,八尺金身放金光”,而末学总是笨笨的观不清楚,很想能够亲眼看见,也很想供养一幅八尺金身的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