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

ID:34837431

大小:773.85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12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_第1页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_第2页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_第3页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_第4页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曲阜市W中学为例引言(一)选题缘由1.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国家发展对学校教育、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而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积极开发并

2、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①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说,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就是因应了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如何提高课程对地区和学校的适应性,如何进一步开发并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自新课改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力以来,国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也有权力自主开发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课程

3、开发能力,而且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也产生了一批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的名校、名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发展。然而,综观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现状仍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方面,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年之久,然而在现实的考评机制和教学压力的制肘下,仍有很多老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提不起兴趣,认为在当前教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开发校本课程无异于多此一举,存在着: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缺乏指导、自我发展不足、占用校本课程时间等问题。“由于校本课程开

4、发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一些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仍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有一些教师把校本课程看成②是校长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受苏联教育学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课程”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就是讲教材。这也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师范教育与教师培训有关,我国的教师教育往往重视教学理论而忽视课程理论的教育与培训。如果说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那么校长无疑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军人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而且在很大

5、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举什么旗”、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8-13.②马文丽.关于开展校本课程的分析—以常熟市某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万方数据“走什么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基点就是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哲学,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哲学往往是在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集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条件下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而得出来的,所以说校长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优秀校长会将着力点放于学

6、校教育思想的领导上,而不是行政领导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然而与此相反,目前我国大多数校长却将绝大部分工作精力放于行政事务上,在我国,受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校长往往自认或者被认为是一种官位,而不是教育家或者是办学人员,虽然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校长接受了一些培训,但是大部分校长的校本课程知识仍然欠缺,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或者是独特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一旦这种灵魂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它就能够引领学校朝着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7、造性也会提高,如:苏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为教育思想进行办学从而成就了名闻世界的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是学校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如果校长的职责或者任务错位,那么可以说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失去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没有“根”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长成“参①②天大树”。学校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完善的组织与规范的制度,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制度与组织建设方面做得并不够,没有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或者是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相关的制度也不健全,往往是上级布置下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后,学校校长或者是分管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再将校本课程开

8、发任务交给学校老师,然后由老师个人或者老师集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而很多老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几本校本教材,只要把教材编完就没事了,至于校本课程开发程序、校本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学校还做得不到位,这也是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