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

ID:34957025

大小:16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15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_第1页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_第2页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_第3页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_第4页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小自然及生活科技领域个别化教学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個別化教學的研究─以「地層」概念教學為例許民陽1王郁軒2梁添水31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2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3台北市石牌國民小學(投稿日期:92年12月29日;修正日期:93年1月15日;接受日期:93年3月12日)摘要:隨著科技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兒童接受訊息與刺激也日趨多元,傳統分科形式的科學課程將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考量兒童的先備知能、認知程度、以及生活經驗,將現行的科目加以統整,重視兒童的個別學習差異,設計個別化教學方案,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成效。本研究選取中正區某國小五年級學童

2、,以「地層」為主題進行個別化教學研究。將生活中的地質概念與問題融入該單元,擬定教學目標,再編製形式性評量,進行單元教學後,以紙筆測驗實施形成性評量,再選取對象進行補救教學或充實教學。整個教學活動結束後,實施總結性評量與學習感想問卷,統計分析學生對教學活動整體學習成效。研究結果發現總結性評量的成績優異,顯示經由個別化補救與充實教學後,整體的學習表現能達成預期的目標。對學生進行的學習感想調查,也顯示學生對於教學的滿意度均很高,顯示學生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認為個別化教學的學習有助於其調整學習進度,增進學習成效與自我肯定。關鍵詞:概念發展、個別

3、化教學、地質概念壹、研究動機與目的地球科學是與日常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生活科學,尤其是地球內、外營力所造成的地質現象,更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為了發展經濟,提昇生活水準,不斷開發自然環境,超限使用土地,使得蘊藏在地層中的資源急速耗竭,各種地質災害﹝如海岸後退、海水倒灌、山崩、洪水、土石流等﹞日趨嚴重。近年來台灣地區颱風、豪雨以及大地震帶來的災害與刻骨銘心的慘痛經驗,都使國人體認到地球環境重要性,不再自豪人定勝天,而是開始思考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任何亡羊補牢的措施都是只是治標的工作,真正治本的工作應該是從「心」出發,由教育做起。因此引

4、導兒童認識地球環境,培養環保意識,進而身體力行,是落實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方法。現行國小自然科學課程標準以及實施的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均將地球環境中最重要的相關的地質概念列為重要學習主題。....页脚...页眉隨著科技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兒童接受的訊息與刺激也日趨多元,但相對的,兒童知識背景的差異性也可能因而擴大。傳統的大班教學情境中,由於師生比例過於懸殊,教師對於教學進度的考量與教材的編排,多以中等程度的兒童為主要對象,無法顧及班上所有學生,使得程度優異或較差的兒童缺乏積極學習的意願。因此,引導兒童探究相關的地質概念時,除了

5、參照教科書原有單元內容外,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更有必要考量兒童的認知發展、先備知識與生活經驗,重視兒童的個別差異,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基於上述想法與教學需求,本研究選取國小高年級學生進行以地層概念為主題的個別化教學研究。先分析現行國小自然科學與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中的地質概念,參考個別化教學理論,將生活中的地層概念與問題融入現行國小自然科學教學單元,設計個別化教學方案(individualizededucationalprogram),進行試教、評估與修正,以期研究結果能做為改進國小自然科學教學參考使用。壹、理論與文

6、獻探討一、個別化教學理論與精熟學習理論Keller的個別化教學理論(PersonalizedSystemofInstruction,簡稱PSI)是以個人為基礎,並由學生依據教材內容自訂學習步調(self-pacing)學習,而不與同班其他同學共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通常由助理(proctor)告知學生錯誤之處,學生必須重複學單元教材,自行更正,再參加另一次單元考試。根據國外文獻探究結果得知,此學習理論的教與學大多應用在中等學校及大專院校程度的學習情境裡。如Callahan等(1990)根據Keller的個別化教學模式探究中學資優生的學習成

7、效,結果學生在期末考的得分表現比接受傳統教學法的資優生還高;Almeida(1974)及Zeilik(1974)在天文學課程中,應用Keller的個別化教學理論作為教學重點,並評估其成效;Andrews(1977)利用Keller的個別化教學理論計劃進行探究地質學的教學活動;Schwartz(1980)應用Keller的個別化教學理論探究在臨床生化課的學習成效;Gifford等(1982)針對專科學校新生在生物課學習成效的比較。但是,在國小階段學生由於較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加上認知能力尚未達精熟階段,教師不講述課文內容及提示重要概念,學生

8、的學習困擾更會較大,而且也不符合國內以班級為主的學習現況。Bloom(1968)則提出精熟學習法(masterylearning),主張提供教室裡每位兒童合適的教學品質與學習機會,傳統班級的教學必須適應個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