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

ID:10128106

大小:10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_第1页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_第2页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_第3页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湖国小天文融入自然与科技领域课程联络补充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湖國小天文融入自然與科技領域課程聯絡補充教材作者:江貞衛老師適用年級:國小二年級1.教學主題:影子會說話~日晷製作2.教學目標:(一)能了解日晷的原理。(二)動手製作出簡易的日晷。(三)能知道日晷的使用方法。(四)能透過實地觀測觀察出太陽的移動。(五)能了解時間在日晷上形成的變化。(六)能互相觀摩並且正確地使用日晷。(七)能進行實際觀測並發表觀測結果。3.教學內容:(一)活動一:影子的秘密(時間:40分鐘)1.影子在哪裡2.影子形成的原因3.影子的長短和時間的關係4.踩影子遊戲(二)活動二:計算時間的

2、方法(時間:20分鐘)1.古代人用什麼方法來計時2.比較各種計時方法的優缺點3.不用鐘錶而能準確測量出時間的方法(三)活動三:日晷的原理(時間:20分鐘)1.太陽照射形成影子2.太陽的仰角和影子的關係3.由影子的位置判斷現在時刻4.季節不同影子的位置也不相同(四)活動四:簡易日晷的製造(時間:40分鐘)1.日晷可分成「陀螺型日晷」與「水平型日晷」2.老師指導、協助小朋友完成「簡易日晷儀製作」(五)活動五:猜猜看現在幾點(時間:40分鐘)1.利用自製日晷儀至戶外進行實際觀測2.小朋友紀錄日影位置與長短3.

3、小朋友說出紀錄結果4.教學補給站1.日晷的原理:       日晷古代稱日晷儀,是依照日影測定時間的一種儀器。古代用日影測時的方法,是利用一塊白玉平版,在版中央豎一傾斜的銅柱,銅柱連接平版處為南,銅柱上端指向北。地球不停地轉動,陽光普照在大地,把銅柱漸次移動的影痕,刻在白玉平版上,就可以做為記時的標準了。2.簡易日晷儀製作(1)材料及工具:厚紙板(卡紙),鐵絲(或竹纖)、量角器、圓規、筆、剪刀、膠水。(2)作法:(一)陀螺型日晷儀:利用竿影原理,隨太陽周日運行,竿影位置跟著變化。1.在厚紙板上繪一圓盤,

4、在圓盤上將圓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再分成三個小等分,則每一等分的角度為5度,代表20分鐘。如下圖:2.將鐵絲(或竹纖)穿過圓心,並與水平面夾24.5度角(即金門當地緯度),凸出圓盤外的鐵絲(或竹纖),以成影的長度適宜觀測來決定。3.設一底座(如下圖),以穩定日晷儀。(二)水平型日晷儀:利用平面成影而隨時間變化之原理。1.製作圭板:基本形狀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一角為當地緯度。如下圖2.製作刻度盤:根據表一繪製如下圖之刻度盤。並在刻度盤下方,繪製時刻修正表。3.將圭板垂直固定於刻度盤上十二時之位置即完成。(

5、3)測時:陀螺型日晷儀凸出之鐵絲(竹簽)指向正北方,水平型日晷儀之圭板指向正北方。5.參考資料來源(1)製作日晷儀http://www.ksjh.km.edu.tw/study/t890400.htm(2)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師手冊第三冊,國立編譯館主編http://content.edu.tw/junior/scouting/tc_jr/209/sourcemain.htm#e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