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

ID:35004612

大小:1.96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15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_第1页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_第2页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_第3页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_第4页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授予单位代码10089学号或申请号20122268H於d搿走坌HebeiMed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科学学位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研究生:张凯导师:张为教授专业:外科学二级学院:第三医院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

2、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h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研究生签名-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4英文缩写………………………………………………………………………8

3、研究论文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前言………………………………………………………………………9材料与方法……………………………………………………………10结果…………………………………………………………………12附图……………………………………………………………………14附表……………………………………………………………………17讨论……………………………………………………………………20结论……………………………………………………………………25参考文献……………………………………………

4、…………………25综述颈椎序列综合评估方法和对脊髓型颈椎病潜在影响……………29致谢…………………………………………………………………………42个人简历……………………………………………………………………43中文摘要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ACDF手术治疗后颈椎矢状平衡变化摘要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由于椎体不稳,静态、动态压迫因素致脊髓受损,引起相应部位感觉、运动障碍。常为多节段受累,发病较慢,40~60岁多见。颈椎矢状失平衡与颈椎病发病有着密切关系,颈椎矢状参数可评估其严重程度。但是,颈椎矢状参数由于X线片显示不

5、清,照射与手术矫形体位不一致,限制其临床应用;同时目前缺乏对于颈前路双节段手术后矢状平衡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颈椎CT矢状重建图像测量术前、术后颈椎矢状参数,比较并探讨术后参数变化同颈前路双节段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脊柱科收治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58人,病变节段为颈5/6、颈6/7,磁共振图像示病变同症状定位节段相符。手术指征:1、颈椎病出现明显脊髓、神经症状,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2、外伤或其他因素作用导致颈椎病突然加重的患者;3、颈椎节段不稳,颈痛明

6、显,四肢运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既往颈椎手术病史;2、椎体骨质破坏、椎体炎症病变活动期及难以耐受手术的基础病;3、脊髓变性、肌肉萎缩。共56名患者达到相应标准。所有病人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病人术后1、3、6、12月及每年定期随访。所有患者于术前及随访时均行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应用颈椎CT矢状重建图,范围包括第一胸椎完整像及胸骨柄。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影像学参数涉及颈椎矢状参数,包括T1slope(胸1倾斜角)、C2-7SVA(颈2-7垂直轴距离)、C2-7Cobb。临床指

7、标为颈部VAS评分、上肢VAS评分、颈椎JOA评分。按术前T1slope中位数分2组,大于中位数的为高T1slope组,小于中位数的为低T1slope组;并比较两组术后临床、影像指标的差异。比较术后颈椎矢状参数、临床指标的变化。对术后颈椎各矢状参数改变量间,颈椎矢状参数改变量与临床指标改变量间进行相关性检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16完成,检验标准为双侧P值小于0.05。结果:56名纳入研究的患者各数据完整。一般资料:患者平均年龄1中文摘要为60.9岁(40-78岁)。男性为38名,女性为18名。平均随访时间为2

8、9.1月(12-36月)。颈椎矢状参数发生如下变化,C2-C7SVA由25.16±1.01mm降为20.75±1.64mm,C2-7Cobb角由19.20±1.04增至24.05±0.84,T1slope由23.38±4.27增至25.66±2.09。所有颈椎矢状参数术后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指标在术后有以下变化,颈部VAS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