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探微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

ID:35110355

大小:179.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18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_第1页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_第2页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_第3页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_第4页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教学行为探微陈柏华【摘要】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言、声像、板书等工具向学生所呈现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学准备行为、导入行为、呈示行为、指导行为和监控行为。具体来说,教学准备行为要求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学习者与评价的综合考量;教学导入行为要求教师的教学导入要真实、简短、有情境性、灵活而有效;教学呈示行为要求教师讲述清晰准确、利用媒体促学、板书简洁规范等;教学指导行为要求教师明确要求、激发学生动机等;教学监控行为要求教师要灵活、机智并能运用生成性资源。【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准备;导入;呈示;指导;监控【作者简介】陈

2、柏华(1974一),男,湖南株洲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原文出处】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12.10.61~64在教师专业化水准日益高涨的今天,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待解难题。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折射出课堂教学的疑点、难点与突破点,激活师生的灵性与睿智,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积极反思与改进。一、教学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一)教学行为:教师、学生、内容与情境的互动教学行为的研究最早始于克雷茨(Kratz)1896年对优秀教师品质的研究,并以此制定出教师特质的量表,作为教师培

3、训及其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基于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及互动研究,如米茨尔(Mitzel)和瑞恩斯(Ryans)等人对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是其对过程——结果法的研究。弗兰德斯则通过构建社会互动模式,后来又称作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Categories,简称FIAC)来对师生的言语进行分析,其中涉及教师言语行为的有七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行为的研究开始转向对教学有效性以及与教师认知相关的研究,如霍伊勒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来开

4、展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DonaldRCruiekShank等对“有效教学”的研究、GaryD.Borieh对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JamesH.Stronge对有效教师品质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言语能力、教与学的知识、教师证书等级、内容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教学经历、如何对高风险学生(如少数民族学生、处境不利儿童)和高成就学生进行教学等方面。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傅道春对教学行为技术的研究,后来李松林从要素论和过程论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行为分析框架,并归纳出了行为主体、共同体和客体以及工具、规则和分工等要素,各要素之间是互动

5、的,具有层级性结构,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的教学行为实例研究作为佐证。林正范等人也对教学行为研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目的性、促发展性、向学生性和趋实践性的主张。但同李松林的研究一样,他们也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理念性的东西,教学行为在课堂中到底如何操作仍然不得而知。比较系统的研究有:2004年姚利民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师教学行为,并列出了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和激励学生;张建琼对教学行为的优化进行了探究,她认为,教学行为是由行为动因、行为

6、目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并由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个层级结构统摄的系统。当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他们从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课程性质维度和课程文化维度构建了详细的课堂听评课观察量表,这种田野研究对于教师重新认识教学和改进教学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上述只是列举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教学行为研究,事实上,教学行为研究的论著浩如烟海,无法加以归类分析。(二)、教师教学行为:准备、导入、呈示、指导与监控的连续性与交互性30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无法穷其所有,但仍然

7、可以从某一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的走向,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要弄清楚教学是什么。“从活动空间来分析,教学是由特定的空间里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环境等组成的一个非等级层次的系统。”同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多样化、卓越化研究中心”把教学看作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五个要素互为一体的过程。其实,以上二者对教学的理解基本一致,只是后者更加重视教与学的方法,并从动态的角度

8、来看待教学。从教学行为的分析来看,王姣姣把课堂教学行为分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互动行为三类181。笔者也倾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