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

ID:35332302

大小:87.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3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_第1页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_第2页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_第3页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_第4页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2.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宜变化而变化;3.初步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质量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木属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小铁钊•、玻璃窗、大铁锤、玻璃瓶,其中分为一类,分为另_类。你这样分类的理由是O二、

2、自主预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1.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但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的多少不一样,在物理学上,把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2.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述有、和o3.170mg=g=kg=t4.看课本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一头大象的质虽是10一根火柴的质虽是70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变化。三、探究交流活动一、质量的概念和单位阅读课文P108文字内容,完成卜•列问题1.“物体”、“物质”、“质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3、,例如:铝合金窗户是,它们是由铝合金做成的,铝合金是;不同的窗户所用铝合金的多少不同,则是指它们的不同。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5x10‘mg=kg=g(2)80g=kg=mg3.给下列物体的质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2)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8(3)—头大象的质:S大约是5.8(4)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320活动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1.用天平称出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为nh=,再将瓶子剪碎称出其质量加2=-1.用天平称出一小杯水和一小匙食盐的总质量〃7]=,将盐溶于水中称出盐水的质量分析归纳: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活动三、质量的测量在H常住活

4、屮,你知道哪些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女口、、、等。2.如果要称量你自己的质量应该用较合适。活动四、天平的使用1.观察课文上的天平,认识它的构造,主要包括:、、、、_、等。2.丽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3.调节天平两端的,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时,表明天平平衡了。如果指针向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旋动。4.称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犬平的盘中,向盘屮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5.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6.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小结四、课堂小结:(依板书设计进行)五、达标检测固本题1.一把铁勺的质量是50g,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o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小明的爸爸的

5、质量约75,人象质量约6,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一盒牛奶的质量约2.6o3.2008年6月3H,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举“祥云”火矩传递了第一棒。“祥云”火炬的质量是()A.985tB.985kgC.985gD.985mg提高题4.称最前要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调节—,使横梁平衡。测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中。用向盘中添加祛码。并调节,肓到横梁恢复C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O培优题5.小明同学在川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酋先取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O(2)天平调节平衡

6、后,小明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最物体的质量,他操作时犯的两个错误是:①②;(3)改正错谋后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⑷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内所示,他所称物体的质屋是go第2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的概念过程屮,体会利川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活屮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

7、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虽的概念,下面我们看一个问题。【图片2】是金条还是镀金铜条?【故事】2005年,家住望江县赛口镇红旗村的何家贵老人和老伴被两个上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