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

ID:3542532

大小:12.8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7-11-21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_第1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_第2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_第3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_第4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总论(临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影像学——省人民医院放射科黄颖第一章总论第一节X线成像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第三节超声成像第四节磁共振成像第五节图像解读第六节图像存储与传输第一节X线成像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X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X线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第一节X线成像X线特性: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即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检查防护的原因第一节X线成像二、X线图像特点同样厚度的组织结构,密度高,X线吸收量多,图像呈白色;密度低,X线吸收量少,图像呈黑色。第一节X线成像三、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透视——多方位、动态、操作

2、简便、费用低廉平片——对比度好、有客观记录、射线量小第一节X线成像(二)特殊检查软线摄影——长波长乳腺钼靶体层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第一节X线成像(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contrastexamination)是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第一节X线成像(三)造影检查钡剂:硫酸钡水溶性有机碘离子型非离子型低密度:气体造影剂高密度第一节X线成像(三)造影检查造影方法(1)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或经导管注入(2)间接引入:如静脉肾盂造影第一节X线成像(四)X线检查中的防护屏蔽防护——铅衣、铅屏风距离防护——X线量与距离平方呈反比时间防护——照射次数少,避免重复检查第

3、一节X线成像四、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骨骼胸部胃肠道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X线管扫描部分探测器设备计算机系统扫描床及扫描架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螺旋扫描:(优点:速度快、重建图像)体素数字矩阵像素组织CT值水0骨+1000空气-1000软组织20-50脂肪-70—-150二、CT图像特点:CT图像是灰阶图像CT有高密度分辨力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三、CT检查技术(一)、普通CT扫描1、平扫2、对比增强扫描3、高分辨扫描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三、CT检查技术(二)图像后处理技术多方位重建及曲面重建三维重建

4、仿真内窥镜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三、CT检查技术(三)CT灌注成像经静脉团注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选定层面连续扫描获得图像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四、CT图像解读窗宽窗技术窗位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五、CT诊断的临床应用全身应用:中枢神经系统眶内、耳内病变胸部及循环系统腹部及盆部骨骼肌肉(乳腺)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五、CT诊断的临床应用缺点:(1)辐射量大,费用昂贵;(2)造影剂有过敏可能;(3)对脑组织及软组织的分辨力不如MRI;(4)不能任意方位直接成像。第三节超声成像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超声是波长短、频率高的机械波超声的物理性质:(1)指向性(2)反射、折射与

5、散射(3)衰减与吸收(4)多普勒效应探头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第三节超声成像二、超声图像的解读三、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无创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缺点:不适合检查骨骼、肺及肠管伪影多、视野小、不易保存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一、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二、MRI图像特点1、多参数灰阶图像2、多方位断层图像3、流空效应4、MRI对比增强效应5、伪彩色的功能图像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三、MRI检查技术1、序列技术2、对比增强检查技术3、MR血管成像技术4、MR电影成像技术5、MR水成像技术6、M

6、R功能成像技术7、磁共振波谱技术第四节磁共振成像四、MRI诊断的临床应用对脑和脊髓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缺点:时间长、费用高对钙化、肺、胃肠道显示不佳有心脏起搏器等体内金属及重症监护患者不适合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