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ID:35468531

大小:84.7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5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导学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孟子》【学习任务】1.掌握“举、动、忍、曾益、空乏、拂、所以、恒、过、作、征、喻、入、出”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关于孟了及《孟了》的文学常识。3.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的特点。4.结合现实,理解课文第二段所讲的道理。【知识储备】1.孟子是继孔子Z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处于各国新兴封建势力先后进行变法的战国中期。2.《孟子》是孟子和儿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是儒家经典Z—。3.修辞方法:排比。4.说理方法:类比论证、举例论

2、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口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拂(■)士傅说(■)吠()m曾()益••拂()乱胶鬲()••2.找出文中三个通假字并写出具本字和意义3.词类活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人恒过(■)入则、出则(••)4.古今异义词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古义:)举于丄(今义:古义:)1.多义词于:舜发于吠亩Z中征于色而:而后作发:发于吠苗拂:行拂乱具所为6.重点词语解释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征于色■国恒亡7.重点语句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

3、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发于声拂士而后作■而后喻■生于忧患■⑴故犬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具体肤,空乏具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合作学习】1.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屮心论点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4•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1.学习《牛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

4、示?【巩固延伸】1.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三。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写出两句。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3.默写课文。附:答案【自主学习】1.quanzengbifugeyue1.⑴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⑵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⑶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2.劳:形使动,使……劳累饿:形使动,使……受饿空乏:形使动,使……受穷困缺乏Z苦动:动使动,使……惊动忍:动使动,使……坚忍舌L:形使动,使……混乱苦:形使动,使……受苦过:名作动,犯错误

5、入:动作名,指国内出:动作名,指国外3.举:举用;今义:往上托士:狱官;今义:士兵4.于:从;给;在;由于而:顺接;并列发:发迹,指被任用;表现出来拂:违反,阻挠;通“弼”,辅佐5.担子,责任奋起征验,表现了解,知晓常常生存6.(1)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⑵内心困扰,思虑梗塞然后才能奋起;(一个人内心想法)表现在脸上并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然后才

6、能被人了解。⑶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人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丄,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通常会灭亡。⑷这样Z后,就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牛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合作学习】1.见《教师用书》。2.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1佃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阳后作”的观点。从两方而说明人耍有所作为,成就人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

7、面经受一番艰难其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索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3.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屮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4.这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一口•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

8、又给人以美不胜收Z感。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5.孟子文屮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了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而。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屮形成的,增氏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