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

ID:54697752

大小:10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19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古文二则》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内的生字词,疏通课文字词句意,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道理,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学习重难点】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预习互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曾益()拂士()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入则入法家拂士:_______通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

2、通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通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举于版筑()空乏其身()人恒过()而后作()征于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1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孟轲是我国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

3、仅次于__________,后世将其二人并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设问导读】1.第1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3.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5.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自学检测】1.本文是一篇,按照“举事例——_______——正反论证作阐述——得出

4、结论:”的结构思路,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拓展延伸】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④。”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刘元卿《猱》①猱: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④左右:古代以左为上,以右为尊。1.解释加点词语。(1)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2)迹猱(3)猱则已走避高木2.翻译句子。余偶有所

5、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3.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2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古文二则》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教学相长》中的生字,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虽、旨、困、强、善”等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学习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能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温故互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教学相长()嘉肴()自强()2.古今异义1)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古义:今义:3.解释下列加点词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弗食虽有至道是故自反自强4.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礼记》是至年间解释说明经书《》的文章选集,

6、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合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的其它典籍。从来礼乐并称。【设问导读】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章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断句、领悟感情.12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全文。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3.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自学检测】1.翻译下列句子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2)故曰:教学相长也。2.背诵这篇短文。【巩固练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7、,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典:主。)1.解释加点字词(1)是故古之王者()(2)其此之谓乎()2.翻译句子人不学,不知道。3.“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义是。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12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了解课文内容。2.掌握本节课的实词和虚词及重点文句。3.掌握重要词句。【学习重难点】1.掌握本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