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

ID:36063567

大小:115.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3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习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春一中高二年(文科)期末考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

2、废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故B正确。法律的儒家化的本质是礼法结合,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制度建构的问题,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礼制的影响2.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天行有常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

3、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据此可以看“天人感应”有“限君”的意图,此题选B。3.“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C.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精神D.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答案】D【解析】据材料“内修禅学以修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了儒学,其原因是当时儒学发展受到佛、道的挑战,一度出现困境,故D选项正确;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是理学,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道教思想,无法体现三教在互补中

4、呈现融合,故B选项错误;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精神,过于抽象笼统,故C选项错误。故选D。4.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A.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说明黄宗羲批判专制制度。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5、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在批判落后因素的同时,呈现出活跃的局面。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5.公元751年,造纸术开始西传,但直到1276年才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造纸术外传缓慢

6、主要由于()A.文明交流途径有限B.传统科技的自身缺陷C.北部边疆战乱不已D.中国外交体制的封闭【答案】A【解析】751-1276期间是欧洲和西亚的战争时期,和阿拉伯人的战争,和蒙古人的战争都会导致交通的中断,实际上900多年时候路上道路就基本中断了,都是靠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A正确;B、C和D说法不符合事实。6.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

7、历法。这表明当时()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说明当时西方科学技术已传入中国。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7.周代的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谣。《诗经》是周王朝约五百年间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被称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这表明()A.周朝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B.诗歌能够真

8、实地再现社会面貌C.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D.《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答案】C【解析】材料“《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表明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8.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这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色B.父系关系开始受到重视C.皇权来源于宗法祭祀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