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ID:36066046

大小:3.4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04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_第1页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_第2页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_第3页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_第4页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_第5页
资源描述: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先留下的骄傲》请欣赏歌曲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清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1、我们为什么会被称为炎黄子孙呢?2、炎帝和黄帝到底是什么人呢?3、他们对中华文明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讨论炎帝和黄帝生活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

2、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而另一种说法是: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就是逐鹿(两者是指同一地点,皆在泰山周围)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炎黄子孙的由来炎帝的故事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3、,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炎帝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

4、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农耕社会,是传说中远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为王,故号炎帝。黄帝的故事黄帝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

5、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他们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炎帝教导人们种植五谷,教导人们改进生产工具,被尊为“神农”。他还尝

6、遍百草,发明了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发明了车、船,修建了宫室,教人制作兵器衣帽。他的妻子发明了养蚕,能用蚕丝织成美丽的丝绸。他们还发明了文字、音乐、算式和历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因位于延安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故又称桥陵。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距西安市实际车距180公里。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山下修有轩辕庙。轩辕庙前有龙池历代名人祭

7、奠黄帝有史记载的黄帝祭祀最早在战国初期,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恢复祭祀黄帝和炎帝。汉武帝即位初年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规模最宏大。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臣祭祀,并带上他亲笔写的祭黄帝“御制祝文”。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祭黄帝祭文,同汉文翻译一并刻在石碑上。1912孙中山自撰并书写了祭陵祠,委派十五人祭黄帝陵代表团祭陵。1937年,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1949年后中央多次派员到黄帝陵祭祖。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寻根祭祖,纷纷来到黄帝陵。1992年8月,黄帝陵整修工程破土动工。陕西

8、省政府开展"崇敬始祖、奉献爱心"捐资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捐助。黄帝陵基金会共收到海内外各界团体、民众捐资三千多万元人民币。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怀祖之情如沮水长流。远古先人的生活住房破土器稻谷痕迹的陶片三角形双孔石犁石磨盘纺轮磨盘与盘石工具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