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

ID:36091905

大小:91.8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5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_第1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_第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_第3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_第4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第3课 论握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论握手第一单元体验情感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阐述的关于“握手”的观点;品悟对比论证在议论中的作用。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殷勤()(2)尴尬()(3)淑女()(4)气氛()答案基础积累(5)模样()(6)窘状()(7)泾渭分明()(8)矜持()(9)笑容可掬()yīnɡānɡàshūfēnmújiǒnɡjīnɡjīnjū2.辨形组词(1)宠()庞()(2)溃()馈()(3)诺()偌()(4)拙()绌()(5)嫌()赚()答案宠爱庞大溃烂馈赠承诺偌大拙笨相形见绌嫌弃赚钱3.理解词义(1)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宠若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萍水相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泾渭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行我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

3、形容笑得明显。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紧张不安。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答案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4.选词填空(1)施行·实行①为了解决冬季供暖不热的问题,供热部门将在全城区________电热供暖改造工程。②机动车闯红灯扣6分的处罚自2013年1月1日起________。施行实行解析答案解析“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适用于具体的事物。“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适用于抽象的事物。(2)荣幸·荣耀①

4、能参加这次盛大的会议,我不胜________之至。②考上清华大学,那是全村的________,值得庆贺。解析答案荣幸荣耀解析“荣幸”指光荣而幸运,交往中的敬辞,表示客气。“荣耀”指(感到)光荣、自豪,侧重心理表现。1.作者是怎样围绕“握手”展开议论的?答案整体把握答案作者首先提出生活中两种握手的失态,一是热情握手,一是唯诺谦卑的握手;然后提出对两种握手的看法,明确提出“我倒更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热情友善应当被奉为至理”等观点,并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以两位先生握手的变化为例,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2.本文议论了哪几种握手的情形?联系实际

5、生活,说说哪一种情形出现的比较多,为什么?答案答案三种情形:无论亲疏,不分场合,见手即握;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游移不定;自视清高,视己手若金玉。第一种出现的比较多。因为握手是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礼节,是人们交往的开端,因此一般人把握手看得比较重要;但是由于一些人把握不住分寸,往往出现过分热情的尴尬场面。1.全文共4段,速读课文,按提示填空,理清文章结构。答案重点突破论证过程论证内容论证方法提出论题,分析握手的两种失态的情形提出中心论点:更倾向于与人握手的热情无论亲疏,不分场合,见手即握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游移不定握手的必要性和不握

6、手的根源列举两位先生,阐明握手的现实意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2.细读最后一段,指出那两位先生在握手礼节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变化,并分析他们在心态及结局上的差别。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

7、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改变者得以变迁,冷傲者为其所激。自视清高,姿态傲岸,视己手若金玉,极少与人握手,即使与人相握亦冷淡无味。其中一位转变了看法,意识到握手的重要性,握手频频,热情亲切;另一位则丝毫未改,我行我素,旁若无人。一个随和,知错就改;另一个固执,姿态冷傲。答案略。3.作者在文中说:“诚然,握手时的热情并非全然出自真诚,但它至少创造了和睦的气氛。倘若要将真诚与和睦区分得泾渭分明,那么,和睦总还是胜于引人不快的真情。”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看法?解析答案解析答案灵活,不求唯一。先表明观点,或赞

8、同,或否定;再阐述理由,要有理有据,让人可信。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对比论证?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答案美点赏析答案(1)其中一位先生对“握手”的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2)两位先生对“握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