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ID:36096594

大小:29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_第1页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_第2页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_第3页
资源描述: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时数:2课时日期:2013年11月授课人:胡俊使用者: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者特征分析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

2、,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预习课上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我要会认“崛、帝”等8个生字;会写“义、伯”等12个生字;理解“风和日丽”等四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课时2课时教学重点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修补内容第一版块:导入新课1、同学

3、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想知道他少年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吗?齐读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版块:出示目标1、我会读书。2、我能自学生字词。3、我能理解课文大意。第三版块: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出示自学指南1、自主读文,读准字音,读文要求通顺流利。2、组内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倍速”。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第四版块: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刚才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下面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吧!生:我知道“范”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可以组词:模范、风范、范围、防范等。生:我知道“闯”字是“门”字里面有个“马”

4、,可以组成“闯关”“闯荡”“闯祸”等。生:我知道“铿锵有力”的意思是说话的语气坚定而有力。生:“崛起”就是“兴起”“强大”的意思。师:那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为振兴中华、为中华的强大而读书。生:我还知道“耀武扬威”的意思、、、、、、生:我知道“得意扬扬的意思、、、、、、师:同学们很会学习!字词预习的不错么!能不能流利而有感情的把课文读下来?生开火车读课文,生评价。师: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哪几件事?生: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1——6自然段,写12岁的周恩来刚来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啊”,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7—

5、—8自然段,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目睹一位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而围观的人却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事:9——16自然段,写修身课上,周恩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明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同学们,下去再认真读读课文,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下节课与大家交流。第五版块:达标测评,巩固反馈一、开火车读词语。二、“倍速”一、二两题。第六版块: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模范帝国主义铿锵有力耀武扬威惩处租界衣衫褴褛得意扬扬为之一振第七版块:作业布置一、书写生字。二、完成“了练习册”一、二两题。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