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

ID:36125149

大小:311.3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6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_第1页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_第2页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_第3页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_第4页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科全科网[http://www.skqkw.cn]1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九湾中学八年级数学备课组1.三角形的概念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②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④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④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⑤三角形ABC的边AB可用边AB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注意:1:三条线段要

2、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是短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只要满足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3: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直角边,另一条在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

3、条高在三角形外,另一条在内部。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表示法:①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②AD⊥BC于D.③∠ADB=∠ADC=90°.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三角形中线: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表示法:①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②BD=DC=½BC.3.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

4、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法:①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②∠1=∠2=½∠BAC.123.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4.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2:按角分类5.对“定义”的理解:能明确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语句叫做定义。注意:明确界定某个对象有两种形式:①揭示对象的特征性质;例如: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②明确对象的范围。例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

5、数考点一:数三角形的个数例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8B.9C.10D.11B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例2: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2,5,8C.3,4,5D.4,5,10例3: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a+1、a+2、a+3(a>3)B.3cm、8cm、10cmC.三条线段之比为1:2:3D.3a、5a、2a+1(a>1)CC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例3.△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9、x,⑴求x的取值范围;⑵求△ABC周长的取值范围;⑶当x为偶数时,求x;⑷当△ABC的周长为偶数时,求x;⑸若△

6、ABC为等腰三角形,求x.考点三:三角形的三线例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B:直角三角形的高线只有一条。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D:钝角三角形内只有一条高线。例5:在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中,同一条边上的中线,高和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最短的是()A:中线。B:高线。C:角平分线。D:不能确定。BB6.有关“命题”的概念注意:①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用来判断它是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②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也称之为条件,后一部分称之为结论。③命题通常是用“如果······,那么

7、······.”的形式给出.④“如果p,那么q.”中的题设与结论互换,得一个新命题:“如果q,那么p.”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逆命题.⑤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⑥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的例子,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7.有关“公理、定理、证明、推论、演绎推理、辅助线”等概念(2)定理: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被选作判断命题真假的依据的真命题(1)公理: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需要再作证明的真命题。(4)演绎推理: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