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火之谜 (导学案)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

ID:36144623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_第1页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_第2页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_第3页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9天火之谜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五上21诺贝尔19天火之谜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会分段概括段意。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1.学习字词。①读好下面生字。(先自读,后组长指名读,其他同学正音。)雷暴劈成两半爆炸毙伤冷嘲热讽揭开拴钥匙颠簸风筝②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特别要弄懂“冷嘲热讽”“颠簸”等词意。注意字的笔画、间架结构③在书后用钢笔描红临写。2.自由朗读课文一遍。活动二:概括段意1.组内按号依次轮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主要讲什么。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

2、段(第2至第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3.组内交流所选语句。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一。师补充:1、拴簸、匙,音。2、钥匙、毙,形。3、理解:无稽之谈、安然无恙、怒发冲冠。4、交流以上词的意思:(提示理解词义的方法:a、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3、,理解词义b、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生再读课文,完成活动二。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4小学语文五上21诺贝尔4.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三:感受雷暴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出描写雷暴的词语,练习朗读。2.小组展示朗读,读出雷暴的可怕。【检测反馈】1.听写词语。2.将句子中划线部分换个词语。①比赛结束了,同学们高兴得像发狂一样,唱啊,跳啊,叫啊……()②曹老师训练的运动队员拿名次,真是太普遍了,不值得

4、奇怪。()四、感受雷暴五、检测反馈、教学反思19天火之谜4小学语文五上21诺贝尔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原因1.轻声阅读课文2、3自然段,想一想: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做实验?从这里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2.小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活动二:聚焦实验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①看图想一想:富兰克林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有哪些现象?②找出这一小节中描写富兰克林的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富兰克林什么样的

5、精神?2.小组内交流。(交流提示:从,我感受到。)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活动三:复述课文。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按照文章脉络,抓住重点2.组内复述:每组一人复述,其余组员评析,再推荐另一人复述。3.班级复述比赛:每组派一人参加,全班同学评议。【检测反馈】写话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二、精读课文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3、齐读第

6、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

7、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4小学语文五上21诺贝尔证明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听到这震惊世界的消息,当初取笑他的人,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