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教案1

《无端崖之辞》教案1

ID:36160815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无端崖之辞》教案1_第1页
《无端崖之辞》教案1_第2页
《无端崖之辞》教案1_第3页
《无端崖之辞》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端崖之辞》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端崖之辞》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重难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

2、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走近庄子《庄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三、整体感知(一)请

3、同学分别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四、梳理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1.字词4顾:回头。漫: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听:任意。失容:面容变色。虽然:虽是这样。质:对象、目标。引:拉开弓。盈贯:拉足弓弦。措:安放。适:往。沓:合。象人:木偶人。履:踩踏。若:你。逡巡:退却。揖:拱手行礼、请。进之,让他走向前。踵:脚后跟,也泛指脚。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又神人、真人。挥斥:纵放、意气奔放。八极:八方。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殆,危险。2.文中节选的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第1则: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

4、。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小结: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2则: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

5、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

6、,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填湖造地、盲目建设“开发区”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如: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赵括(纸上谈兵)、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马谡(失街亭)4五、思考讨论1.知音何处寻(1)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尽知音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2)李白与杜甫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写道:“怜君如弟兄”,又写道:“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二人一起饮酒赋

7、诗,六博畋猎,累了就在一起休息,情同手足。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道:“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表达了对二人短暂友情的难舍难分。在另外一首宴别杜甫的长诗中,李白又饱含深情地对二人的友谊作了如下的描绘:“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3)管鲍之交《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该词语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