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

ID:36243853

大小: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_第1页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_第2页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_第3页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_第4页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发布时间:2009-1-2414:14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时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叶燮《百家唐诗序》)。以中唐为界,审美趣味和文学艺术精神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神与物游”到“思与境谐”,是从对理想人格的祈盼转向了对人生态度的追求;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是从外在世界向内在心性的转移;从“文以气为主”

2、到“文以韵为主”,是从对外在世界的征服转向对心情意绪的体验;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则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追索转向了宁静悠远的玄思。司空图的《诗品》将传统的“滋味”说发展成了“韵味”说,推崇“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诗境,要求诗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其实正是中国诗歌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的理论总结。而这一历史潮流,早在盛、中唐之交的诗歌创作中就率先表现出来了。中唐前期的诗歌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除了元结、顾况的“系乐府”诗外,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和李益的边塞诗也取

3、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首开中唐新诗境。第一节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发布时间:2009-1-2414:14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时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叶燮《百家唐诗序》)。以中唐为界,审美趣味和文学艺术精神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神与物游”到“思与境谐”,是从对理想人格的祈盼转向了对人生态度的追求;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是从外

4、在世界向内在心性的转移;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是从对外在世界的征服转向对心情意绪的体验;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则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追索转向了宁静悠远的玄思。司空图的《诗品》将传统的“滋味”说发展成了“韵味”说,推崇“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诗境,要求诗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其实正是中国诗歌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的理论总结。而这一历史潮流,早在盛、中唐之交的诗歌创作中就率先表现出来了。中唐前期的诗歌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除了元结、顾况的“系乐府”诗外,刘长

5、卿、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和李益的边塞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首开中唐新诗境。第一节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发布时间:2009-1-2414:14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时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叶燮《百家唐诗序》)。以中唐为界,审美趣味和文学艺术精神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神与物游”到“思与境谐”,是从对理想人格的祈盼转向了对人生态度的追

6、求;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是从外在世界向内在心性的转移;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是从对外在世界的征服转向对心情意绪的体验;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则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追索转向了宁静悠远的玄思。司空图的《诗品》将传统的“滋味”说发展成了“韵味”说,推崇“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诗境,要求诗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其实正是中国诗歌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的理论总结。而这一历史潮流,早在盛、中唐之交的诗歌创作中就率先表现出来了。中唐前期的诗歌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

7、面,除了元结、顾况的“系乐府”诗外,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和李益的边塞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首开中唐新诗境。第一节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发布时间:2009-1-2414:14第八章刘长卿、韦应物: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时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叶燮《百家唐诗序》)。以中唐为界,审美趣味和文学艺术精神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神与物游”到“思与境谐”,

8、是从对理想人格的祈盼转向了对人生态度的追求;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是从外在世界向内在心性的转移;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是从对外在世界的征服转向对心情意绪的体验;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则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追索转向了宁静悠远的玄思。司空图的《诗品》将传统的“滋味”说发展成了“韵味”说,推崇“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诗境,要求诗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其实正是中国诗歌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的理论总结。而这一历史潮流,早在盛、中唐之交的诗歌创作中就率先表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